不足4000万现金,超18亿短债,边扩张边亏损的金晟新能源再冲IPO 不足4000万现金,超18亿短债,边扩张边亏损的金晟新能源再冲IPO
创始人
2025-09-15 18:52:05



文丨木清

近日,金晟新能源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宣称“全球最大第三方锂电池回收”的企业,其IPO之路正面临历史业绩与现实经营的双重考验。

公司近两年半累计亏损近10亿元,2025年上半年末现金仅3661万元却背负着18亿元短期债务,资产负债率攀升至73.3%。在持续亏损、现金流恶化的情况下,公司仍持续扩张产能,其募资必要性与经营可持续性令人质疑。此番港股闯关,如何向投资者证明其能摆脱“越扩产越亏损”的困境,将成为上市的关键。

【持续亏损,偿债能力恶化】

金晟新能源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李氏五兄弟——李森、李鑫、李尧、李炎和李汪,担任着公司的不同核心岗位。五兄弟自1995年便携手创业,彼此合作深厚,目前合计控制着公司约55.69%的投票权,是一个典型的家族式管理团队。

公司具备回收电池正极材料及负极材料的能力,可以回收废旧锂电池中所有有价值的材料,并建立端到端生产能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再生利用销售收入计算,金晟新能源是全球第二大锂电池回收及再生利用企业,也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企业。


▲主要业务模式,来源:招股书

然而,招股书揭示的公司财务状况近年来却持续恶化。2022年至2025年6月底(简称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从29.05亿元下滑至9.37亿元(2025年上半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在2022年尚盈利1.51亿元,但从2023年开始便持续亏损,亏损金额分别为4.73亿元、3.44亿元和1.44亿元(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近10亿元。


▲经营业绩情况,来源:招股书

除了持续亏损,毛利率也剧烈波动,2022年为14.3%,2023年骤降至-5.4%,2024年为-4.1%,2025年上半年才回升至3.5%。这主要源于核心原材料碳酸锂价格的暴跌,其平均价格从2022年的42.69万元/吨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23万元/吨,跌幅高达85.4%。

在此期间,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持续攀升,从2022年末的48.5%升至2025年上半年末的73.3%,资产净值也从14.74亿元缩水至9.79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其短期偿债能力,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仅3661万元,而一年内到期债务高达18.10亿元;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仅为0.5,远低于安全水平;流动资产净值已恶化至-10.29亿元,存在不小的偿债风险。

现金流常年为负更是公司内部造血能力缺失的直接体现。2022至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7.17亿元、-5814万元和-1.87亿元,直到2025年上半年才勉强转正至63.8万元。公司将亏损主因归结于“定价错配风险”(即高价采购原料与低价售出成品的时间差)以及存货减值。报告期内,存货减值累计达1.99亿元,碳酸锂价格的剧烈波动是核心诱因。

这些财务数据的恶化,不仅源于外部价格波动,也映射出公司经营态势和产销结构上逐渐积累的问题。

【客户供应商双集中,产能利用率下行】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结构问题在客户和供应商关系上进一步凸显。客户集中度显著上升,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52.7%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7.3%,其中最大单一客户占比从13.9%猛增至45.2%。这种高度依赖且没有股权捆绑的情况使公司业务极易受主要客户变动冲击。


▲客户集中度,来源:招股书

与此同时,供应商集中度也在提高,同期,前五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从45.3%升至51.4%,最大单一供应商占比从14.7%大幅升至35.2%(2025年上半年),反映出原材料供应稳定性面临考验。

然而,在客户供应商双集中的情形下,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却呈现持续下滑趋势。2021至2024年上半年分别为85.1%、74.1%、77.0%、72.3%,2025年上半年更骤降至53.2%(硫酸镍、硫酸钴分别降至51.6%、35.3%)。这种产能利用不足并非个案,而是行业整体严重产能过剩的缩影。根据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离子电池回收拆解与梯次利用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截至2024年底,工信部“白名单”企业名义年产能高达423.3万吨/年,但2024年全国实际回收量仅65.4万吨万吨,名义产能利用率低至15.5%。前端原料(退役电池)不足导致价格高企,而下游产品价格低迷,形成了“面粉比面包贵”的倒挂现象。

