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谢之迎 编辑:江昱玢 图源:来伊份
压力之下,一对零食夫妇出招求变。
9月27日,来伊份连发多条公告,宣布将向加盟商或联营商,总计提供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用于门店经营。
这家40多亿市值的上海零食龙头,同步推出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以几乎“半价”折扣,向子公司核心团队授予不超过300万股。
来伊份董事长施永雷
同时,董事长施永雷宣布,减持来伊份超1.6%股份,按现价,变现约7000万元。
一手输血加盟商,一手鼓舞士气,这家老牌零食连锁,试图求解增长焦虑。
就本次财务资助的落地情况及预期效果,《21CBR》询问来伊份投关部门,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携手作战
来伊份的名字,源于创始人施永雷、郁瑞芬夫妇的姓名尾音。两人创业时,连锁模式的零食集合店,还是新物种。
这两年,量贩零食赛道强势崛起,跑出几个万店规模的巨头,施家夫妇俩也有动作。
年初,来伊份、养馋记达成战略合作。
养馋记从浙江嘉兴起家,有250多家门店。其主打质价比,有网红零食、年节礼盒、冻品冷饮、早餐烘焙等,涵盖团购、代购业务,单店SKU数达3000个。
“两个品牌之间,模式是互补的。”施永雷表示。
两者共同成立浙江养馋记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来伊份持股51%,郁瑞芬出任董事长。
7月,双方联手打造的“社区零售4.0”首店在上海松江开业,瞄准社区消费场景。半个月内,又在浦东、闵行等地连开5家店。
此次披露的第三期员工持股计划,便旨在激励养馋记品牌管理的核心团队。据了解,参与对象不超过5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不参与。
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上限为2073万元,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的存量股份,规模不超过300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0.9%,受让价格为6.91元/股。
以9月26日来伊份12.94元/股的收盘价来看,该价格相当于折价了47%,几乎是半价处理。
如此优厚的激励,自然有约束。
据《21CBR》了解,本次持股计划与业绩考核目标挂钩,并设置个人层面绩效考核。
只有养馋记今年的利润达到2800万元,明年突破3500万元,激励股票才能分两次解锁。
输血扩张
施永雷、郁瑞芬夫妇俩,正计划真金白银支援合作伙伴们。
来伊份拟向重点城市或重点区域的加盟商或联营商,提供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的财务资助。
具体来看,单个加盟或联营门店的财务资助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对同一加盟商或联营商及其关联方的财务资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2021年开始,夫妇俩便决心从重资产的直营模式,转向轻资产的加盟体系,并着手将直营店转为加盟店。
截至6月底,来伊份的门店共2979家,同比减少了近500家。其中,加盟门店1584家,占比超过一半,达53%。
相比直营门店收入下降约2成,加盟门店收入上涨了超78%。
这或与“万家灯火”战略的推进有关。
即持续优化单店盈利模型,主动调整社区店、特通店、商场店布局,创新推出生活店模型及业内首家仓储会员店;拓宽品牌认知度,加大全国加盟推广力度,持续调转直营门店。
夫妇俩原本计划,到2023年,门店突破万店规模。眼下不到3000的门店数,离目标相去甚远。加码资助加盟商,也是想扭转闭店之势。
公告中,施老板措辞谨慎。
本次接受财务资助的对象中,可能存在最近一期财务报表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个人加盟商或联营商,此次对外财务资助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拓店挑战
量贩零食巨头分食市场,叠加线上猛烈冲击,定位中高端且依赖线下的施永雷团队,生意不好做。
上半年,来伊份拓展新业务渠道和新模式业务,收入增长8%左右,近19.4亿元。只是,由于店型和结构调整,亏损约5000万元。
施家夫妇对未来保持乐观。
6月,管理层回应投资者关于何时盈利的问题,称“门店结构调整导致的营收下滑不具备持续性”。
只是,大股东选择减持。
控股股东上海爱屋企管于9月24日至26日,通过集中竞价的方式减持公司股份219万股,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334万股,合计减持553万股。
爱屋由施永雷持股80%,郁瑞芬持股20%。
“为正常减持行为,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持续性经营产生影响。”公告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6月底,来伊份短期借款1.4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2.1亿元,同期账面货币资金3.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239.54万元。
自身现金流不算宽裕的情况下,还要出钱助力加盟商扩张,施永雷、郁瑞芬夫妇肩上压力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