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中国:第十五次五年计划展望
报告共计:15页
中国“十五五”规划相关展望与发展态势总结
野村国际于2025年10月发布报告,对中国2026-2030年“十五五”规划进行了前瞻分析,并回顾了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情况。
“十四五”期间,中国取得了显著经济成就,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5.4%,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与美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出口额增长44%,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等科技领域及供应链建设上成果突出,2024年9月后股市也因政策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出现转机。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新冠疫情相关措施对经济造成长期影响,跨境航班恢复未达疫情前水平;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起持续低迷,新房销售量、开工量和投资大幅下滑,影响家庭财富、地方财政及相关产业链;收入与财富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不同群体养老金差距显著,青年失业、人口老龄化加剧等问题也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压力。
报告认为“十五五”规划将比以往更具重要性。中国可能不会设定具体经济增长目标,更侧重经济韧性、国家安全与社会包容性,预计2026年增长率约4.5%,逐步下调至2030年的约4%。在外部贸易与投资限制趋严的背景下,中国将加大半导体、铝产业等领域的投资,推进技术自主化,同时清理房地产市场债务、完善财政体系,改革社会福利制度以刺激消费、促进公平。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正接近“第二次中国冲击”节点,其出口产品已从低端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资本密集型,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这将加剧全球市场竞争,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对不同地区产业产生差异化影响,同时也可能改变地缘政治力量格局。
“十五五”期间,中国需应对多重挑战:地缘政治局势更趋复杂,全球产业竞争加剧;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后续影响持续,需系统性整顿;人口减少与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制约;收入财富不平等可能进一步加剧。传统经济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将持续推进,两者协同助力中国经济在注重质量与韧性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