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第36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葡萄酒管理硕士班学员来到山东烟台。当学员们漫步在张裕酒文化博物馆的百年时光隧道中,沉浸式体验特色酒庄时,不由感叹:“这里是世界葡萄酒版图上不可替代的东方坐标。”
沿着烟台延绵千里的黄金海岸驱车前行,葡萄园和葡萄酒庄星罗棋布。这座位于北纬37度的海滨城市,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葡萄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芳香类物质的积累,酿出的葡萄酒馥郁悠长。1892年,爱国华侨张弼士在烟台创办了葡萄酒酿酒企业张裕公司,开启了中国葡萄酒酿造先河。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悠久的葡萄种植及酿酒历史,烟台已发展200多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和60多家知名酒庄,葡萄酒瓶、软木塞、螺旋盖、橡木桶制造、酿酒设备等产业链配套企业250多家。2024年,烟台葡萄酒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00亿元。
“葡萄酒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我们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说,烟台市将葡萄酒产业列为全市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通过统筹政策、资金、技术等,推动多产业融合、多业态叠加,让葡萄与葡萄酒产业“链”上成景。
烟台拥有酿酒葡萄种植基地28.5万亩,近年来持续推进高标准优质基地和示范园建设,酿酒葡萄规范化种植基地占比提升至98%,形成了蓬莱区“一带三谷”、黄渤海新区柳林河谷、莱山区瀑拉谷三大重点子产区。葡萄种植基地不仅为葡萄酒生产企业提供优质原料,也促进了乡村振兴。
处于蓬莱区丘山谷酒庄聚集区的大辛店镇木兰沟村,村子周边密集落地了法国拉菲瓏岱、香港逃牛岭等酒庄,多数村民在酒庄上班,村里也在酒庄带动下发展了民宿、采摘、垂钓等项目。“上班就在家门口,每月能挣4000元,还不耽误种植果树,生活越过越好。”村民黄东说。
面对近年来全球葡萄酒市场低迷的状况,烟台把科技创新作为产业突围的重要抓手,依托国家级葡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0余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葡萄栽培技术革新,优化酿造工艺,推广应用智能装备,进一步增强产业链韧性。
7月3日,2025葡萄酒旅游大会在烟台开幕。记者在企业产品展示区看到,一款气泡葡萄酒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烟台张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洪江说,这款“小萄”系列气泡葡萄酒,是公司专门针对年轻人市场研发的产品,具有酸甜花果味、爽口气泡感和低度淡酒精口味,受到市场欢迎。“市场机遇来自不断创新。”周洪江说。
烟台还深度挖掘葡萄酒历史文化,成立葡萄酒文旅产业发展联盟,加强酒庄、景区、旅行社、餐饮酒店等产业链企业紧密协作,推动葡萄酒产业加速与文化、旅游、农业、教育等多领域融合,激发产业新活力。
“酒庄即景区,生产即体验,产品即文化。我们引导酒庄酒企将自然风光、参观品鉴、运动休闲、文化普及、美酒美食等融入经营之中,创新推出四季主题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走进酒庄体验葡萄酒文化之旅。”烟台市商务局副局长秦立燕说,烟台葡萄酒文旅已从单一的酒庄参观,迭代升级为层次丰富、特色鲜明的文旅体验矩阵,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
(本报记者贾云鹏)
上一篇:美国股市7日收盘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