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电三巨头进入“分野”时刻 白电三巨头 白电三巨头未来
创始人
2025-05-08 19:57:49



白电行业正经历着“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变革”的双重冲击,而美的、海尔、格力三巨头的竞争变量,正从内部业务结构延伸至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能力。

原创ⓒ新熵 新消费组

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中国 家电业长达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中,美的、海尔、格力始终是引领市场的三大核心力量。它们不仅是“中国制造”的代表,在全球家电产业格局中 也 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智能家居渗透率的提升、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 , 以及技术革命的推进,这三家长期并肩前行的白电巨头,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分野”。

这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中, 哪一家 在营收结构上更具健康性? 哪一家 在利润增长上更有潜力? 哪一家 在新兴业务布局中抢占先机?更重要的是,在未来的竞争中,各家企业 又 会有何变数?哪 一 家企业真正具备穿越周期、持续领跑的潜力?

「 新熵 」 将从财务数据、业务结构、战略布局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美的、海尔、格力的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找到白电巨头之间在新阶段较量的核心逻辑。

数据透视下的分化



如果单看营收,过去几年 里 ,中国白电行业呈现出的是“一超多强”的格局。

去年 , 美的集团营收 最高 ,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同比增长9.47%;海尔智家 次之 ,营收2859.81亿元,同比增长4.29%;格力电器 稍显 落后,营收1900.38亿元,同比下滑7.31%,是 三 家中唯一营收下滑的企业。

而从业务来看,美的集团的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多元业务的协同发展。尤其是在To B领域,库卡机器人、楼宇科技、机电产品等业务板块贡献显著,成为美的营收韧性的关键支撑。

海尔智家则凭借高端品牌卡萨帝和海外市场扩张,实现营收稳步增长 。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 的 海外收入占比已超过40%,尤其在欧美市场建立了成熟的本土化运营体系,为其全球化战略提供了坚实基础。



而格力电器营收出现明显下滑的主要原因 , 在于其核心业务——空调内销市场份额持续流失,叠加多元化转型缓慢,导致整体营收承压。虽然格力也在积极拓展小家电、光伏、新能源等领域,但目前尚未形成稳定的新增长点。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则多次表示,格力将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深耕空调主业,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寻求突破。然而,从年报数据来看,格力深耕的空调反而下降,在多元化布局和新兴业务拓展方面似乎并未取得预期成效。

再看 三家 巨头的盈利能力层面,美的集团去年的净利润为385.37亿元,同比增长14.29%,增速最快,但净利率仅为9.47%;格力虽然营收略低,但其净利润达到321.85亿元,比海尔智家更高,同比增长也有10.91%,并且其净利率达17.11%,远超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海尔智家去年净利润187.4亿元,同比增长12.92%,增速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其净利率仅为6.85%,为三家最低。



▲ 图/格力电器2024年财报

值得一提的是,在人员效率方面,格力拥有7.2万名员工,人均营收达到263.94万元,显著高于美的的205.57万元和海尔的232.50万元。

这一差距背后是业务结构的深刻分化:美的相对来说较为稳健,其65.9%的智能家居业务占比,以及新能源及工业技术等新兴业务的高增速,带动整体营收和利润双升,完成了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科技+制造”综合型企业的转型。

海尔传统白电占比超70%,不过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强劲表现,尤其是北美、欧洲等成熟市场的销售增长远超预期,推动整体业绩上行 ,正在 从单一硬件厂商向“场景生态服务商”演进。

格力在成本控制、产品附加值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盈利能力依然强劲。不过其78%的收入仍依赖空调,非家电业务占比仅9.3% 。 新业务尚处于培育期,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仍处于由“空调单一龙头”向多元化企业过渡的关键阶段。

以上 种种结构性差异 , 不仅 决定 了当前的财务表现,更 影响着 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和抗风险能力。

从价格博弈到综合较量



过去十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层面的价格博弈。但在消费升级、技术进步和全球化趋势的共同推动下,白电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如今,巨头之间的较量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性价比比拼”,而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规模韧性+技术壁垒+全球化深度的综合实力竞争阶段。

美的集团采取To C 和 To B双线发力的战略 。 一方面,凭借高性价比产品深耕大众市场,持续巩固用户基础;另一方面,布局高端产品线,满足品质消费需求。简单来讲,美的不断加大在新兴领域的投入和布局,通过并购、合作等方式快速进入新能源、工业技术等领域,这也是 其 未来业务布局 的 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的三大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规模,但具体业务表现却并不一致。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分别实现了同比20.58%和9.86%的增长(运营成本也以近乎相同的比例增长),但机器人与自动化则同比下降 了 7.58%。



总体来看,美的坚定多元化发展战略。从产品角度来分析,美的家电同时拥有品牌和性价比优势,并且产品线极为丰富,用户群体覆盖广泛。2025年,借助国补稳定优势的同时,需要继续发力高端市场,提高OBM产品的知名度。To B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则为集团带来更加多元化的收入,挑战在于控制运营成本及坚持长期主义。

