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崩了!小米二手车断崖式遇冷!
创始人
2025-10-31 21:51:58

近期,小米汽车在二手市场遭遇断崖式遇冷,曾经被追捧的“香饽饽”沦为车商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这种反差在全国市场蔓延。

在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亚洲最大的二手车交易中心之一,近万辆在售车辆中,小米SU7和YU7几乎绝迹,几经探访仅发现一辆已售的SU7。“现在谁都不敢接,价格一天一个样。”专做新能源生意的车商王军(化名)坦言,十一假期前的热度已彻底消退,刚以25万元收的车,几天后市场价就跌到23万元,卖则亏损,高价收又无人愿让,陷入两难。

这种困境并非个例。社交媒体上,多地车商吐槽流通难题:上路价超60万元的SU7 Ultra,行驶7个月开价44万元仍无人问津;有车商手握二十余台小米汽车,直言“干怕了”。更直观的贬值案例在市场显现,2025年上牌的SU7选配后落地25万元,行驶7000公里后二手价仅十余万元,短短数月亏损近半。

二手车市场的寒潮已传导至新车定单端。曾加价上万元的早期定单,如今在二手平台挂牌价仅2500至3500元,且越临近提车价越低。即便卖家愿承担数千元亏损急于出手,二手车商也早已暂停回收定单。

多重矛盾交织导致了这场寒潮。核心症结在于价格剧烈波动:新车交付周期长本应支撑二手价,但市场行情暴跌让车商无利可图。二手车行业“高周转、低毛利”的特性,使得经销商对风险零容忍,索性拒绝收车规避损失。消费群体错位加剧了流通阻力,传统二手车市场以注重实用的中年消费者为主,与小米主打的年轻客群存在代际差异,“来的都是图便宜的老年人,摆上小米汽车也没人看”。

更致命的是负面舆情的冲击。10月中旬成都发生的SU7碰撞事故中,车辆起火后救援人员用石头、灭火器都无法打开车门,最终驾驶人身亡,这一事件引发公众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强烈质疑。尽管小米官方回应称碰撞后会触发解锁且车内有应急方式,但车商仍心有余悸:“就怕起火,更担心过度宣传,不敢进车”。

汽车4S店管理帮手

,赞

1

在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李颜伟看来,这种“新车热销、二手滞销”的现象实属少见。数据显示,2025年1-9月小米汽车销量达26.6万辆,同比增长296%,10月单周交付量更突破1.25万辆,累计交付已超30万台。他指出,这本质是车商与车主的价格博弈,叠加安全舆情后,车商要么压价收车,要么干脆拒收,进而加速贬值。

此次舆情也推动了行业规范升级。工信部近期就《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拟强制规定所有车门必须配备机械释放功能,碰撞断电后需能徒手开启,且外把手需预留不小于60毫米×20毫米×25毫米的操作空间,这意味着依赖电子系统的隐藏式门把手或将逐步退出市场,新规拟于2027年1月实施。

李颜伟认为,小米的困境源于战略误判:“从手机行业跨界而来,低估了汽车复杂度,在成本与安全的权衡中失了分寸。”他警示,若不能快速回应安全关切、提升碰撞后车门开启性能,当前4.88%的纯电市场份额可能被竞争对手蚕食,品牌美誉度也将遭受不可逆损伤。

对于车商而言,市场回暖才是重启收购的关键。“只要口碑回来,消费者认可,我肯定会再进车。”王军的期待道出了行业心声。而小米汽车的二手市场困境,更像新能源行业从狂热到理性的缩影——当科技光环遇上安全底线,后者才是不可动摇的根基。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更多文章请进入下方按钮“往期文章”或“分类阅读”页面进行点击阅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去年以来商务部推动解决外资企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0月3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 记者 贾晓静)...
原创 金... 2025年10月31日,现货黄金首次突破4300美元大关,期银单日涨幅超过4%。 市场仿佛被按下加速...
嘉里建设九龙半山豪宅“缇外”2... 观点网讯:10月31日,嘉里建设旗下香港九龙半山豪宅“缇外”(MontVerra)以招标形式售出第5...
OpenAI与微软的博弈 Op... 出品|虎嗅科技组作者|余杨编辑|苗正卿头图|OpenAI 直播10月28日消息,OpenAI 完成营...
崇达技术:公司目前整体产能利用... 10月31日,崇达技术(002815.SZ)在线上业绩交流会表示,目前整体产能利用率在85%左右。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