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业现人事变动潮,区域酒企金种子也出现核心高管变动。
7月2日,金种子酒发布关于公司董事、总经理辞职的公告。公告提到,金种子酒董事会于近日收到公司董事、总经理何秀侠的辞职报告。因工作调整,何秀侠请求辞去公司第七届董事会董事、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委员、提名委员会委员及总经理职务。辞职报告自送达公司董事会之日起生效,辞职后何秀侠不在公司及子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据了解,何秀侠于2022年7月接任金种子酒总经理,她此前在华润啤酒有近20年的工作经验。其上任时正值金种子酒连续4年亏损(2019-2022年)、华润战略投资后的深度整合阶段。何秀侠曾公开表示,金种子酒一定会再创辉煌,重回皖酒第一阵营。但目前看来,金种子酒的业绩亏损不仅没有止步,反而在持续扩大。
在任期间推出多项改革措施
但仍无法挽救公司业绩
根据公告,何秀侠原定任期是到今年的11月21日,提前离任的原因是工作调整。金种子酒公告指出,为保证公司的正常运营和规范治理,公司在未聘任新的总经理期间,由公司副总经理刘辅弼代行总经理职责。公司将按照《公司章程》及相关规定,积极推进总经理遴选及聘任工作。
2022年,金种子酒引入华润战略投资。同年7月,何秀侠及多位华润系高管便入驻金种子酒,就任总经理等职位,尤其是何秀侠的到来,被寄予厚望。在任三年间,何秀侠也推出了多项改革措施。
首先是产品线的重构:何秀侠主张砍掉低端产品,淘汰年营收低于1000万元的系列,聚焦"馥合香"和"头号种子"两大中高端新品;同时推动价格带升级,将主力产品从15-50元提升至80-300元(如"头号种子"定价168元/瓶),对标古井贡酒、口子窖;在品类创新方面,金种子还推出"馥合香"香型,强调"一口三香"差异化,试图打破安徽市场浓香型垄断。
其次是渠道深度改革。以何秀侠为代表的华润系高管上任后便开始对经销商进行洗牌,替换60%传统经销商,引入华润系快消品渠道商,要求具备终端管控能力;同时加强数字化管控,强制终端扫码出货,监控动销数据,减少渠道压货。
然而一系列改革措施似乎并不奏效,金种子酒最受关注的业绩情况并未得到改善。根据财报,2022年和2023年,金种子酒营业收入分别为11.86亿元、14.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7亿元、-2206.96万元。2024年,金种子酒的亏损情况更为严重,当年实现营收9.25亿元,同比下跌37.04%,归母净亏损扩大至2.58亿元,较2023年亏损额下滑超10倍。
华润入主后管理层动荡
金种子酒困境难解
做啤酒的华润进入白酒行业,此前就引来大量关注与讨论。分析人士认为,从金种子酒近三年的各种表现来看,华润的啤酒快消式打法,如渠道扁平化、数据管控等,在白酒市场失效;此外,华润同时推进啤酒渠道赋能("啤白融合")和白酒独立运营,实则是一种资源内耗。
值得一提的是,几日前,华润啤酒宣布侯孝海卸任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可见华润啤酒内部也正在进行战略调整。而金种子酒近几年管理层也在动荡,何秀侠任内更换了70%的中层,销售总监曾一年内三度换人,这也带来政策执行断层等问题。
也有声音指出,金种子酒的系统性困局非个人能解,何秀侠的改革固然全面,但在行业下行、品牌势能薄弱、资本耐心有限的背景下,短期举措反而加速失血。
从行业角度,近几年行业挤压加剧,区域酒企生存艰难。一方面,金种子酒作为安徽名酒实则面临古井贡酒、口子窖的挤压,市占率难以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全国名酒也加速下沉,200元价格带成红海,金种子新品难以突围。此外,金种子长期被视为低端酒,"头号种子"168元定价缺乏认知基础。
对此,行业人士表示,何秀侠的离职不仅看出企业的调整,还折射出区域酒企的集体困境:行业调整周期竞争加剧,高端化需长期投入,但市场已不给时间;金种子酒的出路在何方,华润酒业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王静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