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屈臣氏集团宣布重大人事变动,现任贸易总监潘美玲(Donna Poon)将于2025年11月1日起接任香港屈臣氏董事总经理,原董事总经理李家乐因个人原因卸任,并在交接期内担任业务顾问至2025年12月底。
去年以来
高管变动频繁
去年以来,屈臣氏已多次调整高管团队。2024年4月,屈臣氏宣布,任命倪文玲出任屈臣氏集团CEO(集团行政总裁)。据悉,倪文玲于2000年加入屈臣氏母公司长和集团,最初在旗下和记港口工作,然后任职集团总部企业事务部,于2001年转至屈臣氏集团,2013年被委任为集团首席营运总监,2019年兼任屈臣氏集团(亚洲及欧洲)行政总裁。
2024年3月,屈臣氏中国迎来两位新帅。屈臣氏集团宣布陈志豪、聂薇担任屈臣氏中国联席董事总经理,原中国区CEO高宏达转任长江和记实业旗下玛莉娜集团(Marionnaud Group)行政总裁,这两项任命于2024年4月正式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陈志豪于2011年加入屈臣氏,担任华南区营运总监。彼时屈臣氏中国只有1000多家店铺,如今已发展到3800家O+O门店。2023年,陈志豪晋升为营运总经理,是推动屈臣氏O+O转型的关键成员之一。今年3月,陈志豪退休。
聂薇于2018年加入屈臣氏中国担任市场总监,2021年晋升为顾客增长总经理,2023年接管采购部的工作,在企业微信构建4300万消费者互动平台,开创屈臣氏云店小程序O+O业务模式,并创立媒体零售业务OptimO。
屈臣氏集团董事总经理及长江和记实业执行董事黎启明曾表示,“陈志豪和聂薇在屈臣氏工作多年,并为公司成功转型至O+O(线下及线上)零售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相信他们将继续发展集团的增长战略,以应对中国内地市场的快速变化。”
中国区业绩承压
增加幕后店线上业务转型
频繁的人事更迭,被外界解读为屈臣氏应对中国零售市场挑战的举措。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屈臣氏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收益总额66.66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1亿元),下滑3%,成为零售部门唯一下滑的市场。此外,屈臣氏中国的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1.1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同比下滑53%。
屈臣氏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国际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商,拥有1亿7500万名会员。截至2025年6月30日,屈臣氏集团经营12个零售品牌,在全球31个市场经营16935家店铺,亚洲及欧洲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的店铺数目增长5%。其中,屈臣氏中国店铺数量为3630家,比去年同期的3775家,减少了145家,同比店铺销售额则下滑了1%。
面对中国区增长困境,屈臣氏正加速战略调整。财报中提及的“幕后店”是屈臣氏中国专为完成线上订单而设的小型订单处理中心,可提供快速送货服务。截至2025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的线上店由2024年12月31日的131家增加至394家。
在财报中,屈臣氏母公司长江和记实业表示,“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于下半年将持续面对阻力。为克服挑战并维持稳健财务状况,中国保健及美容产品业务不断彰显其价值定位及优化其店铺据点以及增加幕后店,从而进一步提升线上业务能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