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总站、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海淀区等联合主办的2025大学生AI艺术季在北京正式开幕。“大学生AI艺术季全球征集计划”同步启动,进一步汇聚国际青年AI艺术创意资源。
开幕大会现场启动了“大学生AI艺术季全球征集计划”,征集作品将涵盖AI生成影像、交互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多个前沿方向,共同助力青年AI艺术创作。
本届大学生AI艺术季共吸引来自160多所国内外顶尖高校的1600件作品参选。会上揭晓了参赛作品荣誉推选结果,设置AI影像创作、AI歌曲创作、AI交互艺术三大主题赛道及四个特别单元,充分体现了青年创作者的独特视角与创意实力。
中国美术学院学生 郑健豪:我觉得现在国内的AI技术发展其实已经在比较好的水平上面,在这次的艺术季里面,我们看到了很多优秀的AI能落地运用的一些场景。
为进一步提升活动对青年创作者和大学生的号召力,总台北京总站通过XR演播室和动捕技术,特别制作了预热短片,玩转AI与青年创造力的无限潜能。
2025大学生AI艺术季推广大使 吴汉坤:我觉得这次拍摄是一次AI技术和最先进的影视听制作技术的一次全新的碰撞,就像打开了一扇任意门,将青年创造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远方。在这次拍摄之后,我也看到了AI之后会应用在影视制作后期,比如说CG渲染领域的可能性,能够带动更多的青年朋友们参与进来,加入AI创作浪潮。
优势明显
海淀区已落地1900余家AI企业
作为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域,北京海淀充分发挥高校资源和行业聚集优势,落地了一批AI应用场景。AI艺术嘉年华、大学生AI艺术展等配套活动也于22日面向公众开放,未来一个月内,获奖及优秀交互作品将集中展演。
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 李晔晗:近年来,北京市海淀区加速抢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有人工智能企业1900余家,备案大模型104款,已构建起全面自主可控的AI产业体系。未来,我们将持续搭建从创意到创业的桥梁,为青年人提供更多渠道、创造更多机会。
参赛者覆盖160余所国内外高校
本届大学生AI艺术季共吸引多个国家近1600件作品参选,覆盖160余所国内外高校。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学生 施泊宁:我觉得和传统的音乐创作不同,因为AI的素材库和生成逻辑,涵盖了无数创作者的精华,并且会根据创作者的要求不断地解构和重组。也可以说把AI当作一个多面的伙伴,将自己的思考和创意与它交流,它会带给我们完全不同的新鲜灵感。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学生 刘白钰:作为留学生,我在国外经常会用到一些国内的AI软件还有AI平台。在这个过程之中,我能看到国内的新技术发展得这么快,我也非常自豪。这次比赛给了年轻人对AI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本届大学生AI艺术季还与多家AI科创公司展开合作,启动大学生AI艺术季“智联体社区”计划,打造活动系列形象IP等,充分赋能AI艺术季品牌发展,并联合高校推出《AI艺术理论与实践》慕课及智慧课程平台,助力青年AI创作。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胡智锋:大学生是对AI技术和艺术开发应用最丰富、最多元也最活跃的一个群体。聚焦大学生,那么实际上就是聚焦这个时代的技术和艺术。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我们也想把产业、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艺术发展综合的各个方面串联起来,能够使它产生综合性的化学效应。
(总台记者 王胜东 魏雨彤 张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