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有多大?
创始人
2025-05-22 17:09:26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部分观点认为海外国家可以采取抛售美债的方式来反制,虽然近期关税有所缓和,但尚不能排除后续是否出现反复。由于目前美债规模十分庞大,市场担忧一旦海外国家抛售美债,可能导致美债市场出现系统性风险。本文从美债期限结构与投资者结构、到期分布与偿还压力、交易规模与外国减持复盘这3大维度,详细分析了美债市场的运行状况,并对潜在抛售风险做出评估。

核心观点:单一国家选择减持美债作为关税反制措施,大概率只会导致美债短期波动加大,不会驱动美债收益率持续大幅抬升,理由主要有4点:

1过去三年美债发行中短债占比超过80%,这决定了美债到期是“滚动式”高峰,今年1-5月美债到期规模与去年同期相近。目前美国政府杠杆率约112%,在发达经济体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仍有继续加杠杆的空间。因此除非美国债务上限始终无法解决、政府被迫长期停摆(可能性很低),否则无需担心美债偿付能力不足;

2、目前美债存量规模36万亿美元,日均成交规模1.4万亿美元,海外国家中持有美债最多的日本其持有量约1.1万亿美元,中国持有量仅7654亿美元。因此,美债市场规模极其庞大、且成交十分活跃,而单一海外国家持有的美债数量相对有限,难以持续操纵美债走势;

3、美债作为重要的外汇储备资产,可选的替代品十分有限。主要国家持有的美债数量普遍是其黄金储备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即便抛售美债换取黄金也需要较长时间,这决定了海外国家减持美债的速度不会很快;

4、参考历史经验,海外国家温和减持的情况下,美债走势依然由基本面因素主导。如果关税再度反复,美国衰退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将会重燃,这也会抑制美债收益率的上行空间。

正文如下:

1、美债期限结构与投资者结构

>期限结构:美国国债期限可大致划分为短期(1年以内,也称T-Bills)、中期(1-10年,也称T-Notes)、长期(10年以上,也称T-Bonds)。存量角度看,截至2025年3月,短期国债占比21.5%,中期国债占比51.8%,长期国债占比17.2%,此外还包括TIPS债券和浮动利率票据,规模较小。增量角度看,2023年以来,美债发行中短期国债占比基本保持80%以上。通常而言,美国政府为降低负债成本,往往会在低利率时发行更多中长期国债,而在高利率时发行更多短期国债。

>投资者结构:截至2024年12月,美债第一大投资主体是海外投资者,包括海外市场机构和海外央行,占比高达33.0%;其次分别是共同基金19.3%、美联储14.7%、个人投资者10.3%、银行8.6%等。美债海外投资者中,海外央行占比约43%,海外私营部门占比约57%;海外投资者国别分布方面,截至3月,日本占比最高达12.5%,其次是英国8.6%、中国大陆8.5%、加勒比国家7.5%,其余国家和地区占比均在5%以下。

2、美债到期分布与偿还压力

>到期分布:由于年内美联储大概率会降息,目前美国新发行国债以超短期限为主,这样导致的结果是,站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往后观测,均是未来2-3个月美债到期量最大,之后会明显减少,因此美债的到期高峰其实是“滚动式”的实际上自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债每月到期规模就已出现连续大幅攀升,今年1-5月,美债累计到期规模为12万亿美元,去年同期累计到期规模为11.5万亿美元,因此,目前为止美债到期压力并未明显高于去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国债规模已在年初达到法定债务上限,目前国债只能存量续作、不能净新增,这限制了国债发行规模。美国国会需要在8月之前通过法案提高或暂停债务上限,否则政府将被迫停摆。而一旦债务上限提高或暂停,美债发行规模将明显增加,后续到期压力也会加大。

>偿还压力:美国国债到期后,基本都是采取借新还旧的方式,理论上讲只要能一直发债,就不存在偿还问题。不过,如果政府债务规模过于庞大,会受到国会和民众的反对;同时如果利率水平高企,会导致付息压力过大,进一步压缩未来的财政空间。从政府杠杆率来看,截至2024Q3,美国在发达国家中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最高的日本大约是美国的2倍,这意味着美国政府仍具备继续加杠杆的空间。从付息压力来看,2024年美国政府净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为3.1%,已接近90年代初的历史最高点3.2%。因此,美国财政现状是:高利率+高赤字的背景下,付息压力高企,不断滚动续作导致债务规模膨胀过快,但还远未达到无以为继的地步。

3、美债交易规模与外国减持复盘

>交易规模:2022年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债日均成交额连续大幅攀升,但成交额占存量规模的比重(换手率概念)并未大幅提高,反映出成交额的攀升主要是由于规模膨胀。截至4月,美债日均成交额达1.36万亿美元;作为参照,截至3月海外国家中持有美债最多的日本,其持有规模约为1.13万亿美元。换言之,美债日均成交额超过任何单一海外国家持有美债的规模,这还是包括了海外私营部门的情况下,若只考虑海外央行的持有规模,则相差会更多。此外,若海外国家选择抛售美债,必然要换取其他资产作为外汇储备,黄金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但黄金市场的体量要小于美债市场,各国持有美债的规模也远高于黄金储备,将美债转化为黄金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抛售节奏也不会很快。

