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长风起 神舟破云归——写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天外凯旋之际
创始人
2025-05-01 20:42:06

新华社记者李国利、黄一宸、刘艺

4月30日,祖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传出喜报——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为国出征太空半年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安全顺利出舱,健康状态良好。

至此,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14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

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王浩泽、蔡旭哲、宋令东(从左至右)安全顺利出舱(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鑫 连振 摄

183天,3名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和6次载荷进出舱任务,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9小时时长的世界纪录;参与实施了88个空间科学与技术实(试)验项目,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十余载勤作桨,飞天万里梦为帆。

中国航天人以长风破浪之姿,在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万众一心迎舟归

4月29日,位于巴丹吉林沙漠的东风着陆场大风呼啸,黄沙漫卷。

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原计划在这天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不得不因气象原因推迟一天。

新华社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

“大风扬沙天气会影响到飞船的姿态控制、返回舱的落点精度等,甚至可能导致返回舱受主伞拖拽多次翻滚。”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毛永军介绍。

祖国不会让为国出征的英雄冒任何“风”险。

从神一到神五再到神十九,从无人飞行到单人单天飞行再到多人长期驻留,保证航天员安全健康回到地球,始终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变的课题。

连日来,东风着陆场所有参试系统及人员装备始终保持着良好状态,针对各类突发情况做了充足预案,只待一声令下,接航天员回家。

新的返回方案很快确定下来。

30日凌晨,完成了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工作,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换上白色的舱内航天服,挥别神二十乘组。

4点钟,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撤离中国空间站组合体,踏上回家之旅。

这些日子里,航天搜救队队员孙汝金和队友们总是顶着风沙、背着30多斤重的设备包行走在戈壁,为几十米高的定位系统塔点清洁除尘、检查线路、检测电压。

他们为的就是这一刻。

当钟形的返回舱流星掣电般穿过大气层,25岁的孙汝金熟练操作地基无源定位系统,第一时间“看到”了返回舱的信号轨迹,为落点预报提供精准数据。

“北京第三次落点预报已发出。”

“雄鹰明白!”“猛士明白!”

训练有素的空中、地面搜救力量闻令而动,一张空地立体式搜索“大网”迅即以预报坐标为中心收拢。

理论落点位于东风着陆场东区,地表情况较西区更复杂,软戈壁、梭梭林、盐碱地交错。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返回舱和地面的距离,已由最初的400公里缩短至1米。

几乎是一瞬间,反推点火,伞绳切断,舱体着陆。

空中团队抵达后,立即开展相关检测,确认舱外环境;现场通信操作手建立通信链路,将现场的话音图像传回北京;开舱手跳下直升机,迎着风朝返回舱飞奔。指挥车、搜索车、处置车、医监医救车等近百台地面搜救车辆陆续驶来,有序开展航天员医监医保、有效载荷回收等工作。

风刮过沙丘,一队骆驼跋涉其间。“我们组织了党员干部、退役军人等对着陆场外围进行警戒安保,同时协助搜索返回舱及散落物。”额济纳旗人武部部长何涛说。

落区周边,还有70余支这样的民兵搜救力量。

4月30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安全顺利出舱。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返回舱旁,五星红旗迎风猎猎。

“身体感觉良好!”神十九乘组向祖国和人民报平安。

“欢迎回家!”航天人、牧民群众、媒体记者……现场的声浪此起彼伏。

接英雄们回家,注定是场万众一心的团结协作。

奋楫星河携春回

弱水河畔的千年胡杨林已发新叶,老树虬枝见证着半年前那番惊天动地——

2024年10月30日凌晨,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彼时,“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在现场深情凝望神箭飞天。当那长长的尾焰划过天空,与莫高窟飞天壁画相伴一生的老人,轻声念叨着“成功了”“成功了”。

半年之后的4月24日傍晚,我国宣布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艘神舟接力奋楫星河,飞越的是华夏儿女千年的企盼,飞出的是人类航天事业的新高度。

“出舱”,是人们提及神十九时的高频词——

第一次出舱活动用时9小时,打破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的世界纪录。其间,航天员宋令东成为了我国首位空间出舱的“90后”航天员,他用行动兑现了“要将祖国荣耀写满太空”的铿锵誓言。

