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投资圈,段永平的名字始终与“价值投资”紧密相连。这位“退休”二十余年仍能影响市场风向的传奇投资人,11月11日在雪球一档投资节目中罕见公开亮相,与雪球创始人方三文展开长达两小时的深度对话,其中关于茅台的系列观点,再次引发投资界广泛热议。从“投资茅台无需看宏观”到“拿着现金不如买茅台”,段永平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他对这家白酒龙头企业穿越周期的信心,也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审视价值投资的全新视角。
谈及投资标的选择,段永平始终坚守“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核心逻辑,而茅台正是这一逻辑的最佳践行者。在他看来,投资的本质是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判断,而非追逐短期股价波动,“懂生意是投资的前提,不懂的生意再热闹也不能碰”。对于茅台,段永平的认知远超“白酒企业”的范畴:这是一家拥有不可复制品牌壁垒、稳定现金流和强大抗风险能力的优质公司,其产品的稀缺性与文化属性,决定了它能在不同经济周期中保持竞争力。即便面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他也直言“投资茅台不需要看宏观”,因为从十年、二十年的长期维度来看,宏观波动对这类优质企业的影响终究是暂时的,而企业自身的价值增长才是核心驱动力。
在收益对比与仓位管理上,段永平的态度更是鲜明。他坦言自己是“满仓主义者”,拿着现金会让他感到不安,而茅台则是他心中最稳妥的“现金替代品”。“现在茅台的股息率能达到3%到4%,肯定比放银行好,更比亏在其他不确定的投资里强”,这番话戳中了不少投资者的痛点。面对“茅台市盈率达50倍是否会卖出”的疑问,段永平打破了市场对市盈率的盲目崇拜,强调“投资决策取决于未来现金流,而非单一估值指标”。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早已做好承受股价大幅波动的准备,“如果扛不住股票下跌50%,就不该买入”,这种风险承受力背后,是对茅台价值的绝对信任。今年以来,他更是两次出手增持茅台,用实际行动践行“有钱就继续买”的投资策略。
对于茅台的国际化前景,段永平同样充满信心。在他眼中,酒是承载文化的长远品类,而茅台作为中国白酒的代表,早已随着中国人的足迹走向世界。“中国人所到之处都喝茅台,这就是最好的文化输出基础”,不过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要让全球消费者普遍接受茅台,还需要在文化传播与市场培育上花费功夫,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茅台国际化的长期判断——“茅台的国际化机会一定会来”。这种信心,源于他对茅台品牌力与产品力的深刻认知,也源于对中国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的坚定信念。
值得一提的是,段永平对茅台的认可,不仅体现在投资布局上,更延伸到了公益事业中。10月31日,他以父母名义,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1万股茅台股票,市值约1500万元,设立教育专项基金支持该校励教奖学事业。在他看来,“市值只是暂时的,每年用分红支持公益才是长久之举”,这番话既展现了他对茅台分红稳定性的信任,也彰显了一位企业家投资人的社会责任担当。
回顾段永平的投资生涯,从网易一战成名,到长期重仓苹果、腾讯、茅台,他始终坚守“懂生意、长期持有”的价值投资理念。而茅台作为他在A股市场的唯一重仓标的,承载着他对价值投资的深刻理解。在市场充斥着短期投机与情绪波动的当下,段永平的观点无疑为投资者提供了一剂“清醒剂”:投资不是一场追逐短期收益的游戏,而是对优质企业长期价值的陪伴。
“茅台将来一定会回来,只是时间未知”,段永平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茅台未来的预判,更是对价值投资逻辑的坚守。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于短期股价涨跌,不如学习这种“看透生意本质、穿越市场周期”的投资思维,找到真正懂且认可的优质企业,方能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实现长期稳健的收益。毕竟,投资的终极答案,从来都藏在时间与价值的对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