相 比较 而言,海尔的高端化战略成效显著,正在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通过构建“智慧家庭”生态系统,打造从家电到家居、从硬件到软件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其推出的“三翼鸟”场景品牌,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体现。用户不再只是购买一台冰箱或洗衣机,而是获得一套完整的智慧生活解决方案。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粘性,也为海尔打开了更高的价值天花板。



▲ 图/三翼鸟智慧厨房·智界系列

数据显示,卡萨帝品牌收入增长20%,三翼鸟场景化销售覆盖54万个家庭。但非家电业务占比仅11%,增长仍依赖传统品类,需突破多元化瓶颈。

除了高端化,海外市场也为海尔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推动营收持续上扬。不过海尔海外营收占比较高, 因此 人民币汇率的频繁波动便成了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人民币升值,以外币计价的海外收入兑换回人民币时,利润就会被压缩。

此外,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的持续深入,在拓展国际市场过程中,不同国家和地区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增加,潜藏着贸易摩擦风险,可能对公司的海外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造成冲击 。

从家电产线的营收规模来说,海尔与美的旗鼓相当,前者在高端市场和海外更有优势,后者在To B业务上更胜一筹。与 二者 相比,格力的问题似乎更为严重。

格力这几年来,仍旧高度依赖空调业务、营销深度绑定董明珠 个人 IP,导致收入构成、潜在用户群体的单一化。去年其消费电器收入下滑4.29%,绿色能源业务增长乏力。其海外收入仅282亿元,占比14.91%,且76%依赖空调代工,自主品牌占比不足30%。尽管董明珠提出 过 “技术出海”战略,但2024年新能源业务收入仅172亿元,增长0.8%,未能形成规模效应。

不过格力在押注钛新能源业务失败之后,董明珠将格力电器的第二增长曲线寄希望于冰洗及其他类目上。去年格力电器冰洗业务销售渠道独立,不再依托于空调渠道 。到 了今年初,格力电器专卖店品牌 又 升级为“董明珠健康家”,进行全品类售卖 。 反复 横跳 之后未来的具体效果如何 , 还是未知。



另外 ,一个不容忽视的 事实 是,格力已经走过渠道改革阵痛期,网签模式使其渠道进一步扁平化, 同时 叠加 上 “董明珠健康之家”模式替代传统的专卖店模式 。因此 ,随着2025-2026年渠道彻底扁平化,渠道利润部分回流上市公司,即便高度依赖空调业务,但其盈利水平仍然会领先美的和海尔。

站在2025年的节点 上 ,白电三巨头的竞争已从单一的产品与价格博弈,升级为综合实力较量。美的以多元化与全球化的双轮驱动,构建起最稳固的增长底盘;海尔凭借高端化场景创新与海外本土化运营,在存量市场中开辟差异化路径;格力则亟需打破“空调依赖症”,在渠道改革与技术出海中寻找第二曲线。

大变局中的危与机



今年一季度,白电行业延续了向好的行情。数据显示,除个别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外, 大部分 上市公司业绩均呈现业绩双增态势。

不过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表示,从长期看,国内白电市场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在传统主业稳中求进的同时寻求业务布局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大多数家电企业的共识。但要进入其他行业并实现较好发展却并非易事。这意味着,在转型综合性科技集团的路上,白电龙头企业还有不少硬仗要打。

目前 , 国内白电 市场 渗透率超90%,2024年白电价格战从低端市场蔓延至高端领域(卡萨帝、COLMO、格力高端系列均出现促销让利)。新兴家电品牌如小米、石头科技 , 则通过场景化单品(扫地机器人、洗地机) 不断 分流年轻用户,垂类企业(如莱克电气、苏泊尔)在细分市场建立技术壁垒 后 ,倒逼三巨头加速场景生态整合,避免陷入 “高端失守、低端内卷” 的双重困境。



▲ 图/石头科技官网

放眼 2025年,白电行业正经历着“周期性调整”与“结构性变革”的双重冲击。政策东风、技术革命与全球化重构带来新机遇,而存量博弈、成本压力与战略转型风险 , 也形成多重挑战。三巨头的竞争变量,正从内部业务结构延伸至整个产业生态的重构能力。

当规模竞争见顶,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将取决于“技术-场景-全球化“的协同效率。美的的“科技制造”、海尔的“场景生态”、格力的“专业聚焦”,本质上 都 是对“规模、利润、增长”三维目标的不同取舍——美的选择用规模换空间,海尔用生态换溢价,格力用专业换利润。

行业变革的终极命题,是如何在存量中挖掘增量:智能家居不 能 是硬件堆砌,而是数据驱动的服务生态;全球化不 能 是产能转移,而是品牌、技术、标准的输出;多元化不 能 是业务拼盘,而是核心能力的跨界迁移。

2025年的白电战场,已从“分野期”进入“决胜期”,谁能在战略定力与柔性调整间找到平衡,谁就能在“制造红利”向“科技红利”切换的周期中,继续领跑。

参考资料:

