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覃汉研究笔记)
CORE IDEA
核心观点
10月债市增量利空因素边际或有缓解,但节后债市演绎仍有不确定性;目前资本利得策略的问题在于降息预期制约下做多赔率不够,持券过节建议以短端票息策略为主;持有2年以下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存单等品种过节的策略更加稳健。
1、日历效应:政策及宽财政扰动,国庆节后债市往往有逆风压力。除2022年基本面数据偏弱利率快速下行、2024年一揽子政策后权益利多出尽利率震荡外,2019年以来多数年份债市调整压力较大,通胀预期、供给加速预期、宽财政预期、双降落空等因素是主要的驱动项。
2.节后重点:四中全会、中美谈判、降息、赎回费及股市演绎。其一,节后,长端利率下行空间能否打开依赖于央行降息及买债节奏。根据Q3货政例会表述,“落实落细”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节后,对于央行降息预期不悲观,但也不宜盲目乐观。其二,在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下一轮中美谈判短期结果落地前后,资本市场博弈仍较为复杂。其三,节后基金费率新规将迎来更明朗预期,债市恐慌性调整行情次数或将减少。
3.技术分析:利率反弹力度渐弱,利率下行仍需更多驱动因素共振。7月以来,债市反弹力度减弱,10年国债活跃券反弹时间越来越短、反弹幅度越来越小;TL价格突破3月盘中低点,走出“M头”双顶形态。此外,二永债出现加速调整态势,长期限信用债压力逐渐凸显。从carry角度看,当前央行资金面配合程度较高,资金利率总体在低位区间温和运行,持有2年以下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存单等品种过节的策略更加稳健。
作者:覃汉/沈聂萍
全文:4549 字 | 20 分钟阅读
正文
1 周度债市观察
过去一周(2025年9月22日-2025年9月26日)10年国债利率先上后下。9月22日,央行大额投放3000亿14天逆回购呵护跨季,叠加市场对于14天逆回购利率降息预期升温,10年国债利率小幅下行;9月23日,股市下午走出深V大幅反弹行情,央行净回笼109亿,债市再度调整;9月24日,股市继续强劲,债基赎回压力较大;9月25日,下午大行买债预期升温,叠加触及市场关键心理点位1.83%附近,债市超跌反弹;9月26日,央行大额净投放4115亿元,股市硬件算力等前期强势板块调整,利率下行。
全周来看,本周利率关键定价因素为央行呵护程度、大行买债预期、债基赎回压力以及权益走势;10年国债活跃券日内最高点接近1.835%,日内最低点接近1.785%,上下波动区间约为5bp。
1.1 日历效应:政策及宽财政扰动,国庆节后债市往往有逆风压力
10月利率走势的日历效应偏弱。复盘过去六年国庆节前后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走势,多数年份节后利率走势上行,主要受到10月宽财政以及政策预期扰动。
2019年10月,在降准落地后,市场对于猪价和通胀的担忧升温,叠加对于地产政策的预期,利率出现明显上行;
2020年10月,假期消费走强叠加社融改善明显,利率上半旬出现上行,但是下旬受到降准预期以及三季度GDP表现不及预期驱动,利率重新回落;
2021年10月,市场对于专项债发行提速的供给担忧升温,并且环保政策驱动商品价格大涨,市场再度担忧通胀升温,下旬降准预期进一步落空,利率明显上行;
2022年10月,公共卫生事件反复扰动,叠加PMI、地产、消费等经济数据均持续疲弱,基本面缓慢修复的预期支撑下,利率走出了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下行行情;
2023年10月,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节奏快带动宽信用预期发酵,且资金面持续紧张,叠加三季度经济数据超预期,利率走出小幅上行行情;
2024年10月,稳增长政策落地后新增政策的超预期性下降,市场演绎利多出尽行情,但在宽财政的扰动下,利率总体以震荡为主。
总体来看,国庆节后债市往往有逆风压力。除2022年基本面数据偏弱利率快速下行、2024年一揽子政策后权益利多出尽利率震荡外,2019年以来多数年份利率上行压力较大,通胀预期、供给加速预期、宽财政预期、双降落空等因素是主要的驱动项。
对比今年与往年,多空主线交织更加复杂,利率震荡概率较大。(1)今年经济数据改善的压力较大,受到反内卷政策驱动,上游原材料带动的通胀压力在逐步印证;(2)今年四季度双降预期均较低,预期落空的风险较小;(3)今年权益已经开启慢牛过程,10月资本市场利空压力或有提前释放;(4)宽财政预期目前较多,供给压力或暂不构成核心扰动项;(5)央行短期呵护明显,削峰填谷,资金不具备收紧的基础。
