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理
来源 | 独角金融
被投资者称为“宝藏基金经理”的鲍无可,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是因为以“个人原因”转身离职。
5月17日,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景顺长城”)一口气发布8只产品变更基金经理的公告,基金经理鲍无可卸任了全部产品。而在4月份,因所管的产品均增聘了基金经理,市场就传出他即将离职的猜测,如今这一猜测得以证实。
根据wind数据,鲍无可所管产品年化回报15.29%,近2年、近3年表现较好,分别为15.54%、42.12%,盘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长期业绩表现,能做到年化10%以上的非常少见,这也是他在离职前后受到较多关注的原因。
截至一季度末,成立近22年的景顺长城管理基金规模站上巅峰,达6151.45亿元,虽然2022和2023年曾经历了连续两年规模下降,不过2024年末已经恢复增长。
在整体权益市场规模下滑的环境下,景顺长城管理的权益类基金规模下滑严重,旗下昔日千亿顶流刘彦春和明星基金经理所管产品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
随着鲍无可离去,景顺长城能否再打造出下一位明星基金经理?
公开资料显示,鲍无可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工学硕士,2008年至2009年,曾任平安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
2009年12月,鲍无可进入景顺长城,离职前已经进入公司超过15年,历任研究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2014年6月开始担任基金经理,还是公司股票投资部执行总监,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投研与管理经验,也是市场上少有的对A股和港股均有涉猎的基金经理。
鲍无可在景顺长城被称为“原则哥”,不追热门,不追短期,追求安全边际。在动荡市场下,可以给投资者带来“稳稳的幸福”。他曾说过,“从做投资第一天起就把不亏损放在首位”。
鲍无可管理基金年限超10年,年化收益超10%,是业内备受瞩目的“双十”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上,淡化择时,换手率低,持股周期长,是景顺长城基金内部培养出的“价值投资标杆”。
鲍无可管理的8只产品规模曾于2024年二季度达到峰值,达271.86亿元。以374.75%的最佳任期回报率,最近5年最大收益率94.31%,最大回撤仅11.31%,波动、回撤均优于90%以上的同类产品,因此在业内名声大噪。
图源:罐头图库
这位“老将”的告别看似仓促,实则早露端倪。
4月12日,景顺长城价值稳进三年定开、景顺长城国企价值、景顺长城沪港深精选、景顺长城价值发现等4只基金,分别增聘刘苏、邹立虎、张仲维、王勇4人与鲍无可共同管理。
仅两周后的4月26日,景顺长城价值边际、景顺长城价值领航两年持有公告增聘了刘苏;景顺长城能源基建、景顺长城价值驱动一年持有增聘邹立虎,二人均与鲍无可共管。
直到5月17日,鲍无可离职的消息落定。
当这位明星经理离职后,是否会有可能引发赎回潮?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部分投资者会将基金经理作为基金选择的主要参考条件,所以这部分投资者更容易因为基金经理离职而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但这对其他对基金经理并不敏感的投资者影响有限,而基金业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并非基金经理这个单一条件。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称,新、老基金经理可否实现有效衔接,将会影响基金净值表现,如果不能实现有效衔接,或者后续基金净值表现不佳,可能会引发部分赎回压力。
新的基金经理单独管理后,公司会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鲍无可曾管理的基金实现平稳运作?
海南纵帆私募基金经理王兆江称,当明星基金经理离职后,其所管产品可以选择经验丰富的新任基金经理接管产品,在过渡期保持策略的稳定性;其次,做好投资者的沟通,稳定投资者的情绪和决策,让投资者充分信任新任基金经理的产品运作能力。
沈萌称,基金公司为保证基金运营平稳,应将精力重点放在那些对基金经理人选敏感的大客户上,以新的人选方案稳定这些投资者的信心。
“从基金公司的角度分析,一般会寻找与前一位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相近,或者长期跟踪接触前一位基金经理的人担任新的基金经理,从投资能力、资历等因素进行筛选”。郭施亮分析称。
实际上,早在2024年下半年开始,鲍无可管理的基金规模和业绩持续滑坡。
wind数据显示,近一年以来,鲍无可管理的多数产品净值下跌,近一年回报率为-2.13%,低于沪深300的6.83%。代表性产品景顺长城能源基建在9个月时间累计仅上涨1.81%,同样跑输业绩比较基准和沪深300指数。
伴随业绩的下跌,2024年6月末鲍无可管理基金规模达到271.86亿元的顶峰后,连续四个季度发生规模下滑,截至一季度末规模仅剩162.07亿元,较高峰期下降40.38%,同比下降24%。
图源:wind
以离任前管理产品规模最高的景顺长城边际价值为例,产品于2020年8月成立,2024年二季度末规模曾达到顶峰,达93.66亿元,尽管A股市场2024年末表现较好,但该产品此后连续下滑,截至一季度末规模已经跌至51.73亿元。
在2024年底的一次公开路演中,鲍无可曾表示,2025年的市场环境大概率与2024年类似,需要通过深入研究自下而上精选个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为持有人创造收益。
鲍无可离职后,此前所管产品增聘的4位基金经理,均是从业超15年的资深投研老将“接棒”。
图源:罐头图库
刘苏,北京大学理学硕士,20载证券、基金从业经验。此前曾在华润信托担任信托经理、鹏华基金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和基金经理等职务。
2015年5月刘苏加入景顺长城,一路从基金经理成长为研究部掌舵人,执掌155.2亿元的规模,以“一拖十”的高压操作挑起产品管理的重担,年化回报12.4%,波动率19.95%,表现优于72%同类基金,最大回撤16.79%,高于56%的同类基金。
