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抒颖 广州报道
华发股份再启大额融资。
5月13日晚间,华发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拟以供应商对其应收账款债权作为基础资产,开展供应链资产专项计划业务,总体额度不超过200亿元,额度可循环使用。
这笔专项计划的增信措施将由华发集团、华发股份作为共同债务人确认债权债务并承诺无条件付款,华发集团提供担保。华发股份可提供无息过渡资金,产品发行后优先偿付。华发集团为华发股份的控股股东。
华发股份是当前房企中对资金最为渴求的房企之一。去年年底,华发股份还曾发布公告计划发行可转债,这也是A股上市房企中罕见的融资方式。
与频繁融资相对应的是,华发股份经营面仍在筑底。根据华发股份此前发布的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华发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84.84亿元,同比增长164.05%,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45.41%。
大额融资
华发股份此次启动供应链融资,旨在改善财务状况。
在公告中,华发股份表示,供应链资产专项计划的开展有利于优化账期管理,进一步降低财务费用,改善公司现金流。
由于此次融资计划涉及华发股份的关联方华发集团及华金证券,其中华发集团为华发股份控股股东,华金证券为华发集团控股子公司。华发股份也同时强调,本次关联交易是开展供应链资产专项计划所需,交易定价在充分参考发行品种及市场情况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收费定价公允合理,没有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交易各方履行各自职责协调各自资源,共同推进,有利于本次供应链资产专项计划的发行工作。
华发股份此次采取的供应链融资方式,曾是房企融资的“利器”。供应链融资,指的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基础资产,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明源地产研究院在此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参与供应链融资对房企而言,可以延长付款账期、优化有息负债报表等。
在2020年房企高歌猛进之时,供应链融资曾经是房企发行量居于前列的品种。
以万科为例,这家房企曾在2020年至2022年间频繁开启供应链融资,据Wind数据统计,2020年至2022年,万科发行的供应链融资计划总额超过1000亿元,后续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导致供应链融资规模进一步压缩。
近两年来,供应链融资的发行主体基本仅有国央企。例如,去年年中上海国企光明地产曾经宣布进行30亿元的供应链融资计划;保利发展也曾在2023年年底发行过一单总额不到10亿元的供应链融资项目。
虽然其他房企多有尝试,但是与华发股份这般一次性宣布200亿元供应链融资计划的房企并不在多数。一位不愿具名的地产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说明华发股份对自己的主体信用是比较有自信的,但也可以看出来华发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强烈。”
从华发股份目前的财务报表来看,华发股份的偿债压力并不算大。截至今年一季度,华发股份的资产总额为4125亿元,负债总额为2882亿元,以此计算华发股份的资产负债率为69.87%;货币资金为324.7亿元,短期借款39.7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9.1亿元,货币资金能够覆盖负债。
经营筑底
华发股份对资金的渴求,来源于其对规模的野心。
近年来,华发股份逆势扩张。2024年,华发股份实现全口径销售1054.44亿元,虽然同比下滑16.31%,但仍保持在行业前十;今年一季度,华发股份实现销售金额294.9亿元,同比提升45%。
但与规模不断扩张并行的却是,华发股份的赚钱能力在不断走弱。2025年一季度,华发股份的毛利率为8.85%,同比下降6.25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26%,较上年同期下降4.91个百分点。
此外,为了支持规模的扩张,华发股份也不断“找钱”,它也是最先启动定增的房企。2023年年底,华发股份通过定增成功募资为51.24亿元,定增发行最终获配对象包括华发集团在内共计17家。
从华发股份募资基金的使用情况中,也可以作为窥探华发股份经营情况的窗口。根据2024年年报,华发股份募资净额为50.4亿元,截至报告期末累计投入募集资金总额为37.6亿元,募集资金使用进度为74.63%。
在被投的三个地产项目中,郑州华发峰景项目、南京燕子矶项目累计投入金额分别是4.8亿元、2.8亿元,但均产生了负收益,其中郑州项目在2024年产生的效益为负5,769.96万元;南京项目则是负5083万元。
2024年,华发股份融资渠道再度加大马力,根据公告,其2024年建信华金-华发股份消费类基础设施 Pre-reits 21.25 亿元成功落地;在 2023 年完成定向增发融资基础上,还开展发行定向可转债工作,股权融资取得新进展。
同时,在房企惯用的公司债融资上,华发股份更是不遗余力。5月8日,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华发股份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更新为“已受理”。这笔公司债拟发行总额为78.2亿元,债券品种为公募,承销商是华金证券与国泰海通。
尽管对资金有着较大的需求,但华发股份在土地投资上仍然放慢了脚步。据中指研究院数据,今年前4个月,华发股份仅斥资12亿元在公开市场拿地,排名第69位;去年全年,华发股份拿地总额为68亿元,排名31位。
从投资与融资的差别中可以看出,华发股份当下的核心任务是对经营质量进行优化。
在今年1月华发股份2025年工作动员干部大会上,华发股份执行副总裁戴戈缨也要求,华发股份各区域要锚定目标,既要消化存量,腾笼换鸟,抢抓新机遇;也要优化增量,下沉共建,确保可持续发展。2025年,公司将迎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全体员工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坚定的决心,全力以赴实现新一年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