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养成习惯”的说法广为流传,但事实并非如此。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学家要求96名志愿者建立简单的日常习惯,如早餐后喝水或每天吃份水果。研究发现,养成这些习惯的平均天数为66天。研究人员对相关领域的论文进行回顾后指出,健康习惯多数需要2~5个月培养,且受行为、重复频率、复杂程度等影响。
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运动科学家发表在美国《心理学前沿》上的文章指出,行为的惯性越强(即自发地采取行动,感觉不费力),人们就越有可能坚持锻炼。比如喝水或每天吃水果等简单、低强度的习惯,就比马拉松训练等复杂行为形成得更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除了坚强的意志力,重复、提示和积极支持都有助于习惯养成。
科学家们认为,不要指望一夜之间改变生活,而要小步、稳步地强化。通过以下方法,坚持60天,能让好行为成为习惯甚至本能。1.降低难度。从细微处着手,选择自己能每天坚持重复下来的行为。2.稳定环境。尽量在相同的时间地点环境下执行相同行为,如每天午饭后散步,会增加习惯自动养成的几率。3.连通新旧。把新习惯与现有习惯联系起来,让它更容易记住,如刷牙后立马用牙线。4.跟踪进度。用日历或应用程序来标记成功达成目标的每一天。5.设置奖励。比如晨练后喝杯咖啡,坚持锻炼1周后看自己最喜欢的电影等,用成就感维持耐力。6.利用早晨。人们通常在一天的早些时候动力更足,干扰也少,这使得早晨养成习惯比晚上养成习惯更容易。
(宋颖超)
下一篇:医患都需要终身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