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光要吃好,作者:帅气的Aca,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身边大部分人第一次去山东,去的都是青岛,包括我。早几年去青岛出差,按公司的规定,飞机去高铁回,路上耽搁了不少时间。青岛有一条温州路,我当时碰巧看到并合了影。
济南西站紧挨着烟台路,日照路,威海路,不远处还有青岛路。而我所处的上海,则包含了以上所有地名对应的路。
济南西站有一个奇观,在这里,你能看到几乎所有认识或者不认识的银行的VIP区,它们分布在候车席四周,差不多是把这里整个包围住了。由于常年混迹南方的高铁站,我着实被这么庞大的贵宾服务惊到了。回程那天,同事说自己的卡可以试试,带我们进去坐了下,没过多久还是被礼貌地请出来,工作人员说只招待山东省xx银行的VIP用户。
跟出租车司机聊,他说孩子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事,补课没必要都参加,因为经济条件紧张,后面又聊到,如果将来有机会让她进体制,他肯定要拼一把,尽管他并不认识多少人。在他的描述里,济南的体制内已经是省层面了,靠个人实力进去的简直是人中龙凤,资源分配永远都是优先给利益相关者。而体制里的人,还拥有择偶优先权。
司机给了我一个理解“官本位”的新角度,他说从经商层面看,南方人跟他们是不同的,南方人喜欢抱团,喜欢先富带后富,喜欢让亲戚朋友都富起来,从而树立威信。但在他们那里,先富的唯恐别人找上门,连帮亲都是少数派,他们更喜欢独来独往,所以有钱跟有权相比,有权一定更受欢迎。
但对我这个游客来说,济南如果只是刻板印象里的“体制济南”,那显然是无趣的。
又一辆出租车过来,司机看到我们站在路边,没到红绿灯就直接双黄线不打转向灯掉头,把在上海按规矩开车的我们吓了一跳。司机解释说,在济南除了“闯红灯、不礼让行人”会被抓拍之外,其他都不管,高架上开150也没问题。他甚至把理由归结为新书记上任,书记认为,要想经济发展好,条条框框就要少。这让我一度对上海的发展产生了思考。
济南司机开车生猛,虽然因为堵车,我没在高架看过开得飞快的,但在这个油车比电车多的地方(油价5块多),大部分人开车就像在自家后院般来去自如,而其他司机也似乎适应了这样的节奏。我不得不庆幸没把车开到济南,不然像我这样的“马路判官”,骂人都要骂到胸闷气短。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以后回到江浙开车,我应该会更加心平气和,毕竟他们跟济南司机比起来,还是too young, too simple。
作者供图
济南的电动三轮车也多得不像话。尽管这次来就是为了参加电动车三轮车展,但直到走的那天我才知道,济南市区才是最大的销售点,司机大哥告诉我,郊区以及其他城市都禁止电动三轮车上路,只有济南随便开。
它们小巧、轻便、有显示器、有车顶盖,跟电瓶车比能遮风挡雨,跟“剁椒鱼头”们比又便宜,我第一次看到有这么多电动三轮车上路,既有单轮在前的,还有单轮在后支撑的,甚至司机都以年轻人为主,不得不说,在经济大省的省会看到这一幕颇有些新奇。
而这个展会又是我见过最下沉、最接地气的。不断有人站在高处喊麦,有节奏、有押韵,还时不时呼应金主爸爸,对于第一次听喊麦的南方人来说,这相当上头。
到处都是排队抽奖的观众,他们东看看西逛逛,手上的扇子不停,脸上的笑容不断,展台前聚集着露齿笑的小姐姐、跳舞的小姐姐、七嘴八舌揽客的小姐姐。这更像是赶大集,和国家会展中心的各类展会都不太一样,这种奇妙的碰撞,一如济南给我的初印象。
作者供图
由于待的时间实在太短,关于济南的印象只能在刻板印象、道听途说以及初次观察中来回游走。鲁菜便宜又好吃,鲜酿相当不错,只说方言的服务员让人觉得莫名可爱,如果不是太热还能认真逛逛大明湖。
我大概还会再来济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天光要吃好,作者:帅气的A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