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火锅食材店是伪需求?低频消费难敌巨头碾压,8000门店如何生存?
创始人
2025-09-28 08:57:20

火锅烧烤食材店从扎堆开到关店潮,加盟商亏光积蓄!垂直零售难敌生鲜电商、综合超市夹击,连钱大妈都栽了,普通人实体创业还能有活路吗?

就说前几年吧,火锅、烧烤食材还只在沃尔玛大润发这种大超市里设个临时促销区,可现在倒好,不少品牌把这玩意儿单独拎出来,开起了一家家独立门店。

但是就靠单一品类,能扛得住一家实体店的房租、人工这些运营成本吗?火锅、烧烤食材受季节影响多明显啊,大家一年能吃几回?

消费频次、复购率这些关键数据到底咋样?现在市面上虽说有8000家门店,可这里面有多少加盟店是真能不赔钱、能盈利的?

前几年创业圈里,“小而美”那可是个热门词,大家都觉得盯着一个细分领域做,能做出特色,还能躲开红海竞争。可这两年没人再轻易提了,不是这逻辑错了,是市场用真金白银给出了答案。

垂直聚焦听着美,可“小”往往会直接拉低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规模上不去,跟供应商砍价的底气就没了,能覆盖的用户也少,遇到风险也扛不住,那“美”不就成了空中楼阁?尤其在零售行业,这事儿体现得特别明显。

就拿生鲜电商里的叮咚每日优鲜来说,这俩近几年的竞争就很有代表性。叮咚早就开始做活鱼活虾的生意了,可每日优鲜一开始就盯着水果,迟迟不碰活鱼活虾。叮咚正好抓住这个缺口,使劲砸广告。

专门瞄准那些想买鲜活水产的家庭用户。像我家就是这样,每个月总得吃几次鱼虾,又懒得专门跑菜市场,时间长了,就被叮咚这一个品类“绑住”了——只有在叮咚买不到合心意的鱼虾时,才会想起去每日优鲜或者盒马看看。

对电商平台来说,品类全不全是核心竞争力,哪怕有些品类不好做,也得硬着头皮上。活鱼活虾这东西不是标准化的,供应链上得保证活着,配送的时候还得控制损耗,比打理那些标准化的水果麻烦多了。

可要是少了这个品类,就等于把一部分必须买这东西的用户拱手让给对手。所以后来每日优鲜还是乖乖上了活鱼活虾,可动作比市场预期慢了不少,这也暴露了垂直品类的毛病:一旦有缺口,对手很容易就冲进来了。

咱再回到火锅、烧烤食材独立店,它们面临的麻烦更大。就靠单一业务,就得直面更厉害的竞争对手——一边是永辉、盒马这种综合生鲜超市,不光有火锅烧烤食材,还有蔬菜、肉蛋、日用品这些全品类商品,大家能一站式买齐。

另一边是生鲜电商的冲击,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第二天就能送到,价格还低,叮咚、朴朴半小时就能送到家,多方便啊,想活下去,这些独立店好像就一条路:扩大品类,往综合生鲜超市方向靠。

可这条路哪儿好走啊?综合生鲜超市在供应链、价格体系、用户粘性上都做了好多年了,有现成的优势,一个靠单一品类起家的门店,想从它们手里抢市场份额,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可要是不扩品类,就靠火锅烧烤食材,中长期肯定不行——毕竟没人天天吃火锅、烧烤,大家去店里的次数少,复购率自然上不去,门店很难有稳定的客流,

更关键的是,火锅、烧烤食材本身就不是大家每天都得买的刚需、高频消费品。

平时做饭,大家买得更多的是新鲜蔬菜、猪肉、鸡蛋这些基础食材,火锅烧烤顶多是周末聚餐或者偶尔解馋才吃,而且这个细分领域里,也没有那种大家都知道、有强认知度的头部品牌。

要是哪个品牌能在菜品、口味上做出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有独家配方的火锅底料,或者只有它家能买到的特色烧烤腌肉,说不定还能拉来一批忠实用户;可一旦没这种差异化的优势,就没啥不可替代性了。

大家想在家吃火锅,去农贸市场能买到新鲜肉卷和蔬菜,去综合生鲜超市能一站式买齐底料、蘸料和食材,在电商平台下单还能送货上门,选择比独立门店多太多了,而且价格差不多的情况下,大家不会因为某个品牌门店多就优先选它。

毕竟买食材看的是新鲜不新鲜、划算不划算,跟门店规模没啥关系,这么看下来,火锅、烧烤食材连锁店这种垂直零售模式,面对综合生鲜超市、生鲜电商这些更强的对手,几乎没啥反抗能力。

它们没有全品类引流的优势,没有高频消费带来的用户粘性,更没有供应链上的成本优势,能占的市场空间本来就小,长期来看,甚至可能连生存都成问题,这种模式基本不适合独立开店。

