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是:探迹科技: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报告共计:32页
《2025年钢材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核心内容总结
一、行业发展背景与转型方向
全球工业体系经历“低碳化、智能化、本地化”三重浪潮,中国钢材行业正处于产能重构与价值重估的关键转折期。一方面,产能过剩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环保政策(如“双碳”目标)对行业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淘汰高耗能产能,转向绿色化生产;另一方面,新能源基建、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需求创造结构性机会,推动行业从“粗放式规模扩张”向“精细化价值创造”转型。报告提出“绿色化改造、高端化转型、场景化深耕”三大战略路径,助力企业在存量博弈中开辟增量空间。
二、五大核心观点解析
1. 政策驱动产能出清与绿色转型
环保政策加速落后产能退出,龙头企业通过整合提升行业集中度。例如,废钢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推动短流程炼钢发展,低碳工艺(如氢冶金)成为技术突破重点。绿色转型不仅是合规要求,更能通过碳交易等模式创造新价值。
2. 高端钢材需求爆发与国产替代加速
低端钢材市场竞争激烈,而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对高端钢材(如高强钢、硅钢)需求显著增长。2024年高端钢材市场规模占比达24%,预计2025年提升至25.5%。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进口依赖,如新能源汽车高强钢国产化率提升,部分领域开始主导国际标准。
3. AI技术重构生产与营销体系
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核心生产力”,应用于生产流程优化(如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供应链管理(如智能预测模型)及精准营销(如探迹拓客工具)。企业通过AI技术实现客户需求提前锁定、销售效率提升,例如某企业使用探迹CRM后,意向客户数量增长3倍,开单周期缩短80%。
4. 数智化赋能降本增效
产能过剩与需求分化背景下,传统销售模式面临挑战。数智化工具(如探迹制造业版)通过精准定位客户、智能触达和过程管理,降低获客成本并提升人效。案例显示,企业使用智能销售工具后,客户获取时间从4小时/个降至30分钟/个,获客成本降低90%。
5. 双循环下的结构性增长策略
国内市场呈现区域分化,江苏、广东等东部地区聚焦高端产品,中西部依托基建与产业转移释放需求。海外市场则需突破技术认证壁垒,以低碳和数字化能力参与竞争,例如沿海企业推出耐海洋气候不锈钢,配套长质保服务拓展国际市场。
三、增量客群与场景化机会
下游客群需求呈现结构性变化:建筑行业需求向西部转移,东部侧重高端钢材;机械制造、家电行业以中小客户为主,关注价格与定制化;光伏行业形成“哑铃型”需求结构,头部企业需要高端定制钢材,中小安装商依赖标准化产品;农业大棚市场则分层明显,从普通热镀锌管到智能温室的轻量化材料均有机会。企业需根据不同客群特点,提供差异化产品与服务,例如针对光伏龙头推出抗风压支架钢,针对农业大棚提供耐腐蚀不锈钢定制方案。
四、典型案例与技术应用
报告通过多个案例展示技术落地成效:某不锈钢企业借助探迹拓客工具,将意向客户数量从每月13个提升至40个,开单效率提升5倍;佛山某钢材企业利用地图拓客功能,将客户跟进效率提升8倍,每月获客量从500家增至3000家。这些实践表明,AI与大数据技术已成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核心手段。
五、未来趋势展望
钢材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将聚焦于“增量市场挖掘力”与“场景服务重构力”。企业需以技术创新(如超导磁体炼钢)、生态协同(绑定下游龙头)和区域精耕(贴近市场布局)应对变革,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跃迁,在全球高端材料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
上一篇:所有股民当前需要重视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