他坚持“下行风险小,上行空间大”的原则,寻找投资机会,注重低PE和高ROE,分散持仓,主要关注具备强竞争优势及增长潜力的公司。
张仲维的投资履历,非同寻常,曾任职于中国台湾元大宝来基金国际投资部。2013年,在智能手机浪潮高涨、台湾半导体日益繁荣之际,张仲维来到大陆,先后加盟了华润元大、宝盈基金;2023年5月他转战景顺长城基金,同年11月起担任股票投资部总监、基金经理,接手景顺长城优质成长,2024年创造了32.15%的收益率,是科技领域的一员猛将。
wind数据显示,张仲维在管4只产品规模80.67亿元,年化回报12.25%,高于沪深300的9.88%。
另一位基金经理邹立虎,拥有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学位,并且是特许金融分析师会员,加入景顺长城前,曾在多家期货公司担任研究员。
2017年9月邹立虎加入景顺长城后,累计任职时间7年半,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225.17亿元,管理的基金类型多样,包括混合型和债券型,可以看到他拥有跨资产类别投资的能力,同时注重长期持有和风险控制,在管基金年化回报6.12%。
王勇这位经济学博士同样履历辉煌,20年投资征程,曾在长江证券资产管理事业部投资经理,嘉吉投资投资部项目经理,新华资产基金投资部总经理,资产配置经验丰富。
接管鲍无可8只产品的4位基金经理,仅王勇任职景顺长城时间较短,2022年9月进入景顺长城至今仅两年半的时间,不过已经迅速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资产配置官、养老及资产配置部总经理等要职。
2023年9月,王勇开始担任景顺长城基金经理,在管4只基金,包括混合型和债券型,年化回报-0.49%,跑赢沪深300基准,2只产品任职回报为负,其中景顺长城颐心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管理的时间最长,任职回报为-7.48%。
四位基金经理中,刘苏注重分散价值策略,张仲维擅长科技板块,邹立虎专攻周期股,王勇则负责资产配置。整体来看接任者经验丰富,但风格各异。
若市场转向成长或周期风格,邹立虎、张仲维的专长可能会带来超额收益;如果市场延续震荡,刘苏的价值派、王勇分散投资或更占优。四位投研老将能否续写投资传奇,值得期待。
2003年成立的景顺长城是经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国内首家中美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由长城证券、景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目前,各家持股比例分别为 49%、49%、1%、1%。
图源:天眼查
2021年末,景顺长城规模跻身5000亿之列。2022年、2023年经历了连续两年规模下降,2024年末终于恢复增长,最终以5903亿的规模收官。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站在6000亿的新台阶,达6143.57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规模2143亿元,占比35%,货币型1843亿元,混合型1187亿元。
图源:罐头图库
梳理近四年业绩表现,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在2021年分别实现45.2亿元、14亿元后,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业绩下滑,营收与前一年相比分别下降6.34%、9.53%、11.93%,同期净利润分别为下滑2.46%、14.05%、-19.09%。
图源:wind
在整体权益市场规模下滑的环境下,景顺长城混合型基金规模三年半降幅达42%,即从2021年9月的高点2149.97亿元,下降至2025年3月末的1187亿元。
从业绩表现看,仅鲍无可、杨锐文、张仲维近三年投资经理指数回报为正,其余皆以负收益“拖后腿”。
而身为副总经理的刘彦春,即便在2024年“9.24”普涨行情加持下,其所管产品业绩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近三年净值仍普遍回撤超20%。
基金江湖上,刘彦春的名头响当当,是曾经的千亿顶流、消费男神。2015年4月起,他开始担任景顺长城股票投资部基金经理,2021年上半年末管理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1163亿,仅次于易方达基金的张坤(现已离职)。
当时还流传了一句很火的粉丝语录:“世界上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而是张坤;世界上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而是刘彦春”。由此足见基民对于刘彦春的看好。
目前,这位老将管理的6只基金,包括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景顺长城鼎益、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景顺长城内需增长贰号、景顺长城集英成长两年定开、景顺长城内需增长。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刘彦春管理的基金年化回报5.25%,高于沪深300的-1.91%。
尽管年化回报为正,但刘彦春也面临职业生涯最严峻的考验。目前在管基金规模410.2亿元,距离其2021年二季度高光时刻的1163亿元的规模,已经下跌65%。
从近一年回报看,刘彦春的6只产品业绩表现不佳,景顺长城鼎益A和C,近一年业绩下跌严重,分别为-14.03%、-14.5%。刘彦春的成名作,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近一年回报率为-13.77%。
而刘彦春管理的6只产品,前十大持仓股高度重合,尤其是白酒、医药、家电等消费类和科技类龙头股,这种高度重合的持仓风格,在行情上涨环境下将一荣俱荣,一旦重仓股下跌,将引发多只产品集体回撤,造成共振风险。
图源:罐头图库
独角金融梳理发现,景顺长城管理主动权益类年化回报超过10%的基金经理有农冰立、张仲维、刘苏、杨锐文、曾理、董晗等,业绩表现同样优秀。
不管是在景顺长城,还是其他基金公司,均会有不同风格与定位的基金经理和基金产品,投向的板块。众多基金中,如何选择成为基民面临的问题。赚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这句话适用于基金经理,同样适用于普通投资者。
你是否买过景顺长城的基金?你看好他家哪位基金经理?评论区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