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消费大变天
创始人
2025-08-21 12:26:2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巨潮WAVE (ID:WAVE-BIZ),编辑:杨旭然,作者:侯恬,原文标题:《手表消费大变天 | 巨潮》


“穷玩车,富玩表”的说法曾经在中国长期流传。并不夸张地说,自欧洲手表进入中国开始,它便成了财富和身份的代名词。


一块欧洲名表的价格,能抵得上普通人多年的薪水,它不只是体面的象征,更是被当成了实打实的“硬资产”。就像很多电影里演的,“大佬送礼”常选名表,遇上突发状况还可以把表拿去典当或转手,立刻就能换得一笔救急的现金。


但近两年情况开始剧烈变化。过去“一表难求”的劳力士,如今在二手市场上价格一跌再跌。如从2022年3月的高点到2025年3月,劳力士二手指数已下滑近三分之一,创下四年来新低。


此外,江诗丹顿、伯爵、百达翡丽等高端品牌的价格同样承压,名表等于“硬通货”的逻辑,正在被现实打破。


国产手表则开始获得更多关注。海鸥、飞亚达的部分系列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尤其是国家领导人佩戴的飞亚达表,一度引起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欧洲名表的另一竞争对手——智能手表也在加速崛起。华为、小米等品牌的产品不仅价格亲民,还附带健康监测、运动记录等功能,很快成为乐中产阶层的新宠。


可以看出,欧洲名表的“身份价值”不再具有绝对吸引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商业现象,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现象。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跌落神坛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涌现出大批新兴富裕阶层,国内的消费品却暂时无法跟上他们的消费能力。于是,以劳力士、百达翡丽等欧洲名表为代表的一系列欧洲奢侈品,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他们彰显自己身份的标签。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中产群体逐渐壮大,越来越多富裕起来的中产也跻身名表买家行列。中产群体加入后,名表在中国的销量一路走高,到2020年,单是劳力士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占到其全球销量的三四成。


对很多人而言,入手一块名表,不仅能撑起“体面”,甚至还能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


当然这少不了名表的“保值神话”作为支撑:2019年,中国专业腕表社区“腕表之家”援引日本排名称,劳力士保值率近90%,居各品牌之首;另有媒体报道称,2012至2022十年间,投资二手劳力士的回报率甚至跑赢了股市与黄金。


媒体报道劳力士的投资价值


但盛景难续。近两年,欧洲名表迅速从神坛跌落。曾被奉为“硬通货”的劳力士,二手价大幅跳水,比如热门款“绿金迪”巅峰时能卖120万元,如今只能卖40多万;“五珠链红蓝圈”的二手市场价更是从20多万跌至14万左右,跌幅甚至超过了同期部分城市的房价。


相关公司业绩也随之承压。拿坐拥欧米茄、浪琴知名手表品牌的斯沃琪来说,其2024年净销售额下滑了14.6%至67.4亿瑞士法郎,净利润更是暴跌超70%至2.2亿瑞士法郎。


斯沃琪手表去年利润暴跌70%


到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业绩下滑的势头仍在延续。


其背后的原因,首先是中国消费者对这些名表不再买账。瑞士钟表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去年瑞士手表面向中国大陆出口额骤降26%,面向中国香港的出口额也暴跌了19%。尽管欧美、日本市场仍在增长,却难补中国市场的“窟窿”。


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来近年经济环境和舆论环境的复杂,导致了中产财富焦虑加剧,曾经愿意为面子买单的群体,如今更看重投入产出比,名表从炫耀品变成了负担;


二来,欧洲品牌近些年频陷文化争议,如斯沃琪前不久就因模特图辱华引发了消费者的反感;


以及,近年国产手表(包括智能手表)在质量、设计上持续进步,分流了部分欧洲表的需求,各方因素影响下,欧洲名表的光环不可避免地渐渐褪色。


消费转向


在名表消费的版图中,高净值人群一直稳坐主力位置。但近十年来,真正为行业贡献增长的,其实是不断壮大的中产群体。


有调查显示,在奢侈品消费大军里,中产人群占比25%,却贡献了近4成销售额。虽然不及高净值人群55%的消费额占比,但却贡献了主要的增量。


摩根士丹利在研报中就明确指出,当下多数奢侈品品牌,依旧要靠中产阶级的消费来实现增长,仅靠高净值人群,根本无法支撑行业所期待的增长水平。


但现实是,中产阶级对奢侈品的消费热情已迅速降温。奢侈品研究中心调查显示,2023-2024年间,45%的中产阶级奢侈品消费出现下降,不仅是在高级腕表领域,包括奢侈品箱包、化妆品的消费同样出现下滑。2024年中国奢侈品的整体市场规模,已不及2022年的水平。



