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各类银行类App不断涌现,不过近年来,多家银行开始“化零为整”,信用卡App正渐次退场。
9月28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已启动“缤纷生活”App服务迁移,“缤纷生活”App全部功能将逐步迁移至“中国银行”App。 迁移完成后,“缤纷生活”App将停止下载注册,并逐步关停服务。
据悉,“缤纷生活”App是中国银行信用卡官方客户端,主要提供信用卡基础功能服务、移动支付服务、积分分期商城、商户优惠、活动资讯等内容。
此前,关停信用卡App的银行大多是城商行、股份行,如今国有行也开始采取这一方式。
今年3月31日,北京农商银行旗下的信用卡App“凤凰信用卡”业务功能迁移至“北京农商银行手机银行”App中,该行称,原应用将无法访问。2025年元旦前夕,“渤海银行信用卡”App停止服务,功能迁移至“渤海银行”App信用卡板块。
对于多家银行下架信用卡App,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曾表示,由于金融App的社交属性不强,除了查账、还款等之外,其他时间基本没有打开的刚需, 月活度、打开率较低是主因。
“以信用卡App为例,刚开始几乎每家银行都期待设置独立的信用卡App,期待可以增强用户黏性,提升数字化使用体验。”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新用户增长渐显乏力,同时, 在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用户权益、运营预算也会缩水,这使得推出独立的信用卡App逐渐成为“不划算”的方式。
专家表示,除了降本增效外,关停信用卡App也是出于监管导向和风险管控需要。
2024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银行业保险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管理的通知》, 要求金融机构对用户活跃度低、体验差、功能冗余、安全合规风险隐患大的移动应用及时进行优化整合或终止运营。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商业银行应持续加强线上线下渠道的协同与融合,持续整合、升级手机银行应用程序,集中力量建好线上场景平台,不断延伸和拓宽获客、活客渠道。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数字化路径,不用“大而全”,而是充分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差异化、特色化的转型之路。
来源丨中国商报微信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券商中国
封面丨 摄图网
责编丨马文博 白雅琦 付颢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