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陶魏斌
“Television”(电视),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英国人康斯坦丁·帕斯基为国际电联会议起草的报告中,时间是1900年。
历史早就忘了报告的具体内容——事实上也没有人关心,但自那时起,“电视”这一神奇的发明,便开始了其近百年的视觉演变之旅。
4月26日,我专门去了趟青岛,参加了海信举办的激光显示旗舰新品前测会。
前测会,是新品在正式上市前,和一些专业用户的产品体验交流活动。这次和我一起到现场的,基本都是一些科技评测达人,他们对最新的电视技术趋势都非常熟悉,市面上各个品牌的特色也都如数家珍。
看来,海信把这些人邀请过来,对自己的产品还是很有信心的,提供的产品都是旗舰级的,现场体验的激光电视新品探索X1 Ultra。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在这次前测会上,我也和海信激光显示的朋友做了交流,特别是听海信激光显示公司首席科学家刘显荣博士讲了很多行业信息,感触颇深。作为国内激光显示领域的权威专家,刘显荣博士北大博士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激光电视的研发,承担多项国家科研项目,是行业领军人物。
图中右一为刘显荣博士
最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市场的增长让人兴奋——据国际调研机构Omdia数据显示,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出货量以年均两位数增长。而自2019年以来,海信激光电视的出货量份额,已连续6年全球第一,行业里有一句话叫做“全球每卖出三台激光电视,就有两台是来自海信”。
结合这次海信激光电视年度旗舰新品探索X1的体验,本文重点分析三个问题:
1、激光电视是靠什么赢得用户?
2、激光电视的先进性到底是什么?
3、未来激光电视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电视机近些年受到不少“屏”设备的竞争。
原因很简单,原来以客厅电视为中心的家庭活动场景发生了改变——这意味着,大家已经不再通过那台放在客厅的电视机来实现“看”电视的需求。
手机、Pad等产品早已经成为了电视的竞争者。
但有一点,却是手机和Pad无法替代电视的——那就是影院级的视听享受。
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国内大屏电视持续增长的原因。与此同步的是,中国的银幕数也在呈现爆发式增长,《“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中预计,到2025年我国银幕总数将冲刺10万块大关。
大屏激光电视无疑处在这个“风口”上,虽然消费者越来越精打细算了,但为兴趣和爱好买单,同样是这一代年轻人最突出的特点。
数据显示,沉浸式家庭观影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消费者对品质生活、精神世界的追求更强烈,也对观影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氛围感、沉浸式和实际效果。
这次海信推出的激光电视探索X1 Ultra,看中的正是这个市场。某种程度上来说,激光电视不只是电视,更是“客厅里的IMAX影院”。
探索X1 Ultra使用了海信一直以来的“电影院同源技术”,其行业最高的110%BT.2020的色域能力,本身就能精准还原电影原色。不仅如此,海信还将电影工业级放映的能力加持到了探索X1系列上,搭载了全球首发影院同源激光器、影院同源DMD芯片,亮度较上代产品得到大幅提升。同时,全球首发“纳米光谱选择技术”让这台激光电视亮度达到了1000尼特,即使在强光环境下,画面也清晰可见。
要知道激光电视标注的1000尼特是全屏亮度,跟液晶电视惯用的“峰值亮度”不同,如果将同级别液晶电视的亮度进行换算,探索X1 Ultra的亮度远超液晶旗舰产品2倍以上,画面更加通透细腻。技术创新不止于RGB-Mini LED,海信这次在激光显示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是革命性的,为激光电视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探索X1 Ultra这台激光电视上还搭载了全球首发哈曼卡顿9.1.4声道,屏幕也可发声,带来的观影体验非常好,我在现场的感受特别深刻,无论是《阿凡达》还是《沙丘2》,四面八方包裹你的音效,就像坐到了电影院里,我愿称之为“大宅观影天花板”。
也就是说你无需独立影音室、无需万元音响外挂、无需担心孩子看电视伤眼,海信探索 X1 系列直接升级为 “家庭娱乐生态中心”,成为大屏观影天花板,精准解决了 “家庭观影痛点”。
海信的激光电视在家居美学上也做足了功课,屏幕超薄0贴墙,符合大家对客厅美学的要求。100吋屏幕的包装体积,仅相当于1.6m的成年人所占的空间,占地面积仅ipad大,所有电梯都轻松入户,净重仅17KG,是相同尺寸液晶电视的1/5,还不挑墙,气泡砖、岩板、大理石墙面都可以安装。