近年收入预期不佳的大背景下,曾经愿意一掷千金为面子买单的中产阶层,也开始仔细衡量消费的投入产出比。36氪的一项调查显示,80%慢慢“弃坑”的消费者认为,奢侈品性价比不高,不再有频繁购买的打算。


与此同时,奢侈品作为投资品,也没能展现出抵御风险的能力——近来二手劳力士价格的大幅下滑就是很好的佐证。《2024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黄金已成为高净值人群最青睐的投资选择,而奢侈品的投资优先级不断下滑。


除了消费观发生改变,手表消费人群的构成其实也在慢慢变化。过去,名表主力消费人群多是传统行业崛起的一代,像传统行业管理层中,不乏“煤老板”这类认知水平有限,但收入和消费能力很强的群体。


到近10年,以互联网、医药等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逐渐崛起,相应从业者的购买力也在增强。与传统行业人群不同,这群亲历中国科技高速发展的消费者,不再盲从欧洲腕表的品牌叙事与文化,转而追求更个性化的表达,对国产品牌也更加信任。


所以,我们能看到近两年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欧洲表失宠的同时,智能手表和部分国产品牌快速占领了其之前的位置。



去年华为智能手表以34%的同比增幅,登顶了中国腕表市场出货量及份额榜首。小米、步步高等品牌的智能腕表也保持高速增长,与奢侈品腕表的低迷行情形成鲜明反差。


曾经钟情瑞士品牌的中产阶层,如今一代新人换旧人。晒豪表的旧习,也被晒智能表运动记录的新风尚取代。与此同时,飞亚达、海鸥等国产表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与认可。


曾经欧洲表的风光,其实和中国国内生产不出能匹配高净值人群需求的高品质、高格调产品有很大的关系。


相较于欧洲钟表数百年的积淀,中国钟表制造业虽仅用了70多年就登顶全球产量第一,但国产手表无论在精密机械的制造水平上,还是在设计工艺上,都和欧洲先进水平有差距。


特别是在机械表核心的机芯领域,瑞士产品以其耐用、稳定特性,成为不少名表的核心动力源。但国产品牌却始终难以突破这一技术关卡。这直接导致国产表长期被困在中低端市场。提起国产表,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实用但不上档次”。



飞亚达股价表现(2020年1月至今)


近年来国产表自身的技术实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一些国内厂商开始加快研发,如海鸥2824、上海7750等国产机芯,已能实现与欧洲同级产品相近的走时精度,制表工艺也足以复刻欧洲水准。


飞亚达自主研发的“摘星”自动机械机芯,更是成为首个通过法国贝桑松天文台认证的航天表机芯,目前正推进规模化商用。


“瑞士工艺”本身实际上也并非全员高端。有数据表明,其实80%的欧洲手表均不具备自主研发机芯的能力,也是依靠外购,而且论生产工艺,伯爵、万国等名牌瑞士表大多数都是在我国珠三角地区代工生产。


这意味着,国产表所缺乏的已经不再是技术实力——能代工欧洲名表,本身就证明了产能与工艺水平。真正的短板,在于缺乏打动消费者的品牌叙事。


如今,消费者不再盲目为欧洲表的故事买单,国产品牌的高性价比恰好契合当下消费心态,如果能够讲好品牌故事,将是腕表行业完成国产替代的一个非常好的窗口期。


不少国产品牌已在这方面崭露头角。飞亚达于2023年和电影《长空之王》合作,推出“歼-20”联名款航空表,将其产品与中国军机深度绑定,当年该系列销售额同比激增63%。另外,飞亚达还在部分产品的设计中融入宋瓷、螺钿等非遗工艺,用国潮元素贴近年轻消费者。


飞亚达和电影《长空之王》合作


海鸥则在70周年厂庆时推出“三足金乌”三问报时金雕动偶腕表,既突破复杂工艺,又以《山海经》、《太阳神鸟》等东方美学元素为表款注入文化内涵,试图在增加美感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多收藏价值。


显然,如今的国产表已经在努力摆脱低端标签,在技术、工艺与品牌叙事上齐头并进。欧洲表的黄金时代已经渐行渐远,不断进步的国产表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选择。


美的|TCL华星|南孚|京东物流|小红书|饿了么|龙湖|泰康人寿|蓝月亮|快手|地平线|美团|用友


体育|文具|房地产|保险|养殖|光伏|留学|农业|黄金|酒店|外卖|台球|航空|榴莲|啤酒|00后|氟化工|音乐平台|厂二代|香港|蚊子|电力|旅拍|骑行|体检|摩托车


