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亏六年的国联水产:剥离上游业务,财务、内控等多项违规 国联水产三年亏损会退市吗 国联水产连续亏损但未被st的原因
创始人
2025-05-22 18:16:40

国联水产近期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将通过聚焦大单品策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研发聚焦爆品、聚焦食品主业等方式打造未来盈利点。多项措施背后,是国联水产连亏六年待增的业绩。广东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则揭开了其收入核算不准、内控存在缺陷等系列漏洞。

从全产业链布局到瘦身聚焦食品主业,从押注小龙虾风口到叫停相关扩建项目,国联水产的“断臂”能否换来重返盈利期的重生?

净利润连亏六年

2025年5月,国联水产召开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2024年,国联水产实现营业总收入34.09亿元,同比减少26.16%;实现净利润约-7.42亿元,较上年同期扩大39.62%的亏损幅度。

国联水产指出,营收下降主要是因贸易类的产品和市场受影响较大;净利润亏损扩大主要是因全球经济背景下,水产行业受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贸易关税的持续影响、水产消费市场景气度不佳、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品销售价格持续处于低位、终端市场销售缓慢、公司计提较大资产减值等因素,全年出现较大亏损。

对于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并且控制成本,国联水产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将布局全球供应链,在全球主要对虾等水产品主产区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同时深挖国内养殖水产品品种潜力,平衡短期成本控制与长期稳定性。

事实上,这已是国联水产亏损的第六年。就增减情况而言,2019年至2024年的六年时间内,国联水产五年都处于营收、净利双降境地,仅2022年业绩出现短暂回温。针对投资者关心的未来盈利点,国联水产回应称,下一步,公司将在生产端聚焦“321大单品”策略,即前三大单品分别占营收30%、20%、10%以上,狠抓生产端精细化管理和工厂降本增效;销售端优化以国内市场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销售格局,持续推进全渠道营销,继续扩大销售规模,提升营销端规模效益;研发端将继续创新,聚焦普适性强、原料稳定的爆品,提升产品竞争力;优化升级产业链,战略聚焦食品主业,剥离上游板块,轻装上阵,减轻上游板块对公司资金链的负担。

“公司前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但是上游业务对公司产业链没有形成综合优势,反而给公司经营带来较大的拖累”,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当下的战略发展方向是进一步聚焦食品主业,在水产食品研发、加工、营销环节深耕。年报显示,继前期剥离种苗、养殖等业务后,国联水产在2024年继续剥离饲料业务。从结果来看,2024年,国联水产94.80%的营收来自水产食品行业,饲料营收占比降至4.35%,另有0.85%为其他行业营收。

叫停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年报中,国联水产将自身主要产品分为以预制菜品为主的精深加工类、初加工类、全球海产精选类,并将虾饺、烤鱼、小龙虾、黑鱼片称为公司预制菜的“四大主力”。

为扩大公司水产品深加工的产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国联水产曾计划募资10亿元,一半用于投入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以下简称“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的建设,该笔定增最终在2022年12月落地。

资料显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总投资约6.02亿元,其中5亿元来自前述募集资金,规划建设期为12个月。项目达产后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

国联水产表示,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系公司结合当时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2020年,我国小龙虾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小龙虾养殖面积、产量、产值创新高,企业数量超过1.7万家。小龙虾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66.10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448.4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84%,已成为当时我国最火爆的餐饮和网红食品之一。为满足市场规模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解决小龙虾季节性问题,公司需要建设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扩大小龙虾深加工产品的产能,让消费者在淡季也能够吃到口感好、风味佳的熟食小龙虾产品,同时抓住市场机遇,巩固和提高公司在水产品加工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

项目原计划于2024年1月18日完成项目建设,但在2023年底延期至2026年1月17日完工。不过截至2025年3月底,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正式建设仅投入募集资金3887.69万元,不足原计划的10%。

2025年4月,国联水产公告称,项目筹建之初正值小龙虾热度不断攀升,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升温之际。但近年来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小龙虾热度减退、价格持续下跌,加之预制菜市场繁荣度减退。公司现有生产线产能负荷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产能能够满足现有的市场需求。因此经审慎考虑,公司拟终止该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并将上述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从而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未来,公司将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以自有资金投资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

2023年年报被查出七项问题

业绩增长难题待解、募投项目终止之际,国联水产还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广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广东证监局”)查出2023年年报存在收入核算不准确、存货跌价准备计提不充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不准确、固定资产减值不充分、内部控制不规范、年度前五大客户情况披露不准确、内幕信息管理不规范七项问题,并于2025年4月底收到广东证监局出具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就收入核算而言,国联水产2023年供港业务所有路段运输均由上游供应商承担,公司实际控制商品时间短,运输过程中,实际由上游供应商直接承担商品损耗风险。故而,在供港业务中,公司应当被认定为代理人按照净额法核算,但实际却采用了总额法核算。

此外,根据销售合同约定,货物控制权均应在经销商实际提货时发生转移,即国联水产开出发货单,在客户已提取货物或物流公司已提取货物时进行确认收入。然而2023年,国联水产对经销商自提模式下的部分销售业务,实际是按照形式上的出库时点确认收入,相关货物出库后,并未转移存放地点,出现了提前确认收入的违规情况。

国联水产的内控、信披缺陷也在本次检查中暴露出来。广东证监局指出,国联水产采购业务相关内控执行不合规,活鲜水产品采购未留存业务原始交付单据。库存管理和核算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存货实际出入库管理过程中,无书面记录各区域存放的存货种类、数量、日期等,仅通过人工管理,影响存货有效管理及核算的准确性;未能准确采集存货实际库龄情况,而是以存货收发存表为基础模拟计算存货库龄,与实际存货状态不符。SAP系统存在账号共享且无法明确共享账号的所有实际持有人、非实名账户,部分用户不恰当地拥有与岗位职责不符的系统权限、普通用户持有通用维护等IT专属权限等系统权限问题。

