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介绍:
将人人共享转型的三要素——过剩产能、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奇迹,能让我们在21世纪出现重大突破的商业模型和生活模型,从而推动以前难以想象的经济增长,实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学习和创新,以及实现人们的经验、适应能力、超级计算能力的有力联合。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公司的生存放在首位,而共享经济的繁荣依靠的是独立的个体,其中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
本刊特约 姚斌/文
共享经济的先驱罗宾·蔡斯女士先后创建了汽车共享公司Zipcar、汽车租赁公司Buzzcar以及拼车网站GoLoco,积累了丰富的商业经验,形成了《共享经济:重构未来商业新模式》一书,对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进行了深度解读。
共享经济来源于互联网,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过剩资源的再利用,替代了传统的生产力。因为过剩,所以变得便宜;因为过剩,不需要再生产,所以环保;因为过剩,所以“顾客就是上帝”开始变成了“顾客也是服务者”,顾客也提供服务。这就是共享的力量。
共享经济的商业实践
我们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创新时代。蔡斯在《共享经济》中讲述的人人共享成功案例虽然都发生在欧美,但成功的要素却存在于全球各地。将过剩产能转化为让人们充满惊喜的新价值,这一平台经济赋予组织和个人以灵活性,使其能够快速、创造性地适应变化,让社会的潜力得以释放。
Google、eBay、Facebook,这些网络平台都是当今商业转型的一部分。Web2.0、共享经济、众包、协同式生产、协作消费和网络效应等都是在这一转型中出现的现象。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产能过剩+共享平台+人人参与。我们的工作、创业和经济发展的方式也都因此发生了改变。蔡斯将这种模式称为“人人共享”。人人共享整合了个人和企业的最佳能力,其实就是高效利用每种资源和每个利益相关者。当组织和个人都在努力做得最好,为对方解决困难、恼人或难以攻克的难题时,最终双方的合作就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甚至是奇迹。
在当今这个资源稀缺的世界里,人人共享组织可以创造出富足。通过利用已有的资源,如有形资产、技术、网络、设备、数据、经验和流程等,这些组织可以实现指数级增长。人人共享重新定义了我们对资产的理解:它是专属于个人的还是群体的;是私有的还是公有的;是商用的还是个人的。通过挖掘大众群体的多样化,这些组织充满创造力并具有了指数级成长的能力,重新书写了价值创造的法则:分享资源会带来最高效率;分享知识会带来最伟大的创新。这种人人共享带来的合作能使我们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规模和品质发生着变化。创造力、创新、复原力和信息冗余是每一个人人共享的本质特征。
蔡斯在运营Zipcar中获得了三个基本理论: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与拥有一部车相比,人们更希望能“分享”一部车;一个可以将互联网和无线技术连接起来的科技平台让分享变得更容易;公司相信用户可以在不受监管的情况下取车、还车,用公司的信用卡给汽车加满油,并在使用完毕后带走车上的垃圾。这三个基本理论预言了社会化网络十年后的发展。Facebook和其他社会化媒体公司则彻底重新定义了分享的含义。
蔡斯给Zipcar的目标是将租车变得简单易行,让消费者在整座城市内可以简单、方便、可靠地使用那些可租用的车,可以在任何时间只需数秒就完成预约和对车解锁,不会存在任何障碍。人们之所以选择Zipcar是因为“分享”是更为明智、更为经济的选择,而Zipcar也是聪明、有趣、灵活、方便和可靠的代名词。Zipcar在创建13年后于2013年被阿维斯出租汽车公司收购,当时其在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已有76万名会员和1万部汽车。
Zipcar运营的基本理论颠覆了汽车行业的传统观点。与拥有一辆车相比,人们更乐于分享。令人惊艳的无线技术能使租车成为一种DIY式的体验,将注册交易成本从10美元降到0美元。消费者实际上就是Zipcar的合作伙伴,公司信任消费者,相信他们会在没有监管情况下借车和还车。
Zipcar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蔡斯看到了互联网已让企业失去了关键的竞争优势。早在1937年,英国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他的一篇影响深远的文章《企业的本质》中写道,创建大型企业就是要去做个人和小型企业无法做到的事情,尤其是当雇用比外包的成本低时,小公司会选择扩大规模,变成大型企业。什么能使雇用的成本比外包低?那就是“交易成本”。如今科斯的这一理论被互联网行业所改变。蔡斯发现,最明智的公司都在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运用他们所掌控的专业知识、资产和资源来促成相互合作。结果往往卓有成效,做事的方式也往往更人性化。
人人共享能让人们发现原本稀缺的事物也可以变得富足起来。这需要调用个人和小群体的力量来不断地试验、试错、迭代和进化。如果做得好,人人共享可以创造出其他组织在速度、规模和质量上几乎无法比拟的改变。
