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百万年薪,创业半年崩塌:世界转得太快了
创始人
2025-05-22 14:44:01

在繁华的商业舞台上,曾有一人毅然放弃百万年薪,怀揣着创业的梦想踏上征程。半年时间,仿佛是一场梦幻与现实的交织。起初,满怀激情与憧憬,每一个决策都充满期待。然而,世界转得太快,市场的变幻莫测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将他的创业计划逐渐吞噬。资金链的断裂、竞争对手的凶猛夹击,让曾经的辉煌瞬间崩塌。那曾经坚定的信念,在现实的冲击下显得如此脆弱。百万年薪的诱惑与创业的坎坷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一场残酷的洗礼,让人深刻体会到世界的瞬息万变,也让人心生感慨:在这快速转动的世界里,创业之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原帖如下:


我辞掉了在Apple 年薪 20 万美元的工作去开发梦想中的应用。现在看到两个竞品上线,我感到崩溃了。


大家好,我是新来的。潜水很久了,但今天我真的需要发个帖。


我辞去了Apple 工程经理的工作,当时年薪大约是 25 万美元(还不包括股票)。这是一个稳定、令人艳羡的职位,几乎是每个人都梦寐以求的那种工作。


但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有一个让我夜不能寐的应用想法。问题是,在Apple 工作时,我不能发布自己的 app。于是我选择离开,放弃了一切。


过去几个月,我从零开始构建这个应用。我自学了所有内容,亲手设计、编码、打磨它,倾注了我的热情与执着。它像是我自己的一部分,是独特的,是有意义的。


然而……就在距离上线只剩几天的时候,我发现有两个应用已经上线了,做的事情几乎一样。


它们已经发布、已经运营、界面精致。


我感到崩溃。


我知道竞争是游戏的一部分,但它还是打击到了我。现在的世界似乎转得太快了。


几乎每天都有一个新的app、一个新的创作者,另一个“我”。


曾经让我感到特别的东西……现在却显得如此普通。


在这个似乎在飞速超越我的世界里,我该如何守住心中的那团火?


你们会怎么应对这种沉重打击?


我真的很希望能听到那些曾有类似经历的人的声音。感谢你们读完这段文字。


AI对我们当前认知的信息经济带来几个根本性的颠覆:


一、复制成品的成本趋近于零


任何可以被数字化的东西,在AI 时代都将无限接近于“免费复制”。


这意味着:技术功能本身不再是护城河,创新会瞬间被抄袭、迭代。软件产品已经开始商品化(commoditization),也就是“卷功能”的价值正在减弱。


所有技术最终都会被平价化,只有对“如何收费”与“向谁收费”的认知才是不可复制的。


二、注意力和信任成为核心稀缺资源


用户不是缺工具,而是缺可信的选择、情绪的共鸣与行动的理由。因此,谁能持续抓住注意力,建立情绪连接,谁就能赢得市场。


未来的产品必须是“模因 + 工具”的混合体。工具只是解决问题,模因(Memes即造梗)才能传播思想与文化。


一个产品要被人看见,硬功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创造某种思想标签、用户身份认同或文化立场。


三、分发力> 产品力


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有用≠ 有人用。


产品再好,如果没有被发现或触达正确人群,也毫无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受众、品牌、社区、产品”这样的顺序,反而更加符合今天的商业逻辑。


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功能护城河”进阶“关系护城河”。产品不再是交付一次就完事的“成品”,而是一个动态成长的服务系统。这背后隐含着用户反馈—产品迭代—内容更新—品牌深化的连续循环,而非单向单次的交付。


我一直觉得,AI带来一种返祖现象。例如,AI最先替代的工作和技能,是在人类文明中出现得最晚的、距离我们最近的,比如与计算机有关的、处理信息的工作。


所以,AI的时代,一切都要反着来,逆向思维,赢面会更大。就像老芒格所说,反着来,总是要反着来。


如今,你做的产品或东西,可能有上百个应用在做同样的。要想脱颖而出,你必须和别人想得不一样。


1. 别急着做产品,先建立受众与影响力,再做产品落地


在AI 时代,产品只是起点,信任和注意力才是货币。真正的顺序是:先积累一批关注你的人,再逐步塑造个人或品牌形象,形成认同感,最后才推出产品。


这样做,不仅更容易获得早期用户,还能形成自然传播效应。“先造声量,再造产品”,是当前产品创业的新范式。


尽早开始,今天就开始,就是赢在起点。


2. 极致聚焦小众市场,从无人区切入


不要一开始就试图覆盖广泛用户。选择一个极度细分的领域切入,避开“红海”竞争。大厂和通用产品做“广”,你做“深”和“专”,这样更容易形成差异化。


比如,做一个只为某类自由职业者服务的AI 工具,而不是试图服务“所有人”。


3. 产品体验不只是功能要完整,更要有“情绪”感染力


在功能同质化严重的时代,仅仅“能用”已经不够。产品的UI/UX 应该有温度,从按钮到错误提示,从欢迎页面到确认邮件,都应充满品牌个性。


用户不只是用你的产品,还在感受你的态度和美学。


4. 内容是新时期的产品组成部分,媒体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现在内容不仅仅是营销工具,它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你产出的内容是你影响力的延伸,内容越多样、传播越强,产品被接受的概率越高。


