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8月27日报道,目前正由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一款蜂形机器人是新一代机器人的成员,其灵感来自令人毛骨悚然的昆虫。
这款重量不足一个回形针的机器蜂每秒最多可拍打翅膀400次,最快飞行速度已达到每秒两米。它还能翻转和悬停。
参与研制这款机器蜂的博士生萧逸轩(音)说:“我们就是想要模仿大黄蜂能做出的这些精妙动作。”
研究人员希望,这款机器蜂有朝一日可以帮助执行诸如人工授粉之类的任务,甚至可能是在其他行星上。
萧逸轩说:“如果你要在火星上种植什么东西,你大概不想带很多自然昆虫来完成授粉。这将是我们的机器蜂的潜在用武之地。”
麻省理工学院软体和微型机器人实验室首席研究员、副教授陈宇峰(音)补充说,研究团队并不希望用机器蜂取代蜜蜂,而是希望让这些机器蜂在这种昆虫无法胜任的场景中工作。
他说,它们可以在一排排农作物堆叠得很高以及采用紫外线照明的仓库式农场中工作,“蜜蜂在那样的环境里很难生存”。
萧逸轩负责编写控制机器蜂移动方式的算法软件。他说:“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已经帮助(昆虫和其他动物)找到了最佳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任何形式的运动方面。”
这款机器蜂使用博士候选人金秀汉(音)研制的人造肌肉飞行。这种肌肉伸缩时,机器蜂会拍打翅膀。机器蜂由激光切割而成的翅膀及其微型内部机械结构(尺寸类似于手表零件)也都是在实验室内部制作的。(编译/曹卫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