你说这样的激光电视,年轻人会不爱吗?去年发布的《激光电视消费趋势报告》就显示,90后已成为激光产品的消费主力军,买更大的、更好的激光显示产品成为主流消费趋势。
自从英国人贝尔德在1925年发明电视机之后,电视这种“显示技术”,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多次的重要迭代。
而我们回溯激光显示技术的十年发展,不难发现,它在性能、效率和形态上的创新速度,超越了其他任何一项显示技术。“激光是物理原理层面最先进的光源方案。”刘显荣博士也正在现场向大家做了科普。
激光显示成像原理来看,本质上是通过将光线投射到抗光屏形成画面,这种反射成像方式类似自然光反射,更接近人类的视觉习惯,能减少光线对眼细胞的直接刺激。
海信激光电视三色纯净激光光源,可以做到0有害蓝光认证,从光源源头避免有害蓝光对视力的危害。
“海信激光电视是真正能做到健康护眼的电视。”刘显荣博士自豪地说。
对于有孩子的家庭而言,激光电视这种无有害蓝光的设计尤为重要,家长无需担心孩子因过长时间观影而影响视力健康,真正实现“好画质,更护眼”的双重效果。
实际上,这一次海信在激光显示技术集群上的突破,不仅解决了激光显示亮度瓶颈和环境干扰争议,更通过影院工业标准的下沉、光学底层逻辑的重构,以及人因工程的全链渗透,开启 “定义下一代显示规则”的领跑者角色。
如果说“护眼”这个特性,针对的是“人”这个个体,那么激光电视的技术原理,还包含着人类“可持续”的先进性。
同为大屏电视,液晶电视的发展,靠的是面板技术的迭代。
在产业界,显示面板是一项“重投入,重生产”的产业,兴建面板产线动辄要有过百亿的投入,并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水电煤等社会资源。
激光电视不一样——它的发展,取决于实验室研究的进步和芯片的发展。它带来的成果和进步,往往通过芯片的迭代和突破来实现。
刘显荣博士表示,目前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液晶电视主要成本在于液晶屏幕,而激光电视使用的抗光屏幕却是一种PET特种材料。这使得激光电视具备了传统电视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未来激光电视产业只需远小于液晶电视产业的投入就能达到同等产业规模。
从这个角度来说,激光显示是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下一代”显示技术。从长远来看,激光电视也更先进,更符合人类的发展要求。
2023年12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 :“加快激光显示从小型激光投影机向大型超高清、高画质、超大尺寸激光显示系统方向发展,推动激光电视、投影等产品普及。”
可见,激光显示已经成为国家大力扶持的新质生产力,也将作为新一代显示技术,与日韩主推的OLED展开竞争。
所以,这一票我们更应该投给激光电视。
在这个问题上,海信是最有话语权的。
自2007年布局激光显示以来,海信逐步建立起宽阔的技术护城河,先后两次获得中国质量技术一等奖。截至2024年12月,海信激光显示技术申请专利达到2806件,全行业领先。
2024年,海信激光电视在海外市场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等市场,海信激光电视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而在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市场,其增长幅度也超过了70%。
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展示了海信激光电视在全球市场的广泛认可度,也体现了中国制造以高端技术和高质量产品出海的新形象。
刘显荣博士也和我介绍,激光显示技术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方向,正在逐步走向成熟。
而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与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激光电视有望在未来,成为家庭影音娱乐的主流选择。
同时,伴随着激光显示的场景适应性,也将渗透进更多细分领域,满足专业人群的需求。例如,更专业的游戏显示、全新的光影艺术创作方式,甚至进入专业电影制作领域。
从产品的角度来说,未来激光电视将继续发挥超大画面的优势,打破空间、色彩,以及成本的限制。
可以说,激光电视正赶上“年轻时尚、氛围营造、大屏体验、场景适配”这些消费新潮流,越来越受追捧。
现在年轻人买激光电视可不光是为了看电视,更想的是入手一套能提升家居格调、增添生活情调的全屋影音方案。
刘显荣博士介绍,海信激光电视目前已经实现了卷曲屏、升降屏等多种创新设计,给年轻消费者的家居环境带来科技感和新鲜感,这将极大的满足消费者多元差异化的需求。
在结束这次体验活动后,我不仅被海信即将在5月发布的新品所折服,也相信海信作为行业的引领者,未来也将继续推动激光显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多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