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我的好朋友:杠杆游戏!
撰文|蜜妹
这是@闺蜜财经的第1679篇原创
图片来源|AI自动生成
银行业游戏规则似乎在逐渐被改写。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蜜妹看到,2025年1季度,A股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分别降幅最大的10家银行里,大部分体量都不算小,甚至还出现了国有大行的身影。
规模护城河,不奏效了吗?
01
先看A股营收降幅TOP10银行。
2025年1季度,营收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厦门银行。作为福建省唯一上市城商行,厦门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大跌18.42%,净利润下滑14.21%,成为下跌“重灾区”。
此前,厦门银行1季度不良贷款率攀升至0.86%,拨备覆盖率从391.95%降至313.57%,资产质量未见提升。
厦门银行银行行长吴昕颢此前在业绩会上表示,一季度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银行间资金面收紧以及资金中枢抬升,导致公司交易簿中相关资产的公允价值下降,进而产生账面损失”。
他指出,报告期内投资类相关业务收益显著下滑是导致同期营收下降的关键因素。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另外还有一家城商行也厦门银行“同病相怜”,那就是贵阳银行: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16.91%,净利润下滑 6.82%。两个数据降幅在上A股上市银行中均排名第3。
贵阳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阶段。传统资源型产业的衰退与新兴产业发展尚不成熟,使得企业融资需求出现结构性断层。
贵阳银行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优质客户资源减少、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困境。同时,随着区域内金融竞争的加剧,贵阳银行在市场份额争夺上也逐渐失去优势。
此外,贵阳银行业务创新不足,过度依赖传统的存贷业务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形势下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02
相比城商行,在蜜妹看来降幅榜里最吸睛的当属股份制银行。
如上图,1季度上市银行营收降幅TOP10里,股份行占据半壁江山。分别是第二位的华夏银行(-17.73%)、第四位平安银行(-13.05%)、第六位浙商银行(-7.07%)、第九、十位光大银行(-4.06%)、中信银行(-3.72%)。
其中华夏银行是营收、净利润双降,该行1季度净利润为至少近12年来首次同比滑坡(-14.04%),且下滑幅度不小,这背后是资产质量承压、息差收窄、非息收入疲软等多重困境。
图表来源|百度(特此感谢!)
李民吉辞职后,华夏银行拟引入北京银行原行长杨书剑接任董事长,在其任职资格获得监管核准前,由行长瞿纲继续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
市场普遍认为,杨书剑的科技金融背景被视为华夏银行转型关键。在新老大的带领下,该行后续能否逐渐回稳,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就是平安银行,1季度不仅营收降幅排第四,净利润降幅也高居第四位:同比下滑5.6%。
这是平安银行营收连续第三年1季度下跌,归属净利润至少近12年来同期首降,堪称溃败。
1季度平安银行零售业务遇:个人贷款余额约1.73万亿元,同比减少381亿元(-2.2%)。尽管对公贷款增长4.7%,但收益率仅3.2%,转型成效尚未显现。
图表来源|百度(特此感谢!)
更致命的是,平安银行金融市场业务遭受重创——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亏损30.8亿元,同比扩大295.9%,主要源于债券市场利率上行导致的投资浮亏。
其他三家:浙商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都是上榜了营收降幅TOP10,但并未上榜净利润降幅TOP10。
净利润降幅榜单里,股份制银行也分外吸睛。从东方财富统计数据蜜妹看到,42家上市银行里1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有12家,股份制银行占5家。
图表来源|东方财富(特此感谢!)
除了华夏银行和平安银行属于“双降”,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也是“双降”。
其中兴业银行1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22%,营收同比下降3.58%;招商银行净利润同比下降2.08%,营收同比下降3.58%。
民生银行则是增收不增利,1季度营收同比上升7.41%,但净利润同比下滑5.13%。
03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营收降幅TOP10还是净利润降幅TOP10,都出现了国有大行的身影。
其中建设银行以-5.4%的营收降幅排名第7,净利润以-3.99%的降幅排名第6。
建行之外,1季度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同样也是“双降”。只是这两家银行营收降幅略小,并未上榜TOP10。
综上,1季度A股业绩下滑较大的这些银行揭示了传统金融模式与新时代需求的碰撞:国有大行需摆脱规模依赖,区域银行则需强化本地化优势,而股份行须在风险与创新间找到平衡。
话说回来,尽管增长受限,但似乎不影响部分银行股价继续创历史新高。毕竟目前趋势下,拿着这些银行的股票吃股息,比存定期要划算多了。
文章仅供讨论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为闺蜜财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蜜友们,欢迎加入读者群,分享资讯,畅聊投资!
请加微信alioyer(备注:闺蜜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