第二次出舱活动,神十九乘组密切协同,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

3月21日开展的第三次出舱活动中,指令长蔡旭哲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新纪录。

这次空间出舱活动,是他个人的第5次,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第20次。

3月21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的画面。新华社记者 李明刚 摄

“舱外作业点脚限位器安装及相关工效验证”“舱间连接装置安装”“舱外载荷暴露平台支撑杆安装”“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舱外设备设施巡检”……一项项出舱任务,折射的是中国空间站由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建造阶段再到应用与发展阶段的一步一脚印,是我国国家太空实验室建设发展的稳步推进如期实现。

出舱活动中,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穿的第二代“飞天”舱外服,已经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性能依然稳定。科研团队后续将定期对其进行寿命评估。

这就是航天赛道上的“中国质量”“中国效益”。

根据空间站任务及载人登月任务需要,后来者中将出现港澳航天员的身影。目前,来自香港和澳门的2名航天员已经全面融入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队伍,预计最早将在2026年作为载荷专家首次执行飞行任务。

和平利用太空,发展空间科学,事关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中国空间站是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开展国际合作的绝佳舞台。”神十九乘组通过视频为智利第十四届“未来大会”送上祝福时说。

愿圆月当空之际,人们能携手共谱“天涯共此时”的佳话。

春回大地生万物

神十九返回舱里,除了蔡旭哲、宋令东和王浩泽3名航天员外,还有一群特殊的“乘客”。

个体小、繁殖快、行为丰富,与人类基因组序列高度同源——它们是中国空间站在轨繁育的首批果蝇。

“这个项目为研究太空环境对生物生殖、发育和大脑、行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未来人类太空远航的健康保障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岩说。

视频资料中,果蝇呈现出与地面完全不同的行为模式。

太空条件下,物质运动和生命活动有其规律。

“太空格物”,正是《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的一项主题,也是神十九乘组参与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的重点。

在轨驻留期间,神十九乘组共参与实施了88个项目,涉及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诸多领域,生成了13余种102个各类样品。

这些样品回到地面后,有望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自进入空间站阶段以来,一批批阶段性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催生新技术、孵化新产品——

国际上首次在空间完成水稻“从种子到种子”的全生命周期培育;创造空间水生生态系统在轨运行的最长时间世界纪录;国际上首次在轨利用全光阱实现旋量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制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作为我国覆盖空间科学相关学科领域最全、在轨支撑能力最强、兼备有人参与和天地往返运输等独特优势的国家太空实验室,中国空间站将在轨稳定运行10年以上,为我国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提供重要创新驱动力。

一项项上天后“落地”的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如春风吹进千家万户、惠及国计民生,实实在在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在湖北宜昌,一架装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无人机飞向山区巡线;

在海南三亚,万株“太空育种”的稻穗沉甸甸地垂向地面;

在北京,退行性骨质疏松、肌肉萎缩等疾病的辅助治疗,有了航天医学新发现……

去年年底,一场别开生面的“天地同步”画展在中国空间站、北京、澳门开展。故宫博物院午门东北崇楼展厅内,灵动的线条笔触,勾勒着孩子们眼中的爱国奉献、青春梦想、使命担当。

从故宫,到天宫,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时空相汇,交织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最强音。