最惨的其实是这几千个加盟商,他们投的可是真金白银,可因为商业模式本身有问题,只能靠运气扛风险。赶上消费旺季,或许能赚点;可一旦到了淡季,或者周边开了家综合生鲜超市,生意可能一下子就垮了,甚至得赔钱。

这些年,不少新品牌、新消费模式都喜欢往“新零售”“消费升级”上靠,可这里面有多少是真创新,又有多少只是换了个噱头?有些品牌看似打着“消费升级”“新零售”的旗号,实际上换汤不换药。

甚至连最基本的商业模式行不行都没经过市场检验,就急着找投资、招加盟商,把加盟当成圈钱的工具,加盟连锁本身是成熟的商业模式,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就靠这个模式做到了全球扩张。

既降低了品牌方的风险,也给创业者提供了成熟的运营体系,可现在有些连锁品牌,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做面向消费者的生意,而是把目标对准了风险投资和加盟商。

们的操作逻辑很清楚:先找几个投资人拿到钱,再把大部分钱投到招商宣传上,用“免费加盟”的口号吸引创业者,可这所谓的“免费加盟”里全是套路。

加盟商得按比市场价高的标准交装修费、买设备,前期进货也必须从品牌方那里买,价格往往比市场价高;再加上保证金、管理费,开一家店的预算随便就几十万。只要不断有加盟商进来,品牌方就能一直赚钱。

等门店数量到了一定规模,品牌方就会编各这种好看的数据,去争取下一轮融资。这本质上就是个“割韭菜”的循环:先赚加盟商的钱,再赚资本的钱,从头到尾都跟“服务消费者”的初心背道而驰。

面对这种套路,不是所有资本都看不明白,有些资本会直接拒绝,因为一眼就看穿了商业模式的漏洞;但也有部分资本,就算知道项目有问题,还是会小心地进来。不是它们看好项目本身,而是短期内找不到更靠谱的投资方向。

手里的钱需要一个“滚雪球”的载体。对这些资本来说,项目靠不靠谱不重要,重要的是还有多少人愿意信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还能讲多久——说白了,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大家都觉得自己能在风险爆发前抽身。

当很多人把加盟开店当成低风险创业机会时,背后却是资本和品牌方联手设的“局”。可对加盟商来说,他们投的是真金白银,最该关心的是:这生意到底能不能做?

而品牌方本质上就是个批发供应商,做的是面向加盟商的生意——只要还有加盟商开店,他们就能通过供应装修材料、设备、食材一直赚钱,至于那些生意差、快倒闭的加盟商,只能自己看着办。

前段时间央视报道的钱大妈就是典型例子:全国近4000家门店里,90%是加盟店,可很多加盟商一直在“赔本赚吆喝”。为了遵守“日清”原则,晚上必须打折促销,有时候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2023年1月,钱大妈官宣退出北京市场,这只是被曝光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没被报道的加盟商在赔钱。再看咱身边,小区楼下的水果生鲜便利店、社区超市,很多店主能做到“少亏一点”就不错了。

新店主满怀希望地进来,装修、进货、开业,可没几个月就因为客流量少、成本高愁眉苦脸,最后只能无奈地贴出转让信息;下一波人进来,重复同样的流程,最后还是赔钱走人。

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不同的人、不同的业态,却上演着同样的结局,就算是旁观者,也能感觉到其中的艰难,不得不承认,实体店的黄金时代早就过去了,“一铺养三代”的说法也成了历史。

现在的实体零售业,不仅普通年轻人没机会,就连以前靠开店发家的前辈们,生存空间也被挤得越来越小。

前几年讨论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冲击时,大家还觉得菜市场、社区便利店这种离生活近的业态相对安全——毕竟买新鲜蔬菜、应急用品,大家更习惯去楼下的店。

可实际情况是,短短两三年里,生鲜电商和社区团购的崛起,把这些“看似安全”的线下业态也逼到了绝路。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次日达”价格更低,叮咚买菜、朴朴超市的“30分钟送达”比去楼下店还方便。

线上渠道直接抢走了社区小店的客源,导致大量门店倒闭或勉强维持。线上线下没完没了的内卷和分化,让实体店的存活率和生存周期肉眼可见地下降,而且这种情况还会持续很久。

当然,我不是要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不是所有实体创业都不行。如果你在某个行业深耕了很多年,比如做餐饮十年,对供应链、选址、运营摸得门儿清,有成熟的经验和能力;或者身边有在这个行业成功的亲戚朋友,能给你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那或许可以谨慎试试。

但如果是没做过任何生意、没经验、没人带,手里本钱不多甚至要借钱开店,或者单纯不想上班、为了“创业”而创业,还有那些满脑子理想主义、觉得“开个店就能赚钱”的年轻人,最好还是打消这个念头。

当年“大众创业”的口号很鼓舞人心,可很多年轻人把辛苦几年、十几年攒下的钱全投进店里,折腾几年后,到了30岁、40岁,不仅没赚到钱,还亏光了积蓄,最后不得不重新找工作、从头开始,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其实大家都清楚,创业终究是少数人的事,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成功的概率有多低,不用多说。要是鼓励所有人都去创业,不仅不会有更多成功,反而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

