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随着上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结束,今年ETF的规模情况也尘埃落定。
根据Wind数据,今年上半年ETF共有1209只,相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63只,这些产品的总规模已经突破4万亿大关,达到4.3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相比增长了15.57%。
在这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债券型ETF和商品型ETF,年内规模分别增长了120.71%和107.96%。规模指数ETF(宽基ETF)虽然环比增幅仅有2%,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的最新规模为2.23万亿元,依然占到ETF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而从单只产品的情况来看,上半年共有18只ETF规模增长超过百亿元,其中增长较多的是沪深300ETF华夏和华安基金旗下的黄金ETF。
另外,上半年有16家基金公司旗下的ETF新增总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新增931.70亿元,目前以7513.36亿元的ETF管理规模排在所有基金管理人之首。
上半年ETF总规模增长超5800亿元,债券ETF和商品ETF实现翻倍
作为近年来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核心引擎,上半年ETF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
每经记者根据Wind统计发现,截至6月30日,全市场ETF的资产净值为4.31万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增长了5802.86亿元,增幅为15.57%。
我们先来看看不同类型产品上半年的规模变动情况。首先是占大头的股票型ETF,上半年数量逼近1000只,相比去年年底新成立147只;规模已经突破3万亿大关,达到最新的3.03万亿元,环比增长5.09%。
相比之下,上半年规模增幅最大的是债券型ETF和商品型ETF,双双翻倍。其中,债券型ETF的最新规模为3839.76亿元,与去年年底的1739.73亿元相比增长了120.71%。富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海富通中证短融ETF等产品上半年都获得了资金的持续流入,前者最新规模已突破500亿元。此外还有多只债券型ETF规模超过百亿元,显示了上半年资金对于这类产品的偏好。
商品ETF上半年也表现亮眼,总规模从去年年底的756.73亿元增长至最新的1573.70亿元,增幅达到107.96%。而在这其中,黄金主题ETF“吸金”能力惊人,例如华安黄金ETF的规模就实现了翻倍,从去年年底的290亿元左右增加至最新的近600亿元;博时黄金ETF也从去年年底的150亿元左右激增至279.08亿元,此外还有多只黄金主题ETF规模已超百亿元。
另外,今年以来大量资金流入港股,相关主题ETF规模也出现猛增,带动跨境ETF总规模环比增长33.23%、达到5649.04亿元。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的规模增长了超过250亿元,由去年年底的224.56亿元一举增加至最新的479.17亿元,直接翻倍。
受此影响,上半年跨境ETF、债券型ETF、商品型ETF的占比都有明显增加,分别由去年年底的11.38%、4.67%、2.03%提升至13.12%、8.92%和3.65%;与此同时,股票型ETF的占比则从去年年底的77.50%降低至70.47%,货币型ETF的规模占比也从4.22%下降至3.75%。
每经记者注意到,作为占据全市场ETF规模半壁江山的规模指数ETF,也就是宽基ETF,上半年的最新规模为2.23万亿元,环比增长2.00%,最新占比51.77%;相比之下,主题指数ETF和策略指数ETF上半年的规模增速比较快,最新规模分别为4873.86亿元和1129.36亿元,环比分别增长了18.76%和18.34%,行业指数ETF规模上半年也增长了4.97%至1986.40亿元;仅有风格指数ETF规模出现缩水。
多只ETF净流入超百亿元,也有产品缩水明显
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的千亿ETF仍然是6只,分别如下:
上半年单只基金的规模变动也可谓是亮点十足,首先来看一下单只基金规模增长前20位的产品名单:
统计结果显示,上半年共有18只产品新增规模超过百亿元,其中还有3只产品新增超200亿元,分别是沪深300ETF华夏(增长326.95亿元)、黄金ETF(增长311.47亿元)和港股通互联网ETF(增长257.27亿元),另外短融ETF(增长196.50亿元)、沪深300ETF易方达(增长196.11亿元)这两只产品增长也将近200亿元,足见增长势头的猛烈。
有意思的是,这几只产品分别代表了上半年资金流入最多的四类ETF,即传统的宽基ETF、以黄金主题为代表的商品ETF、跨境ETF和债券ETF。
而在规模增加超百亿的产品中,宽基ETF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包括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易方达、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等等。
再来看一下上半年资金净流出比较多的产品,我们也做了一个统计: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缩水最多的ETF产品是国泰中证A500ETF,相比去年年底减少了97.14亿元,最新规模为184.38亿元;与此同时,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博时恒生医疗保健ETF、易方达创业板ETF、招商中证A500ETF等产品上半年的规模缩水也超过50亿元;此外还有多只产品规模减少超过30亿元,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从规模缩水靠前的产品类型来看,宽基ETF也依然占了多数,并且其中有不少都是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不过临近上半年末,中证A500相关ETF也开始蓄力,例如华泰柏瑞中证A500ETF上周净流入就达到112.79亿元,总规模也突破200亿元大关,新晋成为全市场规模最大的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ETF产品。
华夏、易方达、华泰柏瑞仍居前三位,有管理人年内新增近千亿元
最后再来看看各家基金公司的ETF管理规模情况。
根据Wind数据,截至6月30日,排名前三的仍然是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ETF管理规模分别为7513.36亿元、6666.48亿元和4994.70亿元。
除此之外,还有9家公司的ETF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分别是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博时基金、华安基金和银华基金。
另一方面,ETF业务的马太效应也是日益显著。头部公司已经达到千亿甚至数千亿级别,但仍有大量公司ETF总规模不足百亿元,排名靠后的20家公司ETF业务规模相加也不到100亿元。
再从业务增长的角度来看,年内ETF管理规模增加最多的是华夏基金,与去年年末相比新增931.70亿元;其次,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的规模增长也都超过500亿元,分别为648.07亿元和514.55亿元;此外,凭借在债券ETF领域的持续布局,海富通基金上半年的ETF管理规模也新增了可观的439.44亿元,总规模正逼近千亿元大关。
如果把观察时间拉长到近一年,可以发现已有多家公司近一年ETF规模增长超过千亿元,其中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华泰柏瑞基金等头部机构近一年增加超2000亿元,增幅可观。
整体而言,全市场已经开展ETF业务的55家公募持牌机构中,43家上半年都实现了该项业务规模的增长,占比达到近八成。其余的公司则出现规模缩水,但整体波动不大,其中泰康基金、招商基金年内减少超过20亿元。
ETF管理规模前20名的基金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