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晚间,招商蛇口发布重磅公告,宣布一系列人事变动与组织结构调整。原董事长蒋铁峰因工作调动,辞去公司第四届董事会董事、董事长等职务。朱文凯当选新任董事长、担任法定代表人并卸任总经理,聂黎明则接棒成为公司新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10天前,招商局集团官网更新高管名单,蒋铁峰以集团副总经理身份亮相。在集团体系内从二级公司升任至集团副总经理,也被业内认为是对其过去功绩的高度认可。随着新核心团队的正式就位,招商蛇口将开启发展新篇。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背景下,其后续战略走向也备受瞩目。
蒋铁峰晋升
蒋铁峰的离任与晋升,是此次人事调整的重要看点之一。作为招商系的“老兵”,他1973年出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还持有高级工程师职称,从基层一步步成长为企业核心管理者。
在招商蛇口任职期间,蒋铁峰的履历十分亮眼。据公开信息,他历任招商地产南京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及总经理;招商蛇口上海公司总经理、华东区域常务副总经理、华东区域总经理及江南区域总经理。
值得一提的是,蒋铁峰早前管理的华东区域,于2018年为招商蛇口贡献了逾700亿元销售,销售贡献占比41%,成为公司利润“压舱石”。
2018年8月,凭借出色的区域管理成绩,蒋铁峰被提拔为招商蛇口副总经理。次年,他经董事会聘任为总经理,正式进入核心决策层。
在与原董事长许永军搭档的4年间,蒋铁峰助力招商蛇口实现规模突破,销售额从2000亿跃升至近3000亿。2023年9月,许永军退休后,蒋铁峰众望所归接过董事长权杖。即便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他依旧带领招商蛇口稳坐行业头部位置,如今已稳居行业TOP4。
今年7月底,招商局2025年中工作会议上,蒋铁峰首次登上集团会议主席台,当时就有消息称他或将出任集团副总。9月5日,招商局集团官网更新高管名单,蒋铁峰正式以副总经理身份亮相,这一晋升既是对他过往业绩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他的职业发展迈入新阶段。
新掌门接力
蒋铁峰离任后,招商蛇口迅速完成新管理层补位,朱文凯与聂黎明组成的新核心团队,凭借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招商系任职经历,让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新任董事长朱文凯生于1967年,拥有武汉理工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工程硕士学位,持有高级经济师职称,是一位资深的招商系管理者。
公开资料显示,其历任蛇口招商港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深圳蛇口招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招商地产策划部经理、营销中心总经理;招商地产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招商蛇口常务副总经理;招商局海南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招商蛇口公司总经理。
从其过往履历中可以看出,朱文凯深耕招商系全链条业务多年,职业成长轨迹与招商集团的发展脉络契合,且能力覆盖从基层实操到高层统筹的全维度。此次当选董事长并成为法定代表人,朱文凯将全面统筹公司发展,而他不再兼任的总经理一职,则由聂黎明接任。
新任总经理聂黎明1971年出生,毕业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机电系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专业,获学士学位,后又取得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持有工程师职称,同样有着深厚的招商系背景。
他历任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经理、招商蛇口运营管理中心总经理等多个重要职位,在运营管理方面有着卓越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
朱文凯和聂黎明上任后,招商蛇口还对第四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委员进行了调整,涉及多个委员会的成员变动。目前,朱文凯持有公司股票约20.7万股,聂黎明持有8.9万股。
保持稳健
随着管理层完成换届,市场对招商蛇口后续发展走向的关注度持续升温。事实上,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关键阶段,招商蛇口的稳健经营特质持续凸显。此前,公司前董事长蒋铁峰曾作出关键预判:楼市中长期下行空间有限,未来年销售规模将稳定在10万亿上下,行业面临的深度调整有望在2-3年内逐步化解。
这一判断不仅为公司此前的战略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引,也与当下行业政策导向和市场修复趋势形成呼应。
2025年上半年,在多数房企盈利承压、甚至陷入“减收减利”困境的背景下,招商蛇口逆势交出营收、净利双增长的成绩单,公司营业收入达514.85亿元,较去年同期微增0.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8亿元,同比增长2.18%,成为行业内少有的保持盈利增长的企业。
拿地端,公司坚持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1-6月累计获取16宗优质地块,总计容建面约167万平方米,总地价约353亿元;前8月更以222.28亿元权益销售额稳居上海市场榜首,核心城市销售贡献占比超70%,进一步巩固区域竞争优势。
9月,公司再次释放重要动作,披露82亿元优先股定增预案,拟发行不超过8200万股,不向原股东优先配售。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投向“保交楼、保民生”领域,具体用于广州林屿院、深圳会展湾雍境名邸、北京亦序佳苑等11个住宅项目,且仅专项用于建安成本。
这些动作也成为新管理层接棒后开展工作的重要底气。如今,随着新核心团队全面履职,这家稳居行业前列的房企,又将怎样“承稳健、谋新局”?又将如何在行业政策暖风与市场修复进程中持续巩固竞争优势?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核心焦点。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