家电人,《2024年报格力美的海尔迎来历史性分野》

华尔街科技眼,《白电赛道竞争白热化,美的、海尔、格力发展 “分道扬镳”》

美的集团2024年财报海尔智家2024年财报格力电器2024年财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AI应用第三波浪潮已启动,这次... 今年以来,我们知道 DeepSeek爆火之后,第一波启动的是谁呢?第一波启动的是政务市场、央国企。所...
成飞股价暴涨,中国军工迎来De... 来源 | 深蓝财经“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没想到,一场激烈的印巴冲突,狠狠刷出了...
巴基斯坦股市重挫7%,印巴冲突... 5月8日,巴基斯坦KSE-100指数下跌7.1%至102208.40点,巴基斯坦KSE-30指数跌幅...
短视频直播助力海外讲好中国故事... 资料图。短视频直播助力海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与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
港股IPO最新政策来了!“科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谢碧鹭 帅可聪 北京报道香港证券市场再度迎来重大变革。...
太壕了!上市券商2024年末拟... 2024年上市券商年报季落下帷幕,紧随其后的是“红包雨”式的现金分红潮。据统计,42家A股上市券商中...
股市特别报道·财经聚焦|银行股...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谢惠茜 面对上市银行大手笔的“红包雨”以及高股息,股民们是否可靠银行股...
燃油车“回潮”!多车企聚焦发力...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刘凯 北京报道 在“五一”假期出行高峰的能源消费图谱中...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核准港交...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已核准唐家成再度出任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主席。任期即时生效。该核准是根据《...
A股收评:创业板指缩量涨1.6... A股三大指数8日集体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0.28%,深成指涨0.93%,创业板指涨1.65%,北证...
炒股软件1元体验、成功率70%... 近日,多位用户投诉指南针股票APP以“1元永久体验”为噱头吸引注册后,遭遇持续电话骚扰及诱导付费升级...
斯凯奇突然宣布退市!遭美关税“...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已有26年的斯凯奇突然宣布要私有化。1992年成立的斯凯奇凭借差异化定价、舒适性...
全力巩固市场回稳向好势头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两强两严”,坚定...
V观财报|东风股份:1-4月汽... 来源:东风股份公告【V观财报|东风股份:1-4月汽车累计销量同比降14.69%】东风股份公告,202...
电厂 | 为“淘天”种草,小红... 记者 何畅 编辑 高宇雷 距离618大促的“正日子”还有一个多月,小红书和淘宝天猫紧握了一下彼此的手...
四川长虹:拟2.5亿元-5亿元... 5月8日晚间,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600839.SH)公告,公司将以自有资金和/或自...
中信银行:拟出资100亿元全资...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密集计划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中信银行(601998.SH,0998.HK)5月8日...
龙虎榜丨2.42亿资金抢筹海能... 5月8日,上证指数上涨0.28%,深证成指上涨0.93%,创业板指上涨1.65%。盘后龙虎榜数据显示...
机器人概念股走强,机器人ETF... 今日机器人板块走高,军工板块延续强势。截至收盘,中证装备产业指数上涨1.3%,中证芯片产业指数下跌0...
突发两大利好!A股连日上涨,巴... 昨天两大利好下A股冲高回落,很多所谓的大v搁那儿阴阳怪气。但我昨天明确表示,会议是相对超预期的,只是...
硅料巨亏后弘元绿能割肉求生:逾... 曾几何时,垂直一体化布局是光伏企业防范供应链风险、发挥上下游协同效应的最佳利器,但当行业形势急转直下...
“一盘辣椒炒肉180元,还要加... 每经记者|赵雯琪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五一”假期,新加坡樟宜机场熙熙攘攘,大厂“打工人”张伟一...
震动保险圈!国华人寿大股东被立... 文/险联社震动保险圈!国华人寿大股东被立案调查5月7日,天茂集团突然发布公告,因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
版权悖论:保护AI创作=扼杀人... 版权悖论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一方面,保护 AI 创作旨在激励科技的发展和创新,让 AI 能够更好地...
新一轮低价之战,京东胜算几何? 作者丨雪豹财经社 黎晓 4月最后一个周五,江苏宿迁奥体中心,京东集团副总裁祁婷一上台,就开始炮轰部...
65家公募去年赚了340.9亿... 随着A股年报披露期落下帷幕,多家基金公司2024年的业绩也全部浮出水面。 根据同花顺iFinD和各家...
【投融资动态】树突精密仪器B+...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于4月28日公布的信息整理,安徽树突光学科技有限公司B++轮融资,融资...
数据看盘IM期指空头大幅减仓 ... 沪深股通今日合计成交1438.83亿,其中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分居沪股通和深股通个股成交额首位。板块主...
零一万物联创戴宗宏离职创业 |... 文|周鑫雨 编辑|苏建勋 《智能涌现》独家获悉,零一万物联合创始人、技术副总裁戴宗宏于近日离职创业。...
阶跃星辰姜大昕:多模态目前还没... 阶跃星辰姜大昕在多模态领域的发展进程中,尽管取得了诸多成果,但尚未迎来如 GPT-4 那般具有重大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