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兆寰 北京报道
网站和微博头像换新LOGO,7月的证监会开启了新面貌,年内屡创新高的A股也迎来监管的最新定调。
证监会日前对外表态称,要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深入推进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以改革优制度、增活力。同时,全力抓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地,以做强主场为方向,持续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竞争力。
看似低调的内容,却有着众多的新提法:优制度、增活力,做强主场,提升竞争力。
7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7月4日,沪指表现抢眼,午后在大金融板块的持续助力下,向3500点发起进攻,截至收盘,沪指收于3472.32点,上涨0.32%,盘中再创年内新高3497.22点。
5、6、7月的股市常有“五穷六绝七翻身”之说,而今年“五不穷”,“六未绝”,7月A股是否将迎来一次“七挺身”?
统筹内外市场
7月2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要统筹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深入推进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的新一轮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不断以改革优制度、增活力。同时,全力抓好资本市场自主开放重点举措落地,以做强主场为方向,持续提升A股市场吸引力、竞争力。
近日,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资本市场贯彻落实具体举措。会议指出,要持续优化股债融资、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机制安排,促进要素向最有潜力的领域高效集聚,更好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牢记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众多的最大市情,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体系,坚决维护市场“三公”。
此外,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始终把维护市场稳定作为监管工作首要任务,推动健全常态化稳市机制安排,平稳有序防控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领域风险,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多位市场专业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层的表态看似没有新的动作,但是有一些新提法和新认知。
“A股最大的增量资金来源还是散户,这才是最大的基本盘。而持续提升A股市场的吸引力、竞争力,可以吸引更多外资、机构资金、社保险资等入市。散户+机构资金两手抓两手都要硬,A股才能走出真正的牛市来。”一位私募人士向记者直言。
据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环比增长5.84%,同比增长53%。
7月3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涨0.18%,深成指涨1.17%,创业板指涨1.9%,北证50指数涨0.21%,全市场超3200只个股上涨。
7月4日,A股沪指表现抢眼,收于3472.32点,上涨0.32%,盘中再创年内新高3497.22点,距离3500点仅一步之遥。
排排网财富研究部副总监刘有华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近期对外表态对市场的积极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分析:首先,通过制度优化激发市场活力,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增强对新兴企业的吸引力,提升市场运行效率和包容性。
其次,以建设国际一流市场为目标,持续增强A股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促进境内外资金双向流动;再次,将市场稳定作为监管核心任务,有助于稳定投资者预期,降低市场异常波动,优化资本配置效率。
最后,刘有华指出,通过强化“三公”原则执行力度,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震荡慢牛来袭?
“沪指已经失真,看着在不断创新高,自己的个股真的没怎么涨?”有股民在微信群分享着些许无奈。
东兴证券最新报告指出,A股正站在新一轮结构性慢牛的起点,3400突破以后是新征程的起点,市场有望展开新一轮慢牛。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股市资产质量逐步优化,IPO发行从注重融资数量的增量思维向提高存量思维转变,2024年开始IPO融资规模大幅降低,同时,并购重组日益受到管理层重视,连续出台鼓励并购重组政策,加快退市常态化,提升优质资产证券化率,鼓励国企央企提升资产证券化率。
另外,制度建设日益完善,市场监管和稳定机制日益成熟。管理层对市场调控力度显著增强,以中央汇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不断增持稳定股市,对指数调控能力日益提升,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的稳定,尤其在中美关税激烈博弈期间,有效地稳定了市场指数,对国家的金融安全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此外,报告进一步指出,低利率时代股权配置需求增长。随着指数出现稳步上行的走势,股票市场的赚钱效应逐步显现,未来无论是直接购买股票,还是购买基金,居民储蓄向股票市场配置的意愿将会逐步增强。
报告认为,经济复苏的节奏将会温和且漫长。这一轮经济周期本质是新旧动能转换,地产基建等投资周期下行出清叠加新质生产力上行周期,经济呈现出此消彼长态势,由于基数原因,短期旧周期下行压力仍在,新周期虽然增速快但体量仍不足以带动经济全面且强劲复苏。
同时,出口受到中美关税战影响,经济复苏时间将会被拉长,复苏幅度也将会更加温和,对应股票市场映射基本面的走势也更容易以慢牛的形式展开。
下半年如何布局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难点,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等。
一时间,“反内卷”主线在市场持续发酵,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链个股盘中反复活跃。
中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指出,这正式标志对于部分落后产能的退出安排,由行业自律层面上调至最高层级。这种政策层面释放的信号值得高度关注,但从对相关行业的展望来看,本轮行业切换或更多呈现“行情脉冲性”以及细分行业或将“显著分化”两个特点。
王君认为,重要的是相关行业的企稳,不仅对宏观经济结构调整及价格因素的改善有显著助力,更有助于A股在行业层面实现“权重搭台,科技成长唱戏”的经典结构,从整体上有助于A股实现“中枢”抬升。
在投资机会层面,刘有华认为,当前市场呈现结构性机遇:一是科技成长板块,经过年初调整后,AI等优质标的估值已回归合理区间;二是创新药领域,受益于海外授权合作加速,行业景气度有望持续提升;三是新消费领域,伴随Z世代消费理念升级,相关细分市场迎来发展契机。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陈实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证监会近期提出一系列政策导向,是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系统性部署,这有利于激发市场内在活力、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进而提升市场稳定性,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展望下半年,陈实认为,在政策支持和资产质量改善背景下,叠加贴现率下行和风险溢价降低,市场整体估值中枢有望不断上行,A股有望继续震荡走强,呈现结构性向上行情。
“具体到投资策略方面,建议投资者关注回调充分的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板块核心资产,如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新一代通信技术、金融科技等。同时,低PB高股息资产提供了较好的安全边际和稳定的收益,是平衡投资组合风险的有效工具。”陈实如是说。
展望7月,东兴证券认为,随着半年报到来,市场回归产业逻辑的趋势会逐步强化,以业绩为导向的市场风格会得到一定程度强化。高股息蓝筹公司有望得到市场青睐,一方面是成长型热点,一方面是高分红个股,构成了市场两个稳定上行力量,7月市场有望延续上涨态势。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