大量铺面闲置、设备废弃,还有创业者的时间和精力被白白浪费。创新和创作值得鼓励,但创业这事儿,真的需要三思而后行。创业不是赌局,不能靠运气,更不能被品牌方的宣传和“成功案例”忽悠。

在遇到更稳妥、更有把握的机会前,不如先好好保住心中的梦想,还有那来之不易的本钱——毕竟,保住本金,才有未来更多的可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始祖鸟烟花秀后,安踏能否走出E... 文|恒心来源|博望财经高原烟花秀引爆了一场全面的品牌信任危机。2025年9月19日,西藏日喀则江孜县...
理赔提速46.37%,“四抓落... 一场深刻的“理赔变革”,正在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股票代码:601628....
大连万达集团及王健林被限制高消... 9月28日,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
50岁浙大教授被湖北监委留置,... 9月21日晚间,内地特种行业芯片股臻镭科技(688270.SH)发布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郁发...
王健林被“限高”冲上热搜,万达... 资料图。本文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孙梦凡王健林被“限高”冲上热搜,万达系被执行总金额超70亿9月28...
年轻人的养生革命:从“贴秋膘”... 作者|娅沁声明|题图来源于网络。惊蛰研究所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留言申请开白。*本文为惊蛰研究所X澎湃...
宫永媛任建信消金总裁,深耕个人... 9月26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网站发布的批复显示,该局核准宫永媛建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
奇瑞汽车港股IPO:全球化壁垒... 9月25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汽车”,9973.HK)在港交所正式挂牌上市。上市首...
王健林及大连万达集团被限制高消... 本文来自:界面新闻,作者:侯瑞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9月28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大连万达...
万达知情人士回应王健林被限高:... 财联社9月28日电,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近日被限制高消费。对此,万达知情...
存储市场缺货潮再升级:DRAM... 《科创板日报》9月28日讯 AI热潮带来的存力需求,撕开了全球存储市场的供需缺口。据台湾工商时报消息...
原创 银... 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呈现出基础资源跃迁、模型演进主线、应用场景深化、生态格局重构的四大趋势。银行业正...
知名投资机构加持,宁波水产项目... 精选本周内平台、行业、品牌动态与热点趋势,让您十分钟读懂餐饮供应链领域的最新动向。 \ 企业动向\...
牛市真来了?洪灏:真正的牛市“... 凤凰网财经讯 9月23-24日,由凤凰卫视、凤凰网主办的“凤凰湾区财经论坛2025”在广州举行。本届...
月赚40亿,紫金矿业,杀入全球... 黄金,又涨价了!2024年初,伦敦金现货价格还徘徊在每盎司2370美元,到年底就已飙升至3000美元...
消费健康行业格局迭代,解码华润... 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与消费市场整体疲软的影响下,叠加带量采购、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
医药健康新十年,为什么以美团为... 2022年年末,美团买药保供小组开了一场紧急会议。会议事关“P药”,即辉瑞生产的Paxlovid(奈...
估值担忧持续搅动市场,美股9月... 上周美股结束此前周线连续上涨行情。虽然人工智能行业前景持续给科技权重股带来提振,但市场仍重点关注美联...
谁敢想?中国工程机械“老大哥”... 谁都知道现在是所谓“小登股”科技赛道大牛市,谁曾想,传统工程机械龙头,(000425.SZ),股价悄...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此前万达集... 红星资本局9月28日消息,据天眼查,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
王健林被限制高消费,此前万达集... 据封面新闻报道,企查查显示,近日,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王健林等被限制高消费。 此...
深度|“债市投资难度加大”!多... 季末,又见债市多空博弈激烈。与2024年债市单边牛市不同,今年以来的债市处于宽幅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
实测网约车平台降佣现状:整体抽...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武凯“你会查看自己的订单抽成比例吗?”近年来,网约车司机收入情况备受社会关...
携手胡歌,沃尔沃全新XC70全... 【2025年9月26日,上海】“豪华超混第一车”震撼来袭!今日,豪华长续航混动SUV——沃尔沃全新X...
雅创电子再度出手 拟3.17亿... 雅创电子(301099)在半导体领域又要出手了,拟以3.17亿元交易总价,收购深圳欧创芯半导体有限公...
日历效应看持券过节操作思路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覃汉研究笔记) CORE IDEA 核心观点 10月债市增量利空因素边...
增速环比转正!8月规上工业企业... 9月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 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
1688选品中心成大学生创业货... 9月27日,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源头厂货拿货平台1688举办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南站总决赛在郑州市航空港区...
V观财报丨新宙邦:年底技改完成... 【V观财报丨新宙邦:年底技改完成后六氟磷酸锂规划产能可达3.6万吨/年】新宙邦9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
2100亿中车股份换届,董事长... 【高管动态】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本周完成董事会换届以及管理层聘任工作,总裁依旧空缺。根据中国中车(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