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贺阳 文/图)斑驳的红砖墙、亮眼的霓虹招牌,烧烤架上的油脂滴落炭火的噼啪声,凌晨两点仍在排队等位的热闹景象——这片名为“新梁仓”的文创园,正用沸腾的烟火气“改写”着长沙的夜晚。很难想象,这里曾是顶棚漏雨、管网老化的废弃厂房。如今,这座由国网电力老厂房改造的商业新地标正成为长沙夜经济的“流量担当”。
新梁仓建筑主体还原了历史工业建筑的拱形结构与柱廊立面。
9月2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新梁仓建筑主体还原了历史工业建筑的拱形结构与柱廊立面,既保留了浓郁的“工业风”基调,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集装箱体块的交叠,不仅节省了空间,还为新梁仓带来了别样的时尚气息。现场设置的网红打卡装置更是为这里注入了新潮活力,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热门地点。
据介绍,这座老厂房焕新的背后,是“针灸式激活”的改造智慧。2023年,《关于推进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的通知》为这片沉睡的土地注入生机,新梁仓项目团队邀请打造“文和友”的设计团队操刀,将这座原本废旧的厂房改造为现代化商业体。
“不搞大拆大建,要留住工业记忆的根。”新梁仓项目负责人张苗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在改造的过程中,红砖墙、锈蚀钢架等工业风格被完整保留,怀旧复古的建筑里藏着老长沙的工业密码,这种新旧碰撞的风格,吸引了茶颜悦色、双爷烤肉、易裕和米粉等20多个品牌入驻,目前入驻率已达85%。未来,清吧、KTV等业态也在加紧布局。
新梁仓文创园吸引了双爷烤肉、茶颜悦色等20多个品牌入驻。
试营业半年来,新梁仓文创园夜间客流占比高达75%,凌晨两点仍灯火通明:茶颜悦色店员在调饮台前忙碌,易裕和的米粉锅从清晨沸腾至深夜,角落里的小酒馆要等到天边泛白才收摊。
“以前深夜跑车只能去解放西抢单,现在来新梁仓,半小时就能接一单。”出租车司机王师傅对记者表示。
消费热潮更催生了就业红利。数据显示,新梁仓已为周边创造500多个岗位,其中六成是夜间工作岗位。“以前在家待业,现在在烧烤店当服务员,每月能挣4000多元。”附近居民华姐边收拾餐桌边说,同小区还有8个邻居也在这里找到了工作。
退休电工李师傅则时常来这里坐坐,看着年轻人在自己曾工作过的厂房里喝奶茶、拍照,他感慨道:“没想到这些老厂房还能这样‘活’过来,就像看到了自己的老朋友有了新归宿。”
商业活力与民生温度在此共生。改造过程中,新梁仓运营方发现原厂房周边社区长期受内涝困扰,立即自掏腰包20多万元疏通下水道、安装防汛挡板,解决了困扰居民十多年的难题。“他们不仅是在做网红打卡地,更为这里的住户办了实事!”居民王大爷的话道出了周边群众的心声。
如今的新梁仓仍在生长,据张苗介绍:“新梁仓二期正在规划更多文创业态与游乐设施,三期将打造综合商业体,包括电竞酒店、特色民宿等业态,预计明年启动建设。我们要让这里既有老工业的复古风,也能更有烟火气,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打卡。未来,更希望能将新梁仓文创园打造成长沙夜经济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