科大讯飞|宁德时代|杉杉|泡泡玛特|DeepSeek|敦煌网|六个核桃|苹果|厦门建发|爱奇艺|隆基|TCL|高瓴资本|农夫山泉|新奥|千里科技|郎酒


出海生命线|向北开放|汽车铁幕|墨西哥|全球电力大周期|海南|中国钢铁|义乌|制造业|大飞机|替代美国市场|粮食安全|国际军工|中欧合作|人民币国际化|全球渠道|矿业出海|香港大重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高盛: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 高盛最新研报指出,中国股市当前涨势主要由散户资金推动,但仍有大量"存量资金"尚未入市,为市场进一步上...
2025年新车配3年前电池?极... 作者 | 赵栀编辑 | 趣解商业资讯组近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ARCFOX极狐车主表示,7月底在河...
斑马智行拟被阿里分拆独立上市,... 红星资本局8月21日消息,今日,阿里巴巴(09988.HK)公告称,拟议分拆斑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股收评:沪指收涨0.13% ... A股三大指数21日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北...
量质齐升!今年前7月智能家居、... 红星资本局8月21日消息,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7万亿元,同比增长3....
广州农商行增资近30亿,近年利...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农商行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14.5亿元增至约144....
滴滴10亿预付款封杀美团?大厂... 大厂们的商战,这么搞笑的吗?你看下图,K eeta的英文字母“ee”,在汽车后视镜里,看起来像不像 ...
精彩抢先看 | 价值与投资——... 为更好服务于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强化“投融两端同频共振”,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第一财经发起《价值与投...
V观财报|富春环保:上半年净利... 【V观财报|富春环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近九成】富春环保21日盘后披露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
V观财报|骆驼股份:上半年净利... 【V观财报|骆驼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近70%】骆驼股份21日盘后披露的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
近十年第二次!两市成交连续7个...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21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13%,报3771...
四川百亿富豪掌舵,“川味火锅料... 微成都报道做火锅底料的天味食品宣布赴港IPO,冲刺A+H!8月20日晚,天味食品(603317.SH...
V观财报|万泰生物:全资子公司... 【V观财报|万泰生物:全资子公司九价HPV疫苗首次获得批签发证明】万泰生物21日盘后公告,近日,公司...
颓势未转,爱美客H1营收净利双... 曾凭借优异的业绩和二级市场表现,华熙生物(688363.SH)、爱美客(300896.SZ)、昊海生...
农行流通市值反超工行,反腐是市... 一家国有大行的市值更迭,往往藏着比K线图更复杂的潜流。8月20日盘中,农行(601288.SH)流通...
牛市还能走多远?机构预测“至少... “前段时间,雅江水电站概念股暴涨,在座各位赚到钱了吗?”在近日的一场投教活动上,主讲嘉宾向台下听众提...
7月财政收入增速创年内新高 专... 8月19日,财政部公布2025年1—7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
ETF今日收评 | 化工、农业... 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涨跌不一。从板块来看,数字货币概念股集体大涨,油气股表现活跃,银行股逆势走...
牛市还能走多远?机构预测“至少... “前段时间,雅江水电站概念股暴涨,在座各位赚到钱了吗?”在近日的一场投教活动上,主讲嘉宾向台下听众提...
23倍大牛股同洲电子上演造富神...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宋逸霆A股市场上永远不缺造富神话,同洲电子(002052.SZ)股价在一年...
沪指冲高回落涨0.13% 两市...   中新经纬8月21日电 周四,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13%,报3771.1...
收盘丨沪指涨0.13%,两市成... 8月21日,截至收盘,沪指涨0.13%,深成指跌0.06%,创业板指跌0.47%。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4000亿的泡泡玛特,为何主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 实习生董国琪 8月19日,泡泡玛特国际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财报显...
商品力×会员经济×生态融合:盒... 前言:零售江湖论剑,素来流传着“三十载一周期”的说法。沃尔玛,家乐福,华润万家,大润发,永辉等传统超...
吉视传媒尾盘上演“地天板” 吉... 【吉视传媒尾盘上演“地天板”】8月21日,影视股吉视传媒尾盘涨停上演“地天板”,股价报3.96元/股...
研发太烧钱,半年亏11亿!千亿... (图片系AI生成) 凭借1笔8亿美元BD交易首付款短暂扭亏并催化股价一飞冲天的百利天恒(688506...
上交所:上饶市国有资产发展集团... 8月21日,上交所发布关于上饶市国有资产发展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
沪指再创年内新高 数字货币概念... 今日A股早盘震荡分化,创业板指探底回升,沪指小幅上涨,再创年内新高。沪深两市半日成交额1.57万亿,...
新网银行半年报:净利润4.86... 日前,红旗连锁发布上半年财报,披露了联营企业四川新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网银行)最新业绩。 2...
阿里巴巴分拆智能汽车业务,斑马... 8月21日,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分拆旗下智能汽车业务板块斑马智行赴港上市。据披露,斑马智行已向香港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