行业的结构性困境叠加自身的经营问题,使得金晟新能源在面对新进入的行业巨头时,压力倍增。

【巨头入局,四面受敌】

锂电池回收行业竞争正变得空前激烈。作为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回收企业,金晟新能源的市场占有率却仅有2.8%,与第一名宁德时代投资的邦普循环(11.5%)差距显著。更严峻的竞争环境在于市场参与者众多且良莠不齐,尽管工信部“白名单”仅100多家,但2024年末我国电池回收相关企业超过16万家,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而更大更直接的挑战,则来自于锂电池制造商和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纵向一体化竞争。这类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拥有通过自有销售及服务网络回收退役电池的天然渠道优势。以邦普循环为例,其已建立覆盖全球的回收基地,2024年废旧电池处理量就达12.87万吨。


▲竞对情况对比,来源:公开信息整理

相比之下,作为第三方回收企业,金晟新能源需自建回收网络或从上游采购原料,在原料获取上处于被动地位。在成本结构上,也难以避免“定价错配风险”的困扰。巨头们在资源、基础设施和客户关系上的综合优势,使金晟新能源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市场对其能否在后续融资和资本市场中维系高估值的担忧。

【融资需求迫切,高估值面临挑战】

金晟新能源的融资历程可谓跌宕起伏。2021年7月至2023年2月,公司先后完成四轮融资,累计超13亿元,投资方包括中金、复星、广汽等知名机构。其估值也随之飙升,从2021年A轮的每股5.21元,跃升至2022年C轮的每股33.3元,公司估值也达到了123.2亿元,跻身独角兽榜单。

然而,此后锂价的暴跌和持续的业绩亏损导致公司估值大幅缩水。2023年内的股权转让估值已降至102亿元和70亿元。进入2024年,估值继续剧烈波动,7月降至62亿元,9月短暂回升至107亿元,11月又降至76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估值较2023年2月的高点缩水近40%。

如今,金晟新能源想要维系其高估值面临着多重严峻挑战,既要应对格林美等专业回收企业的竞争,更要抗衡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巨头的纵向一体化布局。同时,其盈利能力备受质疑,2023、2024年毛利率均为负值,2025年上半年虽回升但仍仅3.5%,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更是雪上加霜。

深陷资金困境迫使公司急切寻求上市。原计划的A股上市(2022年已签署辅导协议)最终转向港股。招股书中提及,若首次提交上市申请后12个月内未能获得批准,将触发股权赎回条款。按其在2024年12月首次递表的时间计算,留给公司的时间仅剩3个月左右。


