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晚间,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009)正式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
财报显示,中国宝安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1%,营业收入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6%,核心业务板块增速尤为亮眼。截至8月28日收盘,中国宝安股价报9.45元/股,总市值244亿元。
业绩全线飘红,经营质量持续提升
据半年报披露,中国宝安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绩呈现全面向好态势:营业收入达108.39亿元,同比增长8.06%;净利润达2.44亿元,同比增长24.51%。
此外,在成本端,营业成本为78.31亿元,同比上涨6.80%,低于收入增速;销售费用则为5.38亿元,同比微降0.13%,费用管控成效显现。
这一成绩延续了今年一季度的增长势头。根据此前季报,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38.20%至1.69亿元。
财务稳健性方面,中国宝安高新技术行业毛利率为23.27%,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1.23个百分点;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为48.81%,较去年同期增长0.92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稳定在60.06%,处于可控区间。
核心业务优势巩固,高新技术产业贡献突出
中国宝安在财报中强调,上半年以 “巩固提升核心业务、清理整顿非核业务、谋划布局未来业务” 为总体战略导向,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与生物医药产业两大核心板块协同发展。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中国宝安抓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爆发机遇,实现销售收入86.23亿元,同比增长10.36%;利润总额7.24亿元,增长13.56%,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技术创新方面,子公司贝特瑞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其固态电解质产品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同时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实现量产,正极材料具备快速量产能力。在资源布局上,公司通过投资参股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供应商、布局锂电池回收拆解业务等方式强化镍钴等关键资源保障。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中国宝安生物医药板块实现销售收入19.91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总额4.14亿元,同比增长8.09%,在行业调整期展现出较强韧性。
战略转型成效显著,财务结构持续优化
透视财报背后,中国宝安的业绩增长不仅源于市场机遇,更来自前瞻性的战略调整。
在业务上,中国宝安进一步巩固高新技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业务优势,深化低效负效资产及不良项目的清理处置工作。
在技术投入,中国宝安子公司贝特瑞积极布局新市场,通过研发模式升级、技术路线重构以及全球化部署等策略,以固态电池核心材料为切入点,迎接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挑战。
在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贝特瑞开发了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在半固态电池材料领域,贝特瑞开发的氧化物电解质产品获得动力、3C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得百吨级订单。
截至8月28日收盘,中国宝安股价报9.45元/股,总市值244亿元。此外,公司当前滚动市盈率110.47倍,反映市场对其成长性抱有较高预期。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及储能市场需求爆发,中国宝安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技术积累与产业链布局,有望为其打开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邱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