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辞格
编辑 | 以安
无人驾驶,“起飞”近在眼前。
近日,女版巴菲特、“木头姐”Cathie Wood旗下的ARK基金再次加仓百度。自今年3月以来,该基金已连续6次增持百度股票。
3月24日,ARK基金曾一次性投入1224万美元,合计1.2亿元人民币,对百度完成建仓。短短一个半月,其百度股票持仓数量已经翻倍,累计持仓289336股。
值得关注的是,百度也是“木头姐”近期唯一一个加仓的中概股。
频繁加仓百度背后,是这位知名投资人对中国无人驾驶的押注。2025年初,ARK基金发布年度科技趋势及投资展望报告《Big Ideas 2025》,认为无人驾驶是未来五年最具颠覆性的赛道,而中美正引领无人驾驶的发展趋势。
在另一档节目中,“木头姐”指出,10年前预期能够实现自动驾驶的公司,目前只有三家成功落地,分别是美国的Waymo、特斯拉和中国百度。
Cathie Wood分享2025投资观点,图/ARK基金YouTube账号
作为人工智能浪潮中最大的一块拼图,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这一历史性的技术浪潮,不仅重塑了交通出行的未来图景,更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产业升级能力的关键标志。
这一次,中国无人驾驶走在了全球前列。
多国政府亮起绿灯,中国无人驾驶迎来收获的季节
在大模型在物理世界加快应用的当下,加快发展无人驾驶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装公司的企业风险投资负责人Tony Cannestra的观点或许能代表行业:"现在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过去10年所做的所有工作和投资终于融合成了我认为的第一波无人驾驶浪潮。"
据《一刻商业》不完全统计,已经有超50个国家为无人驾驶出台相关政策。其中,中国已有超20个城市落地L4级无人驾驶测试,美国已有38个州施行特定自动驾驶法规。英国计划2025年推行商业自动驾驶车辆服务,欧盟计划在2026年建成统一法规框架,日本计划2027年实现全国范围L4自动驾驶,韩国计划在2027年部署L4级自动驾驶汽车,加拿大已在6个省份强制要求自动驾驶测试许可。
与此同时,全球投融资赛道也再次火热。
风投数据机构Global Venturing指出,无人驾驶行业投融资重新火热起来,2024年,该领域投资达到90.6亿美元,几乎回到2021年风险投资热潮高峰期。其中,谷歌旗下的Waymo在2024年11月筹得56亿美元融资,领投方为母公司Alphabet;而位于伦敦的无人驾驶公司Wayve则筹得10.5亿美元,投资方包括软银、英伟达、微软。
而近期各国政府与投资界的频频出手,均在指向一个事实:如今已经到了押注无人驾驶的关键时刻。
浪潮当前,作为中国无人驾驶的龙头,萝卜快跑在全球市场开花结果,迎来收获的季节。
今年2月,阿联酋AI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马便曾表示“期待2026年World Governments Summit大会上,所有车队都是由萝卜快跑支持的无人驾驶。
这句话更深刻的含义在于,当地政府已经为萝卜快跑亮起绿灯。果然,仅仅过去月余,萝卜快跑就宣布落地迪拜,在迪拜市区展开无人驾驶规模化测试及服务,计划在迪拜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4月18日,迪拜道路和交通局(RTA)还与萝卜快跑签署谅解备忘录,双方计划在迪拜开启大规模无人驾驶业务布局。
道路交通管理局总干事兼执行董事会主席Mattar Al Tayer称,与萝卜快跑的合作将助力迪拜成为全球无人驾驶领域标杆。
此前,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也在高峰时段在北京开放道路试乘后,对萝卜快跑伸出橄榄枝:“非常好,这就是未来!欢迎萝卜快跑来新加坡。”
图/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Heng Swee Keat试坐萝卜快跑
与此同时,萝卜快跑的全球化步伐势如破竹。
据华尔街日报近日报道,萝卜快跑业务将扩展至瑞士与土耳其,并计划在未来数月在瑞士建立实体公司,同时在欧洲与中东推进落地。
华尔街日报关于萝卜快跑扩张欧洲计划的报道,图/华尔街日报官网