过剩产能的无限潜能
利用过剩产能是Zipcar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蔡斯观察到过剩产能的诸多实际价值,她在一个平凡的早晨就发现了我们每天都忽略的过剩产能。
过剩产能无处不在。它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机会,可能属于你,也可能属于别人;它是有形的、暂时的或虚拟的,也可能是与流程、网络和经验相关的。它包围着我们,孕育着无限的潜能。它是一种诱人的低成本原料,它使搭建平台变得更有意义。像Zipcar这样的公司可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平台让个人参与其中,并进一步挖掘过剩产能。
在线平台阿里巴巴整合了成千上万的小微企业,在2014年9月上市。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融资金额高达250亿美元。阿里巴巴定位很简单,就是想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一些小商家成长。这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首次公开募股来自“组织”,即人人共享模式中的组织。阿里巴巴成功做到一个大公司所能做到的“最好”,即帮助小商家做到最好。
最让人惊艳的平台是像谷歌地图那样能够挖掘过剩产能的平台。这类平台之所以令人惊艳,不仅是因为它能提高使用平台的效率,还因为它能创造大量新价值。开放式平台具有强大的生产力,比把稻草织成金线要更好,因为你能将同样价格的稻草在这种“纺线机”中一次又一次地纺成金线,而金线的多寡取决于创造力的强弱。
开放数据运动就是一个极佳的案例。它是创新的源泉,但仅仅提供数据还不够,我们需要一个平台来降低成本,消弭过剩产能和创新者之间的差距。2013年,麦肯锡咨询公司发表了一篇有关开放数据价值的研究报告。报告提到,最佳的机会处于7个领域之中。比如,在教育方面,开放数据每年创造的价值可达到8900亿美元到1.2万亿美元,其中最大的潜在收益来自找到高效教授特定知识技能的教学方法或教学工具。在交通运输方面,开放数据可减少运输时间,提升公共运输及货运作业的效率,每年所创造价值可达7200亿美元到9200亿美元。
简单化、标准化和易参与是平台的属性。这就意味着一旦你能准确把握一个平台的要素,而人们也对你利用过剩产能的方法感兴趣,这一平台就能发展得相当迅速。好的平台能够降低参与成本和参与难度,并能将进入门槛降到极低。平台的不断成长会带来规模经济所具有的一切优势。得益于快速扩张的能力以及参与者不断下降的参与成本,开放式平台有望形成垄断格局。如果你是一个平台的构建者,这似乎是一件非常棒的事,也是我们看到有那么多风险投资者投资共享型公司的原因之一。平台存在的意义就是通过联合他人释放出隐藏在过剩产能中的价值:资产、时间、专业知识以及创造力等。
平台能够利用个人的特性,通过组织和资源分配,最终将其转变成社会最大的财富。借助平台,多样化赢得了胜利。苹果公司的iOS平台和谷歌的安卓平台通过开放软件开发工具、普通的API以及标准协议打开了在手机上利用过剩产能的渠道。这种结合对那些创业者来说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即便不是嵌入式系统或网络系统领域的专家,也可以创造出一些很美妙的东西。因为人们已购买了智能手机,而他们几乎无需再支付额外费用就能创建出一些有用的、愚蠢的、试验性的或是能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应用。
个人的多样性在短短6年间就通过创造出的超过200万个应用得以体现,这代表着人类历史上蓬勃创新的时期。成千上万人拥有一个能在平台上展现创新能力的机遇,结果我们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创新时代。最好的解决方案并非来自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实际上,要解决的问题和他们的专业知识并不相关,他们越有可能想出获胜的方案。
共享经济的三大奇迹
将人人共享转型的三要素——过剩产能、共享平台和人人参与——结合在一起,就可能出现一系列奇迹,能让我们在21世纪出现重大突破的商业模型和生活模型,从而推动以前难以想象的经济增长,实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学习和创新,以及实现人们的经验、适应能力、超级计算能力的有力联合。这三个奇迹将会创造出一些绝佳的商业机会。
第一个奇迹:过剩才能让我们可以创生新的能量。希尔顿酒店从事酒店业务已有95年,在88个国家拥有61万个房间和3800家酒店。法国连锁酒店雅高酒店集团处于这个行业的第三位,它花费了44年时间在92个国家拥有61万个房间和4452家酒店。通过现有的商业游戏规则,和这些酒店竞争的市场份额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爱彼迎只用了4年的时间就做到了。以商业标准或任何其他标准来评判,这都是一个奇迹。
第二个奇迹:智能平台让我们得到以指数级速度学习。路易斯·冯·安发明了验证码,他也是reCAPTCHA的创始人。2007年,他创立了DuoLingo公司,教别人学习新语言,并且用短短两年时间就使得学习语言的人数比在美国公共教育系统内所有学校学习的人数还要多。在其创建的第3年,已经有5000万人活跃在DuoLingo这个平台上免费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了。DuoLingo的神奇之处是其特殊的迭代学习功能,这种功能只能出现在人人共享的公司中。