1.2 节后重点:四中全会、中美谈判、降息、赎回费及股市演绎
展望国庆节后债市走势,债市关键定价因素具有较高不确定性,目前资本利得策略赔率不足,中短票息过节的胜率依然较高。
其一,节后长端利率下行空间能否打开依赖于央行降息及买债的节奏。虽然央行货币宽松通道未关闭,但何时重启买债、重启买债规模、央行节后是否降息等判断的市场分歧依然较大。前期两篇报告 中,我们提示了10月后央行重启买债和降息的预期均在逐渐升温,目前从债市投资者预期角度看,市场对于央行重启买债的预期铺垫已久,但对于降息的预期相对不足,四季度降息预期的演绎对于长利率赔率的影响较为关键。若节后债市降息预期发酵,则不排除利率出现较流畅下行;但若降息预期不足,则预计利率以震荡为主。
根据Q3货政例会表述,“落实落细”是当前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基调;节后,对于央行降息预期不悲观,但也不宜盲目乐观。9月26日,央行Q3货币政策例会体现的货币政策态度边际变化不大。相比于Q2货政例会,Q3例会维持了对于经济“国内需求不足、物价低位运行等困难和挑战”的判断,同时增加了“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等表述,对于经济判断的乐观程度有所提高;对于货币政策的基调是“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当下货币政策重点仍在于前期政策的落地与执行。
其二,在10月二十届四中全会以及下一轮中美谈判短期结果落地前后,资本市场博弈仍然较为复杂。首先,每届中央委员会一般召开七次全体会议,其中四中全会一般着眼中长期规划,具有承前启后的战略意义,本届四中全会将制定十五五规划,资本市场对四中全会关注度较高。当前四中全会具体时间未确定,类似于“九三阅兵行情”,权益市场可能会有所交易。其次,在10月底APEC峰会前后或有中美第五轮谈判,根据前四轮中美谈判结果来看,双方亦有分歧,对于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或有一定影响。
其三,节后,基金费率新规将迎来更明朗的预期,债市恐慌性调整行情次数或将减少。费率新规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10月5日,目前市场对于费率新规正式稿落地情形的分歧较大,因此利率或反复震荡。我们判断费率新规导向上对于个人客户的态度偏支持性,赎回费期限设置以及新老划断或者过渡期设置上仍有期待空间。征求意见稿反馈时间结束后,市场对于费率新规的预期或从分歧逐渐再走向一致,边际定价摩擦减少。
1.3 技术分析:利率反弹力度渐弱,利率下行仍需更多驱动因素共振
7月以来,利率反弹力度逐渐减弱,10年国债活跃券反弹时间越来越短、反弹幅度越来越小,这一边际变化值得投资者重视。7月以来,10年国债活跃券主要反弹浪有三轮:7月30日至8月7日,利率下行约6bp,持续时间约7个交易日;8月21日至9月4日,利率下行约6bp,持续时间约11个交易日;9月11日至9月17日,利率下行约5bp,持续时间5个交易日。
TL价格突破3月盘中低点,走出“M头”双顶形态。本轮调整中,TL合约明显弱于T合约,前期市场久期抱团的结构加速瓦解,债基久期中位数也在快速下降;9月25日,TL合约盘中最低价格下探至113.35元,而3月18日TL合约盘中最低价格113.49元,今年TL合约已走出更加明确的“M头”双顶形态,超长端情绪已经走到了今年以来最弱时刻。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10月债市增量利空因素边际或有缓解;但节后债市演绎仍有不确定性,目前资本利得策略的问题在于降息预期制约下做多赔率不够,持券过节建议以短端票息策略为主。上周四及周五(9月25日及26日)债市超跌后迎来新一轮反弹,但是反弹力度较弱,市场总体情绪仍然偏脆弱。此外,二永债出现加速调整态势,长期限信用债压力仍有待释放。从carry角度看,当前央行资金面配合程度较高,资金利率总体在低位区间温和运行,持有2年以下短期限中高等级信用债、存单等品种过节的策略更加稳健。
2 债市资产表现
3 风险提示
关税政策超预期变化,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
国际局势超预期变化,导致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行或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