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中,前三名由同一人控制。而国联水产未合并披露与相关客户的交易,导致2023年年报披露的前五大客户情况不准确。

此外,国联水产2023年年报等内幕信息知情人档案由证券部登记,相关知情人均未签字确认,违反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5号——上市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

广东证监局认为,李忠作为国联水产董事长、总经理,樊春花作为财务总监,梁永振作为董事会秘书,未按照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基于上述违规行为,广东证监局决定对国联水产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对李忠、樊春花、梁永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指出公司应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问责,于收到决定书30日内完成整改,向广东证监局报送公司整改及内部问责情况报告,并抄报深圳证券交易所。

“很难说上市公司不清楚被监管处罚的风险”,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新京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上市十余年的企业,本次国联水产的多项违规行为都和财务业绩挂钩,不排除当初在业绩承压背景下,公司面对无法扭转的不利局面,出于稳定股价等利益考虑,铤而走险的可能性,“像存货出入库仅通过人工管理,无书面记录等行为都可能涉及财务数据不真实,无法进行审计核实,造成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存疑,威胁投资者利益。”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国联水产目前已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及追溯调整公告,将2021年-2023年合并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43.61亿元、48.49亿元、46.17亿元,更正幅度为-1.13亿元、-2.65亿元、-2.92亿元;将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营业收入调减为30.96亿元、32.42亿元、30.17亿元,更正幅度为-6829.46万元、-1.5亿元、-2.06亿元。2024年年报中,国联水产表示,为更严谨地执行收入准则,已将2021年-2023年部分鲜活贸易业务的收入确认方法由“总额法”调整为“净额法”。

围绕当初为何在财务方面出现多项疏漏,公司后续将如何加强内控管理、提振业绩等情况,新京报记者致电国联水产,并依据要求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前,尚未得到回复。而在相关公告中,国联水产表示,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充分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将组织相关责任人员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提高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规范运作意识及水平,并提升会计核算的专业性和规范性,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唐峥

校对 穆祥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科曙光:关于新任董事长的选举... 证券之星消息,中科曙光(603019)05月22日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答复投资者关心的问题。 投资者:...
读懂IPO|成立15年从未盈利... 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
基金资料保管不当!盐城锋润被出... 5月22日,江苏证监局发布公告,对盐城锋润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盐城锋润”)采取出具警示函...
民生加银11只基金负收益 【深圳商报讯】(记者 詹钰叶)目前,民生加银基金的主动权益经理中,在任时长超过9年的人,只剩权益总监...
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将投... 5月22日,小米发布会,雷军宣布未来五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2000亿(2026-2030)。 (来...
85岁“教父”的传记,比他的脸... 这位 85 岁的“教父”,仿佛时光在他身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他那饱经沧桑的面庞,虽布满皱纹,却如同一...
快手强制员工每天刷1小时短视频...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近日,有消息传出,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A...
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红星资本局5月22日消息,继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平安银行(000001....
迈威生物:研发风险与商业化难题... 文|海山来源|博望财经迈威生物赴港IPO又增变数。近日,迈威(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8806...
反洗钱违规董事长被罚,三年清仓... 文丨木清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富友支付再次递表港交所。若算上其从2015年开始在A股的上市辅导,本次是...
熊园:三大维度看,美债抛售风险... 熊园 刘新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4月初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部...
赵伟:消费困局的“盲点”? 赵... 赵伟 屠强 耿佩璇(赵伟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摘要一问:被忽视的服务...
3c转型机器人灵巧手零部件,潜... 灵巧手环节,目前公开已知的公司是福立旺、兆威机电、征和工业、曼恩斯特、华辰装备等。之前写过一次福立旺...
“百位大V走进深圳”,多元视角... 5月22日,“百位大V写意深圳”网络传播活动暨“2025网络名人看深圳”主题采风活动在深圳举行。50...
从被动信披滞后到主动对抗监管,... 记者 秦楚远2025年5月7日,福建紫天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ST紫天”,300280)...
高合汽车“复活” ?江苏高合汽... 据天眼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在5月22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约...
长鸿高科收到宁波证监局对公司及...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长鸿高科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宁波监管局下发的《...
证监会:沪深北交易所战略性新兴... 5月22日,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
证监会首席风险官:持续优化科技... 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
兆讯传媒:拟1亿-2亿元回购公...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兆讯传媒公告,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
三一重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 5月22日,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三一重工,600031.SH)公告,公司已于5月22日向香港联合交...
港股打新又出肉签!恒瑞医药暗盘... 恒瑞医药(600276.SH)将于明日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又一“A+H”两地上市的国内大药企。5月...
“碰瓷”问界M9,银河新车惹争... 吉利银河品牌姗姗来迟的新车,命名一经公布,便很快受到网络质疑。2025年即将过半,吉利银河品牌年内5...
中国电建:前4月新签合同金额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5月22日,中国电建公告,2025年1月至4月,公司新签项目数量为3127个,新签...
关灯、放视频,特朗普为何“伏击... 中新网5月22日电 (甘甜)“把灯关掉。”当地时间21日,在一场被美国媒体称为“伏击”的会见中,美国...
华熙生物“炮轰”券商,两位女首... 最近几天,医美行业无比“热闹”。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A股“玻尿酸之王”华熙生物(688363.SH)...
创新疫苗管线持续推进 港股部分... 5月22日消息,港股部分药品股再度冲高,截至发稿,艾美疫苗涨超16%,四环医药涨近12%,开拓药业涨...
爱丽家居227万股将于5月30... 财中社5月22日电爱丽家居(603221)发布公告,关于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