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10月19日,辛巴团队开始“双11”带货直播。当日,“辛巴罚款赵梦澈100万”登上微博热搜。据悉,直播中主播赵梦澈出现重大失误,辛巴通过电话对其进行斥责,并对主播赵梦澈及运营各罚款100万元。
上述行为引发热议,有观点认为辛巴此举意在炒作。也有律师质疑,辛巴对主播及高管开出的“百万罚单”在法律上很难站住脚,可能存在争议。
直播流程管控不足
据了解,辛巴团队在直播中进行“比赛分组PK”,主播赵梦澈作为组长,在推销带货商品时擅自大幅降价,并赠送超量正装赠品,单链接售出17万套,致公司损失近1000万元。
辛巴得知情况后,立即通过电话接通直播现场,对赵梦澈进行严厉斥责。作为处罚,辛巴当场宣布对赵梦澈及其运营团队分别处以100万元罚款,并取消其“双11”分组比赛资格。此外,辛巴的妻子初瑞雪也在直播现场,但未对处罚决定发表意见,仅强调此举是为了“严肃团队纪律”。
此举引发热议,有网友表示,“辛巴狠起来真是连自己人都罚”“旗下主播都能被罚一百万元,真有钱。”也有网友认为辛巴此举是在炒作,“看来是没流量了,开始玩剧本花钱买热搜”“辛巴不是退网了吗?怎么又蹦出来炒节目效果了?”
但也有观点认为,主播赵梦澈的擅自降价行为表面上看似给消费者带来了短期利益,实则扰乱了品牌的价格体系,可能对品牌价值造成长期损害。
据了解,中国商业联合会直播电商工作委员会副会长、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如果这件事是真实的,将产生三方面影响:首先,对辛巴创立的辛选公司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其中提到的‘近1000万元损失’是实实在在的利润削减,也暴露了团队在直播流程管控上的不足。其次,这可能违反了辛选公司与品牌方签订的合同,其价格体系被破坏,品牌方有权就‘乱价’行为提出索赔。最后,赵梦澈的个人职业信誉也会受损,这不仅影响他在公司内部的地位和未来发展,也会降低品牌方未来与他个人合作的意愿,会让人觉得‘不靠谱’。”
紧急罚款是否违法?
虽然主播随意降价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价格体系,但辛巴对主播及高管开出的“百万罚单”是否合法呢?
在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看来,辛巴对主播赵梦澈及运营团队各罚款100万元的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存在一定争议性。如果赵梦澈与辛巴团队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罚款需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或双方约定,且不能违反劳动法律法规。100万元罚款大概率远超其月度工资,很可能被认定为违法罚款。
李旻表示,除非辛巴公司能证明赵梦澈的失误给公司造成了直接且高达100万元的经济损失(如品牌方索赔、已支付的产品成本等),否则这种高额罚款在法律上很难站住脚。如果辛巴与赵梦澈及运营团队之间有明确的合同约定,规定了在出现类似重大失误时的罚款条款,且该合同条款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辛巴的罚款行为可以视为依据合同约定进行。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毅智分析:“辛巴对赵梦澈的罚款属于团队内部管理行为,其合法性取决于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或内部协议中是否有明确约定。如果协议中规定了因重大失误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且罚款金额合理,则可能具备一定的合规性;若缺乏依据或处罚显失公平,则可能存在争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内部罚款不同于市场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如辛巴团队此前因糖水燕窝事件被行政处罚90万元),后者具有法律强制力。”
公开资料显示,辛巴团队多次因带货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舆论关注。2020年,其旗下主播销售的某碗装风味即食燕窝被曝光主要成分为糖水,辛巴公开道歉并承诺赔付6198万元;2024年年底,辛巴团队带货的某品牌调制乳粉因夸大功效而被举报;今年1月,其推广的海鲜礼包也因产品质量问题而引发投诉;今年3月15日,“辛巴带货牛排被指质量问题”登上热搜,有消费者投诉称,其推广的“仓野农夫牛排”疑似为合成肉,部分产品含未标注食品添加剂,且维权困难;今年8月18日,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无能力承载直播这份工作,今天正式宣布退出直播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