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2025年财富东进: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动因、策略与展望报告
报告共计:37页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动因、策略与展望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SWFs)作为全球重要的主权投资者,正加速扩大对华投资规模。尽管当前海湾国家SWFs对华投资占其总规模的2%-5%,但其增长态势显著,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对华投资额达70亿美元,较此前12个月增长400%。这一趋势背后,是多重动因的共振与投资策略的持续调整。
一、投资动因:经济转型与全球环境驱动
中东国家亟需摆脱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推动经济多元化转型。沙特“2030愿景”、阿联酋“2071百年规划”等国家战略均明确提出发展非石油产业,如信息科技、清洁能源等。中国在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产业配套能力,成为中东SWFs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关键渠道。例如,沙特公共投资基金(PIF)通过与远景科技、晶科能源等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推动风电和光伏产业本地化生产。
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与复杂投资环境则是外部推力。俄乌冲突促使中东国家重新评估资产安全性,寻求多元化配置。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中东国家担忧美元资产风险,转而关注中国市场的低估值优势——中国股市市盈率低于全球及新兴市场平均水平,具备长期配置潜力。同时,中国与中东的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如中阿液化天然气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经济联动。
二、投资策略:多元化布局与产业聚焦
当前中东SWFs对华投资以股票、股权和房地产/基础设施为主。股票投资聚焦经济转型相关产业,如加工工业、非能源矿产(占A股持仓市值前两位,分别为26.1%和24.0%),偏好大盘股和中盘股,注重企业稳定性与长期潜力。例如,卡塔尔投资局长期持有中国农业银行H股,阿布扎比投资局则通过港股通投资山东凤祥等企业。
股权投资方面,中东SWFs倾向于直接投资与合资模式,以提升项目控制力。沙特PIF通过子公司Alat与大华技术成立合资公司,布局智慧城市;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则在北京设立办事处,直接参与生物医药领域投资(如海森生物3.2亿美元B轮融资)。房地产与基础设施投资则侧重商业地产和物流地产,如阿布扎比投资局联合太盟投资集团投资大连商业地产项目,规模达600亿元。
三、未来展望:规模扩大与策略优化
中东SWFs对华投资将呈现三大趋势:
1. 产业聚焦深化:信息科技、清洁能源、生物医药等与中东经济转型高度契合的领域投资将显著增加。例如,沙特PIF计划在华扩大光伏组件本土化生产,阿布扎比投资局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如蔚来汽车22亿美元战略投资)。
2. 权益资产配置提升: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如ETF互挂机制),中东SWFs将更多通过指数化策略布局A股和港股,降低主动管理风险。
3. 人民币投资与直接投资增多:人民币国际化与跨境结算便利化将推动中东SWFs以人民币开展股权投资,减少汇率风险。同时,设立本地办事处(如穆巴达拉北京办公室)和成立合作基金(如中沙产业投资基金)将成为主流模式。
四、总结
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对华投资既是其经济转型的内在需求,也是全球资产配置多元化的必然选择。通过聚焦高成长性产业、优化投资结构,中东SWFs正逐步从财务投资者向战略合作伙伴转型。未来,随着双方在技术合作、资本流动和产业对接上的深化,中东与中国的投资联动将为全球经济格局注入新动力。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