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达摩财经
9月28日,南京银行(601009.SH)发布公告表示,法国巴黎银行(QFII)于9月22日至9月26日期间,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该行股份1.08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87%。
南京银行今年7月曾因提前赎回“南银转债”导致总股本增加,从而使得该行主要股东的持股比例普遍下降,其中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从16.38%稀释至16.14%。
本次增持完成后,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17.02%,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南京银行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南京银行于2005年引进法国巴黎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至今已有二十个年头。本次增持恰逢法国巴黎银行首席执行官柏诺飞到访南京,参加双方战略合作二十周年系列活动。9月22日,南京银行与法国巴黎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从“联资、联信、联业、联客、联技、联智”六大维度,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除了法国巴黎银行,南京高科、紫金信托等股东也在陆续进行增持。目前,南京高科持股比例达到9.99%,紫金集团与紫金信托二者合计持股比例增加至13.02%。
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营收284.8亿元,同比增长8.64%,归母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长8.84%。在万亿以上资产规模的银行中,南京银行是唯一一家营收、净利润增速双双上8的银行。
南京银行的业绩主要依赖其强大的债券投资和对公业务能力,而近十年反复被提及的大零售战略却一直伴随争议。
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收76.44亿元,占总营收的26.8%,但利润只有8.29亿元,对整体净利润贡献不足7%,结构明显失衡。更需注意的是,去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收入125.59亿元,但却出现了近12亿元的亏损。
零售业务去年亏损12亿
南京银行零售业务的失衡,正是来自于近年来规模急剧膨胀的个人消费贷。
2014年,恰逢有关同业业务的127号文件发布,加之营改增政策对免税红利的吞噬,南京银行不得不在债券业务外开拓新的增长点。2017年,南京银行大零售战略全面落地,之后进一步启动大零售战略2.0改革。
在南京银行大零售战略中,消费贷成了该行取得突破的重要抓手。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的个人消费贷余额2073亿元,较2014年末增长超过25倍。同期,个人贷款总额从322亿元增长至3320亿元,增幅也超过10倍。
南京银行消费贷款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传统消费贷款包括“你好e贷”、个人装修贷等。消费金融主要是南京银行控股的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网络金融业务主要是与乐信、度小满、京东数科和花呗等金融科技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发展网络助贷业务。
通过助贷与消金业务,南京银行消费贷客户市场被迅速打开。尤其是高额的平均贷款利率和息差更是为南京银行的消费贷提供了有力的扩表支撑。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数据显示,今年7月26日至8月26日计息期间,其加权平均贷款利率超过14%,最高贷款利率更是逼近20%。而南京银行的助贷业务,除了与蚂蚁、京东等头部机构合作利率高达24%的资产外,对接的部分腰部平台利率甚至更高。
助贷、消金客群下沉的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提升,特别在零售业务普遍下行的大环境下,更是加剧了消费贷风险的释放。2024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支出为137.43亿元,同比增长43%,直接导致南京银行零售业务去年出现近12亿元的亏损。
2024年,南京银行零售贷款不良核销额高达132.9亿元,同比大增69%,占全年核销总额的87%。
经历了大规模的零售贷款不良核销后,南京银行个人贷款资产风险压力并未解除。今年6月末,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为 1.43%,较上年末增长 0.14 个百分点。
去年,南京银行出台了新五年战略规划,重点围绕科创银行、投资银行、财富银行、交易银行、数字银行“五大银行”建设开展未来布局。“大零售战略”已经在该行新的“五年规划”中消失,科创银行被放在了首位。
非息收入占比领衔上市城商行
虽然南京银行零售业务正面临转型十年来最重压力,但该行上半年的整体表现仍高光。今年上半年,南京银行以2.9万亿元的规模在第二梯队中居首,距“3万亿俱乐部”仅一步之遥。
报告期内,南京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156.46亿元,同比上升22.13%。这样的增速创出了南京银行近五年来的新高。而南京银行的信贷业务向来稍弱于其他银行,利息净收入的高增长实际上在南京银行的过往中并不多见。
从贷款端看,南京银行上半年“对公为主、零售补位”的结构进一步进行了优化。
对公贷款方面,该行围绕国家信贷政策导向和自身转型发展要求,精准聚焦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优化金融供给结构,推动对公信贷实现量增、质优、效升的高质量发展。
具体来看,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位居前三,占比分别为26.17%、10.70%和10.93%。除了制造业,剩下的两项皆是政信类业务,合计占比37.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密集的中小企业商务需求、区域基建项目运营及产业园区服务等。在对公贷款结构上,南京银行与杭州银行、成都银行等类似,都是政信类业务对规模增长有着拉动作用。
从净息差来看,截至6月末,南京银行的净息差为1.86%,比去年末的1.94%亦有所下降。净息差压力仍在,南京银行又是缘何逆势大增的呢?
南京银行副行长江志纯在业绩说明会上解释称,上半年,南京银行付息率同比下降33BP,监管口径净息差较去年全年和去年上半年分别上升5个BP和4个BP;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15.8%;全行成本收入比较去年全年下降3.01个百分点。
但是,相比于利息净收入来看,被誉为“债券之王”的南京银行非利息净收入表现却有些不尽如人意。该行上半年非利息净收入为128.34亿元,同比下降4.26%。
南京银行的非利息净收入占比达到45%,是所有上市城商行中最高的。由于今年债券市场的大幅调整,南京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下降,从去年同期的43亿元降至17亿元,同比下降超60%。
南京银行非息收入的较高占比容易造成收入的不稳定,就比如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被视为“账面财富”,在中报又大幅回落,虽然投资收益同比增长了23.05%,但整体非息收入同比却下滑了4.26%。
南京银行这种独特的业务结构甚至也引起有关政府部门的关注。去年7月,南京市委巡察组反馈巡察情况指出,南京银行“聚焦银行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存在差距,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生力军的作用存在不足”。
•END•
上一篇:英伟达涨3%创新高,蔚来一度涨近8%,多只中概股跳水 英伟达涨8.25% 英伟达涨了3.08%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