优秀的创作者已经变成了优秀的创业者,反之亦然。发布新功能很重要,持续发布新内容更重要。


注意力就是货币。


5. 构建用户自增长机制,而不是依赖砸钱买流量


不要只靠广告获取用户,优秀的产品应该内置增长机制,比如推荐返佣、邀请激励、自动分享路径等。


让每个用户都能带来下一个用户,形成闭环,这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此外,与其他产品/平台做分发型合作,也能让用户“自动流入”。


6. 商业模式要大胆试验,不能死守一种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定价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可以探索基于结果付费、按使用量计费、免费+增值等新模式。甚至可以通过提供内容、数据、API 接口、联盟合作等方式变现,不能只盯着“卖软件”。此外,一个强转化的销售漏斗也非常关键,应持续测试和迭代。


7. 最终比拼的不是产品做得多好,而是你到底为谁而做


你的产品再完美,也总有人抄袭、模仿、甚至抄得更快。但他们永远不是你,他们不了解你服务的那群人。


真正的护城河是你和用户之间的情感连接、价值共识和持续服务能力。竞争的焦点不是“谁做了什么”,而是“谁最了解用户的痛点并坚持陪伴他们成长”。


总之,AI 时代不是比谁造得快、堆得多,而是比谁:


  • 定义问题更准(为谁而造);


  • 构建信任更稳(人情味和社群);


  • 获取注意力更持久(媒体基因);


  • 价值交换更聪明(商业模型设计);


  • 系统更新更敏捷(构建闭环系统)。


一句话:产品或IP只是入口,生态才是终局。


从注意力到影响力到信用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不懂经,作者:经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科曙光:关于新任董事长的选举... 证券之星消息,中科曙光(603019)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读懂IPO|成立15年从未盈利...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基金资料保管不当!盐城锋润被出... 5月22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对盐城锋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锋润”)采取出具警示函...
民生加银11只基金负收益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目前,民生加银基金的主动权益经理中,在任时长超过9年的人,只剩权益总监...
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将投... 5月22日,小米发布会,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2026-2030)。 (来...
85岁“教父”的传记,比他的脸... 这位 85 岁的“教父”,仿佛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庞,虽布满皱纹,却如同一...
快手强制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近日,有消息传出,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继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平安银行(000001....
迈威生物:研发风险与商业化难题... 文|海山来源|博望财经迈威生物赴港IPO又增变数。近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6...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 文丨木清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富友支付再次递表港交所。若算上其从2015年开始在A股的上市辅导,本次是...
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部...
赵伟:消费困局的“盲点”? 赵... 赵伟 屠强 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一问:被忽视的服务...
3c转型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潜... 灵巧手环节,目前公开已知的公司是福立旺、兆威机电、征和工业、曼恩斯特、华辰装备等。之前写过一次福立旺...
“百位大V走进深圳”,多元视角... 5月22日,“百位大V写意深圳”网络传播活动暨“2025网络名人看深圳”主题采风活动在深圳举行。50...
从被动信披滞后到主动对抗监管,... 记者 秦楚远2025年5月7日,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紫天”,300280)...
高合汽车“复活” ?江苏高合汽... 据天眼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5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约...
长鸿高科收到宁波证监局对公司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长鸿高科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下发的《...
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持续优化科技...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
兆讯传媒:拟1亿-2亿元回购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兆讯传媒公告,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三一重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 5月2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公告,公司已于5月22日向香港联合交...
港股打新又出肉签!恒瑞医药暗盘... 恒瑞医药(600276.SH)将于明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又一“A+H”两地上市的国内大药企。5月...
“碰瓷”问界M9,银河新车惹争... 吉利银河品牌姗姗来迟的新车,命名一经公布,便很快受到网络质疑。2025年即将过半,吉利银河品牌年内5...
中国电建:前4月新签合同金额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中国电建公告,2025年1月至4月,公司新签项目数量为3127个,新签...
关灯、放视频,特朗普为何“伏击... 中新网5月22日电 (甘甜)“把灯关掉。”当地时间21日,在一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美国...
华熙生物“炮轰”券商,两位女首... 最近几天,医美行业无比“热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A股“玻尿酸之王”华熙生物(688363.SH)...
创新疫苗管线持续推进 港股部分... 5月22日消息,港股部分药品股再度冲高,截至发稿,艾美疫苗涨超16%,四环医药涨近12%,开拓药业涨...
爱丽家居227万股将于5月30... 财中社5月22日电爱丽家居(603221)发布公告,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