春和景明,一切正焕发着勃勃希望。正如航天员王浩泽所说,每个人可以成为明月,亦可成为星辰,还可以活成自己的小太阳。

来源:新华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价值4.1亿抽象画在荷兰展出时... 《栗色上的灰橙,8号》 潇湘晨报消息,荷兰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博物馆近日发生一起意外事件:一名儿...
原创 换... 最近这段时间,武汉三镇无疑是中超的一大亮点,客场击败河南队的他们,近5轮拿到了10分。从5轮只拿1分...
协和“4+4”培养出的董医生,... 经过连续几天的发酵,一个始于中日友好医院医生肖某私德的事件,由于涉事人员董某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4...
热搜第一!“每份菜3元至18元... 5月2日,“荣昌政府食堂米饭蒸了半吨多”的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今年“五一”假期,江苏、浙江、重庆、...
旅客称被困动车数小时!铁路客服... 旅客滞留车厢内。 “人生中第一次遇到‘堵高铁’”“很生气,耽误了很多事儿”……据多名网友反映,其乘坐...
五一假期腰痛来袭?专家教你三招... 五一假期是与亲友欢聚的美好时光,但长时间的久坐或长途旅行却可能让我们饱受腰酸背痛的困扰。湖南省中西医...
山东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一下... 5月1日,山东日照一景区怕游客赶不到海,现场洒蛤蜊提升游客赶海体验,主打一个让游客“绝不空手而归”,...
5月1日国铁太原局单日旅客发送... 中新网太原5月2日电 (任丽娜)记者2日从国铁太原局获悉,5月1日,“五一”假期首日,国铁太原局管内...
原创 哈...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5月2日,2024-25赛季NBA季后赛首轮继续进行,洛杉矶快船主场迎来与丹...
高速变道致连环车祸,白车“骑”... 5月1日上午,杭长高速金溪特大桥发生连环车祸,江西公安交管局交警回应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称,系变道引发...
翁虹自曝与丈夫已分居3年 夫妻... 搜狐娱乐讯 近日,翁虹发布视频透露自己与丈夫从2022年至今已分居3年,但自己不后悔。翁虹在视频中透...
苏丹西部等地冲突持续 快速支援... 当地时间5月1日,苏丹快速支援部队袭击了苏丹西部西科尔多凡州的纳胡德市,与苏丹武装部队发生交火,当地...
五一首日多地景区开启“人从众”... 在五一假期的首日,全国多地景区开启“人从众”模式,有网友发帖称,杭州西湖游客众多,并调侃称“断桥要压...
猛料!美军战机正运往乌克兰 据环球时报 报道, 美国空军证实,退役的F-16战机正从“飞机坟场”被运往乌克兰,为乌克兰空军补充F...
原创 印... 据环球网消息,印度和巴基斯坦已经交火了,为打击巴基斯坦,印度直接在乌里水电站开闸泄洪,直接导致巴基斯...
长三角铁路5月2日预计发送旅客... 中新网上海5月2日电(记者 殷立勤)5月2日,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该集团公司...
广厦3-0横扫辽宁进总决赛!胡...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5月1日,2024—2025赛季CBA季后赛半决赛第三场比赛,卫冕冠军辽宁队...
美方:想谈,中方:正在评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美经贸对话磋商情况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近期美方多次表示,正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谈...
足球联赛揭幕战启,新老球队展风... 精彩赛事瞬间,见证强队实力碰撞 在体育的广阔天地中,排球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排球联...
山东航空就“航班备降3次”致歉... 4月30日,山东航空SC8041航班从大连飞往贵阳,途中多次备降,整个旅途超15小时,消息引发关注。...
叫停特朗普关税失败,美国参议院... 2025年4月25日,华盛顿州奥林匹亚,华盛顿州国会大厦。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当地时间4月30日,美...
美国防部监察机构扩大“群聊门”... 当地时间5月1日,一位美国官员表示,美国国防部监察长对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使用“信号”通信软件(Sign...
羽毛球苏迪曼杯:淘汰赛阶段抽签... 5月1日,工作人员在现场展示中国台北队的抽签结果。新华社记者 王楷焱 摄 5月1日,2025年苏迪曼...
农户27年前承包的“荒沙地”变... 极目新闻消息,农户于1998年花3000元向村委会承包了300余亩荒沙地,多年后被告知荒沙地变成了天...
乌美矿产协议文本公布 明确乌收... △乌克兰基辅 当地时间5月1日,乌政府在网站上公布了与美国签署的《关于建立重建投资基金的协议》文本。...
印战机3.5分钟可达巴首都?印... 据参考消息援引巴基斯坦国家电台4月29日报道称,巴基斯坦军队在事实上的克什米尔边界附近击落了一架印度...
原创 日... 最近,我总是感到一种隐隐的忧虑,尤其是当我看到一些日本女孩的照片时,那种让人难以言表的“早熟”,让我...
上饶市总工会来广信区开展新就业... 4月29日上午,上饶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彦伟带队来广信区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建服务党建”专...
乌克兰和美国,终于签了 当地时间5月1日 乌克兰方面表示 和美国签署了矿产协议 美财政部:美乌签署协议 建立美乌重建投资基金...
有趣的灵魂,成就精彩人生!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发显得重要。而在这关系的背后,是否有趣的灵魂,正是我们所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