>减持复盘:中国自2015年“811汇改”后开始持续减持美债,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后减持节奏并未明显加快。经过多年减持,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从最高1.3万亿美元降至20253月的不到8000亿美元。日本自2000年以来共有3轮减持美债,第一轮是2005-2008年,第二轮是2015-2018年,第三轮是2022年至今,但长期看日本持有的美债规模仍呈现上升趋势。复盘中日减持时期的美债表现可以看出,美债收益率的走势基本和美国经济、通胀、货币政策高度一致,并未出现因中日减持而脱离基本面大幅上行的情况。

4、结论:外国抛售对美债的冲击有限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如果后续关税出现反复、外国选择减持美债,大概率不会导致美债收益率持续大幅抬升,理由主要有4点:

(1)除非美国债务上限始终无法解决、政府被迫长期停摆(可能性很低),否则无需担心美债偿付能力不足;

(2)美债市场规模极其庞大、且交易十分活跃,单一海外国家持有的美债数量相对有限,难以持续操纵美债走势;

(3)美债作为重要的外汇储备资产,可选的替代品十分有限,即便是黄金也需要较长时间来转换,这决定了海外国家减持美债的速度不会很快;

(4)参考历史经验,海外国家温和减持的情况下,美债走势依然由基本面因素主导。如果关税再度反复,美国衰退预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将会重燃,这会抑制美债收益率的上行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结论建立在海外国家单独行动、并且依然保持理性的前提下。如果关税反复的程度引发了“众怒”,导致主要国家选择联合抛售美债作为反制手段,同时采取最激进的抛售速度,可能会对美债市场乃至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无法预料的巨大冲击。

风险提示:关税、美国经济与政策、地缘冲突等超预期演化。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科曙光:关于新任董事长的选举... 证券之星消息,中科曙光(603019)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读懂IPO|成立15年从未盈利...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基金资料保管不当!盐城锋润被出... 5月22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对盐城锋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锋润”)采取出具警示函...
民生加银11只基金负收益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目前,民生加银基金的主动权益经理中,在任时长超过9年的人,只剩权益总监...
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将投... 5月22日,小米发布会,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2026-2030)。 (来...
85岁“教父”的传记,比他的脸... 这位 85 岁的“教父”,仿佛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庞,虽布满皱纹,却如同一...
快手强制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近日,有消息传出,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继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平安银行(000001....
迈威生物:研发风险与商业化难题... 文|海山来源|博望财经迈威生物赴港IPO又增变数。近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6...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 文丨木清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富友支付再次递表港交所。若算上其从2015年开始在A股的上市辅导,本次是...
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部...
赵伟:消费困局的“盲点”? 赵... 赵伟 屠强 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一问:被忽视的服务...
3c转型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潜... 灵巧手环节,目前公开已知的公司是福立旺、兆威机电、征和工业、曼恩斯特、华辰装备等。之前写过一次福立旺...
“百位大V走进深圳”,多元视角... 5月22日,“百位大V写意深圳”网络传播活动暨“2025网络名人看深圳”主题采风活动在深圳举行。50...
从被动信披滞后到主动对抗监管,... 记者 秦楚远2025年5月7日,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紫天”,300280)...
高合汽车“复活” ?江苏高合汽... 据天眼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5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约...
长鸿高科收到宁波证监局对公司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长鸿高科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下发的《...
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持续优化科技...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
兆讯传媒:拟1亿-2亿元回购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兆讯传媒公告,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三一重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 5月2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公告,公司已于5月22日向香港联合交...
港股打新又出肉签!恒瑞医药暗盘... 恒瑞医药(600276.SH)将于明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又一“A+H”两地上市的国内大药企。5月...
“碰瓷”问界M9,银河新车惹争... 吉利银河品牌姗姗来迟的新车,命名一经公布,便很快受到网络质疑。2025年即将过半,吉利银河品牌年内5...
中国电建:前4月新签合同金额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中国电建公告,2025年1月至4月,公司新签项目数量为3127个,新签...
关灯、放视频,特朗普为何“伏击... 中新网5月22日电 (甘甜)“把灯关掉。”当地时间21日,在一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美国...
华熙生物“炮轰”券商,两位女首... 最近几天,医美行业无比“热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A股“玻尿酸之王”华熙生物(688363.SH)...
创新疫苗管线持续推进 港股部分... 5月22日消息,港股部分药品股再度冲高,截至发稿,艾美疫苗涨超16%,四环医药涨近12%,开拓药业涨...
爱丽家居227万股将于5月30... 财中社5月22日电爱丽家居(603221)发布公告,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