萝卜快跑的海外版图也逐步浮出水面:瑞士,身处欧洲“心脏”,土耳其更是欧亚非交通枢纽,一旦在瑞士和土耳其成功落地,也将帮助萝卜快跑快速快速“敲开”欧洲、北非市场的大门,展现出中国无人驾驶的海外竞争力。
敲开全球市场大门,萝卜快跑如何改变未来出行?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指出,每年全球有124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是道路安全最大的风险。
如何用技术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好、更安全、更具适应性的出行方式,也是多年布局无人驾驶的老牌玩家的发展愿景,Waymo如此,萝卜快跑也是如此。
而从中国城市复杂道路场景中成长起来的萝卜快跑,已然啃下“最难啃的骨头”,逐步实现用技术挽救更多生命的愿景。
《一刻商业》获悉,在香港的道路测试中,自去年12月至今,萝卜快跑在港安全行驶里程超14000公里。在香港严苛的道路交通法规、复杂的交通环境、右舵左行的不同交通规则下,萝卜快跑仅用5个月便实现扩区、载客试运行,成为唯一能在香港落地的无人驾驶公司。
“无论是让车、切线,还是驶过环岛,无人驾驶车均表现出色,与一般车辆无异。”5月10日,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亲身体验萝卜快跑并分享了乘坐体验。
图/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试坐萝卜快跑
而在这背后,实际上是一套成熟的技术系统来作为支持,包括实时更新的高精度地图、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等等,保障了无人车上路的安全性。
以大模型能力为例,众所周知,百度是全球最早部署人工智能的公司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坚定投入,迄今为止,百度的AI能力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近期,知名投资银行韦德布什证券公司从全球范围内选出了30家“定义人工智能的未来”的科技公司,涉及硬件、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名单中,中国仅有两家公司入选,其中一家正是百度。
作为大模型在物理世界的典型应用,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全面应用“Apollo ADFM大模型+硬件产品+安全架构”的方案,通过10重安全冗余方案、6重MRC安全策略确保车辆稳定可靠。
截至目前,萝卜快跑累计提供超10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超1.7亿公里,从未发生过重大伤亡事故。 实际数据显示,萝卜快跑车辆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比人类驾驶安全10倍。
当然,对于萝卜快跑而言,其竞争力并不止于安全性和技术能力。在与Waymo、特斯拉的竞争中,成本控制也将是核心竞争要素。
依靠大模型技术重构无人驾驶后,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价格仅需要20万元人民币,比特斯拉Cybercab更早落地两年,仅相当于Waymo价格的1/7。
极致的安全性、领先的技术与成熟的落地经验,也将助力萝卜快跑在全球无人驾驶竞速中占据领先优势。
当下,在无人驾驶迎来规模化落地的众多地区,从人们第一次见到无人驾驶车辆,到无人驾驶汽车集体涌进街头的车流,时间已不需要太久。未来5~10年,技术的进化与落地终将带来城市生活方式的变革,波及到每个人的生活。
而这场变革的起点愈发清晰地指向中国。短短半年,从中东的政策绿灯,到欧洲市场的拓展布局,萝卜快跑展示出无人驾驶的中国速度与全球战略,在赛道上飞速前进,重塑着世界各国对未来出行的想象。
未来出行终将变成什么模样?或许答案,正在中国诞生。
(题图来源于萝卜快跑官网。)
上一篇: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广州广药董事长李楚源 广州医药集团前董事长李楚源
下一篇:阿里巴巴2025财年营收逼近万亿,员工数一年锐减超8万 阿里巴巴2025年盈利情况 阿里巴巴2023年营收多少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