▲赎回权恢复条件,来源:招股书

在如此内忧(财务恶化、经营承压)外患(竞争加剧、估值缩水、时间紧迫)之下,金晟新能源如何向投资者证明其能在价格剧烈波动中实现稳定盈利、改善现金流状况、有效应对激烈竞争并保持长期竞争力,无疑将是决定其港股闯关能否成功的关键。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老,无所“依” 引言衰老是一场无法逃避的时间游戏。当头发、记忆和存在感越来越少,当曾经渴望的时间和自由多到让人手足无...
良品铺子:从"高端零... 曾经,有一个零食品牌红极一时,其声名远播至大江南北。然而如今,它正深陷前所未有的困境,宛如置身于凛冽...
收盘|创业板指涨0.68%,全... 9月16日,三大股指集体收涨,上证指数报收3861.87点,涨0.04%;深成指报收13063.97...
ETF今日收评 | 汽车零部件... 今日市场走势分化,中小盘股表现较强。从板块来看,机器人板块强势领涨,低价股延续昨日活跃走势;下跌方面...
车企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来了... 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倡议内容中指出,为了推动汽车...
寒武纪尾盘走弱翻绿 寒武纪尾盘... 寒武纪尾盘走弱翻绿,午后一度涨超6%,成交额超180亿元。(中新经纬APP)
跨过盈亏平衡点,禾赛科技在港股... 文丨泰罗9月16日,禾赛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其开盘价报229.2港元,截止发稿,股价涨超10%...
全市场都在交易Capex 全市... 上周,首富圈发生了一场目眩神迷的“改朝换代”。甲骨文在当地时间 2025 年 9 月 9 日公布了自...
捷安康尾盘跳水转跌6% 捷安康... 港股热门股药捷安康尾盘跳水转跌6%,盘中一度涨超60%。(中新经纬APP)
服贸会客厅|郑砚农:品牌出海需... 中国商报(记者 于佳鑫)作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重要国际论坛之一,9月13日,2025全球品牌经济...
惠企暖企显担当!中国人寿多点发... 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央企中坚力量,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
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上涨,光伏E... A股放量回升,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较昨日此时放量超300亿,中证光伏产业指数(931151....
中秋节临近 多地发文限制月饼过... 9月15日,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公众号消息,为落实《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
V观财报|雪龙集团:高压大功率... 【V观财报|雪龙集团:高压大功率电动风扇总成产品基本完成设计方案】雪龙集团董事长贺财霖16日在202...
苹果,不想成为下一个Intel... 作者|丁卯编辑| 张帆封面来源|视觉中国9月10日,苹果发布了全新一代的iPhone17系列手机。此...
22人的贷款平台8周吸金290...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20」篇文章。传统的金融业亟...
日本为何爱吃预制菜? 日本预制... 作者|谢芸子编辑| 张帆封面来源|企业官网罗永浩与贾国龙的这场“骂战”终于画上了休止符。昨日下午,西...
大金融异动,首创证券直线冲击涨... 大金融异动,首创证券直线冲击涨停,太平洋、长城证券、金财互联、银之杰快速上扬。(中新经纬APP)
新型消费持续壮大 服务消费韧性... 9月15日,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其中消费领域的走势广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
00后班主任,比学生更怕开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章鱼,编辑:腾宇有人说,他们是“应...
宋志平:企业永续经营的四项要务... 作者:宋志平,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总裁读书会(ID:winnerb...
新型消费持续壮大 服务消费韧性... 9月15日,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其中消费领域的走势广受关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
2025年,独立站出海增长的逻... 作者|唐飞编辑|刘景丰一场跨境电商的深刻的变革,在2025年正上演。自年初以来,全球贸易的重构,让跨...
机器人概念股持续拉升 中国军用... 机器人概念股午后持续拉升,三花智控、双环传动、中鼎股份、北特科技涨停;此外,汉威科技、美利信、大洋电...
周期王者归来?又一个黄金赛道诞... 当科技成长风格占尽市场高光,在杠铃的另一端,以有色、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周期板块却在近期悄然崛起,走出了...
特斯拉概念领涨!三花智控涨停创... 9月16日,机器人产业链掀涨停潮,特斯拉概念午后持续走强,三花智控涨停再创历史新高,拓普集团、宁波华...
暖哇科技拟赴港上市,连续三年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览青9月16日,国内保险AI科技头部企业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暖哇科...
保险AI科技公司暖哇科技申请港... 9月16日,香港联交所网站披露,保险AI科技公司暖哇洞察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暖哇科技)正式向香港联交所...
10年6000万咨询费!“制造... 9月15日,罗永浩表示“华与华”的老板跟他道歉了,事情就过去了。不过,网友没打算放过“华与华”,他们...
成都警方通报25岁女子公园凌晨... 近日,网传成都一座公园内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死者留下一张遗言纸条,纸条上写着:别害怕,我 是自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