第三个奇迹:多样化的网络群体让我们得以及时获得正确想法。彼得·巴克斯顿博士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和他的团队组装一台第一代商用数码相机,利用一种信息交流工具(电子邮件)给专科医生发回临床影像。在未带额外镜头的情况下,他们将相机向下对准显微镜,获得的影像可以使医生准确诊断一个位于世界上另一侧的病人的疟疾病情,开创性地贡献了远程医疗的技术模式,帮助医生挽救病人的生命。
在这些案例中,平台保证了群体能够进行组织、报道、集资,实现资源整合,形成了强有力的情愿书和重要的公共叙事文书。随着我们联络的人越来越多,学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多,这种“找到合适人选”的功能具有越来越大的价值。人人共享带来了三个奇迹证明了,只要搭建良好的平台,改变必将随之到来。充分利用三个奇迹所创造的优势,这是蔡斯所能看到的商业唯一出路。
标准普尔500指数在公司市值的基础上列出了美国500家最具价值的企业。1937年,这些公司在标准普尔500指数上平均停留的时间是75年,1960年下降到61年,1980年为37年,到2000年变成26年。现在,企业平均只能停留15年的时间。如果不进行创新,不适应时代发展,就会走向消亡。公司的消亡有可能是破产引起的,或是由并购导致的。无论是哪种情况,公司的命运都不再会握在自己手中。
蔡斯认为,随着经济朝着人人共享模式转变,在此名单上的公司和预计寿命还会减少。从此之后,公司在名单上停留的时间长短与平台的规模和实力息息相关。平台的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公司在名单上停留的时间就越长。与以传统方式组建的公司相比,这些组织机构和公司发展速度更快,更为智能,实力也更强。
一项调查采用了标准普尔500指数近40年的财务数据来研究商业模式的发展历程,判断哪种模式才是最成功的。研究者比较了4种商业模式:资产建造者、服务提供者、科技创新者、网络协调者,最后一种模式与人人共享模式十分相似。该研究结果发表于《哈佛商业评论》:“我们的分析表明,截至2013年,网络协调这种商业模式所创造的平均价值是其他模式的2-4倍……研究还发现,网络协调这种模式的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和利润率都要高于其他公司。”
共享经济的希望所在
在工业经济时代,大部分价值都是由受专利、产权、商业机密保护的产品服务所创造的,并且被从业人员或是行业代表控制着。过去,这样的世界观才会促使企业盈利,但人人共享却表明通过资源共享,使其得到更为充分地利用,也会创造出新价值,并且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德勤创新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知识资产——交易机密、专利、许可证、版权和技术方法等正在加速贬值,因为现在新知识产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拥有一定知识资产就可以坐吃山空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若停下前进的步伐,很快就会被淘汰。
Facebook、Google、Twitter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它们能够意识到开放平台吸引人才所创造的利益远超过其带来的问题。而维基百科的成功是因为吉米·威尔士相信,为维基百科贡献有价值文章的人比破坏该网站的人还要多。这也是人人共享发挥作用的方式:资产的开放将滋生出更多的价值,激发更多的创新。
埃隆·马斯克之所以会将特斯拉公司的专利中捆绑的数据知识产权对全世界开放,是因为价值与知识产权无关。价值的存在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其存在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使特斯拉对电动汽车及电池的最佳预期成为一个新产业的基本标准。
对于爱彼迎来说,伴随其逐渐发展,价值在三个重要方向被创造出来:第一,平台本身通过聚集过剩产能增加了大量价值;第二,每个个体都在增加价值,这就是公司创新的本质:将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转化成对拥有者有利的资源;第三,价值的来源是团体——群体之间整合成的网络形成了巨大的价值。这一群体组成的网络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考虑到同类网络的价值,2014年,风险投资家对爱彼迎的估值是100亿美元。
当平台真正开始运行时,由于网络效应,将会形成大平台吞并小平台之势。获胜者将保持胜利并倾向于垄断。很多平台在发展中很快就会被其他平台所取代,例如,尽管微软在必应(Bing)上耗掉数10亿美元,但还是在与谷歌的竞争中败北,而谷歌却从未损失一分一毫。因此,超高效率、自动化、财富转移和贫富不均将同时出现。此外,集中的质量还拥有黑洞般的引力的能量。
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将公司的生存放在首位,而共享经济的繁荣依靠的是独立的个体,其中包括消费者和供应商。即便是主流经济学家也意识到了这种通过财富增长来衡量成功和所创造的价值是不可靠的。拥有不同以往的组织结构以及价值创造的方式的人人共享模型将在转变世界经济形势中扮演重要角色,那时我们的世界将拥有全新的价值体系以及全新的繁荣衡量标准。
爱彼迎的创始人和CEO布莱恩·切斯基曾谈道:“我想要的生活的世界,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企业家或微型企业家的世界。如果能减少障碍,激励人们去从商,尤其是在今天的经济环境下,这正是共享经济的希望所在。”
(作者系资深投资人士)
本文刊于09月27日出版的《证券市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