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总医院第九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韩浩伦
前不久,大学同学王美(化名)打来电话,言语间满是轻松与喜悦,她儿子打呼噜、张口呼吸的问题终于彻底解决了。这通电话,让我不禁回想起该患儿漫长的求医之路。
王美的儿子今年9岁,小学三年级。因为老大养育得很顺利,一家人认为这个孩子也能轻松长大。可是,二宝偏偏从小身体就不太好,从4岁开始频繁张口呼吸、打呼噜,感冒后症状更是明显加重。虽然用药后稍有缓解,但问题始终未能根除。身为耳鼻喉科医生的我,自然成为王美的求助对象。
一个周末上午,我在门诊见到了王美母子。5岁多的孩子有些胖,鼻子不通气,说话鼻音浓重,还坐不住。好不容易做完鼻咽镜检查,结果显示腺样体堵塞了75%的后鼻孔,好在扁桃体情况尚可。我明确告知王美,孩子的症状就是腺样体肥大所致,建议手术切除。
一听说要手术,王美的表情明显发生了变化,从语气中就感觉到她有点紧张。为了让她直观了解病情,我调出动态电子鼻咽镜耐心讲解。腺样体肥大不仅会导致睡眠缺氧、影响发育,还可能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鼻窦炎、中耳炎等问题。因周末病人太多,未能深入解释,母子俩便匆匆离开了。之后,我通过微信发送了几篇科普文章,可惜未得到回应,孩子的病情也就此搁置。
两年后的一天,我接到王美焦急的电话,她说孩子晚上憋气严重,面部都变丑了,希望我尽快帮忙手术。我意识到孩子的症状可能已经加重,或许还出现了腺样体面容。再次检查发现,孩子腺样体堵塞后鼻孔比例增至90%,扁桃体也长到了大二度,牙齿缝明显增宽,门牙外凸。我建议手术时一并切除扁桃体,并向王美解释上气道任何部位狭窄都会导致阻塞,以往有孩子只做腺样体手术,术后扁桃体反而更大,不得不再次手术。然而,王美坚决不同意,在她的认知里,扁桃体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孩子扁桃体又没发炎,只是稍大些,不应切除。尽管我详细讲解了等离子刀部分切除扁桃体的技术优势,但她态度坚决,我只好作罢。
腺样体手术在全麻下顺利进行,术后孩子恢复良好,打鼾情况明显缓解。但好景不长,腺样体术后半年左右,王美再次来电,说孩子又开始打呼噜、张口呼吸,嗓子里像是堵着东西。经检查,孩子扁桃体已发展到三度,咽腔几乎只剩一条小缝,而鼻咽部的腺样体部位并无异常。这次,王美后悔不已,当初若听我们的建议同时部分切除扁桃体,或许就能避免如今的局面。
两周后,孩子再次住院,在全麻下做了扁桃体大部分切除手术,只保留了少量扁桃体组织,这对孩子的免疫功能来说已足够。这一次,老同学再没有提出异议,一直都很配合。手术十分成功,术后当天症状就明显缓解。术后1个月复查,孩子的上气道恢复很好,面色红润,也没有那么多动了,相信状况会越来越好。经过这么一段亲身经历,老同学王美对自己以往对腺样体和扁桃体的认知也做了反省。
医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科学,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不断涌现,医生需要终身学习,更新知识储备。而家长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摒弃固有观念,与医生积极沟通,这样才能共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为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上一篇:用60天培养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