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与国庆的双节来临,月饼的香甜、丰盛的聚餐、旅途中的美食,构成了假期的美好记忆。然而,过量的高糖高油食物和不规律的饮食,往往会让我们的脾胃感到不适。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在享受节日欢愉的同时,守住健康底线呢?
在这个欢庆的季节,许多人在节日聚餐中常常放松了对饮食的控制,尤其是月饼的诱惑。传统月饼一般含有大量的猪油、黄油和高糖馅料,过量食用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出现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因此,中医康复科医生提出了月饼食用的“三个不贪”原则:不贪“多”、不贪“凉”、不贪“空”。每次食用控制在1小块,冷藏的月饼要先回温再吃,避免空腹或睡前食用,以保护脾胃的健康。
除了月饼,节日聚餐更是一个考验脾胃的“主战场”。医生建议,在选择菜肴时要控“重油重盐”,尽量选择清蒸、白灼的健康做法,减少油炸、爆炒的食物比例。同时,避免主食的“叠加暴击”,如已有月饼和糕点的情况下,米饭和面条的量应减半。此外,饮酒时要注意量,避免混饮,以保护脾胃阳气。最后,细嚼慢咽,给脾胃留足消化时间,能有效减少消化不良的发生。
对于计划出行的人来说,旅途饮食的规律性同样重要。医生建议随身携带健康小食,如蒸山药、煮莲子和原味坚果,替代高脂高盐的零食。同时,准备温热饮品,避免冰镇饮料对肠胃的刺激。提前规划就餐地点,选择提供易消化餐食的餐厅,能有效避免路途中的肠胃不适。
在日常饮食调整的同时,适当的中医养护方法也能帮助改善脾胃功能。餐后顺时针按摩腹部5分钟,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冲泡陈皮和山楂的茶饮,既能消食又能缓解腹胀;生姜红糖水则适合脾胃虚寒的人群。
在这个双节的喜庆氛围中,合理的饮食安排和科学的养护方法,将让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假期。记住,节日饮食不是放纵,而是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守护我们的健康。只需遵循“尝鲜不贪多、聚餐不撑胃、出行保温热”的原则,便能在节日的氛围中,轻松守护脾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