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要扭转现在的颓势,首先要做的是战略重塑。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文静
编辑|米娜
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6月22日,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与他的江苏宿迁老乡京东董事长刘强东,出现在了内蒙古包头的沙漠营地,他还邀请来了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第二天,三人举杯共饮的画面,广为流传。
来源:洋河股份官网
10天后,他们手中的那瓶洋河大曲光瓶酒,在京东平台卖得正酣,张联东却突然辞职了。
7月1日晚间,洋河股份公告,张联东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不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公告中,洋河股份评价张联东任期期间的表现称,“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品质等方面勇于创新。”
在外界看来,张联东的辞任颇为突然。他于2021年2月上任洋河股份董事长,原定任期届满时间为2027年4月。但任期未满,提前离职,背后原因引起外界颇多猜测。
2024年,洋河营收跌破30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行业排名由第三滑落至第五,股价持续下跌。今年一季度,洋河股份业绩进一步下滑,营收同比下降31.92%至110.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93%至36.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下降40.2%。
面对惨淡的业绩,6月12日,张联东在洋河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向投资者致歉,称“洋河在这轮发展中相对滞后”,并表示“最大的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这里”。
他反省,洋河在品牌建设上,观念还较为落后;在品牌竞争中,部分定位还不够清晰;品牌建设路径还较传统,基本上靠打广告。其次,洋河在营销模式的创新方面也相对滞后。
这让外界联想到近期爆火的苏超。洋河和对手今世缘同为江苏本地酒企,这场体育营销盛宴中,今世缘以“国缘V3”拿下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席位,在苏超比赛中拥有强烈的品牌存在感,而洋河仅以宿迁队赞助商身份“边缘参与”。这让洋河的投资者们颇为“恨铁不成钢”。
在这之前,6月11日,洋河股份刚刚公告杨卫国提前卸任公司董事的消息。6月25日,杨卫国被免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洋河集团为洋河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4.18%。洋河集团和双沟集团均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后者由宿迁市政府全资持股,为宿迁市属国企。
张联东卸任后,外界对接任者有颇多猜测。关于接任者及洋河经营变化,《中国企业家》致电洋河股份董事会秘书办公室,洋河方面回应称,下一步会尽快完成相关补选程序及其他选举工作,但无论谁竞选,都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不过,洋河股份官网领导简介一栏显示,现任洋河股份党委书记为顾宇。根据最新公告,顾宇已被提名为洋河股份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顾宇,1978年5月出生,比张联东年轻10岁,二人履历轨迹有颇多相似之处,均由官员转型而来。公开资料显示,顾宇曾任泗阳县委办公室主任,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宿迁市接待办副主任,沭阳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
外界关心的是,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新继任者能否带领洋河重拾荣光?
张联东是洋河股份第四任董事长,也是洋河第一位“空降”董事长,曾任宿迁市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宿城区副区长,宿城区委常委、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宿迁市城管局局长,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处级),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等职务。
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张联东上任之前,洋河已经在头部白酒企业竞争中有所“落伍”。2016年以后,洋河增速远不如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同行——2016年至2020年洋河营收增幅仅23%,而茅台、五粮液等同行的增幅均超100%。尤其到了2019年、2020年,洋河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因此,他的到来备受期待,被视为“救火队长”。其上任之初,洋河业绩表现可圈可点。2021年,他上任首年就扭转了洋河此前营收下滑的局面,实现253.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0.14%。2022年,洋河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并在2023年达到331.26亿元,这一年,洋河归母净利润也突破百亿元。
遗憾的是,2023年,洋河的增长已出现乏力迹象,当年四季度出现亏损。2024年,洋河营收骤降12.83%至288.76亿元;净利润下滑33.37%至66.73亿元,一夜之间跌回到2017年的水平,成为头部酒企中唯一“双降”企业。
这让外界大跌眼镜,也直接导致洋河失去了其坐了14年的行业“探花”宝座,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超越,营收规模滑落至行业第五。
2025年一季度,洋河业绩延续下滑态势,实现营收110.66亿元,同比下滑31.92%;净利润为36.37亿元,同比下滑39.93%,仍是头部酒企中唯一负增长的企业。
备受煎熬的,还有洋河的投资人。2021年2月24日,张联东上任当天收盘,洋河股价为179.45元/股。到其辞职的2025年7月2日收盘,洋河股价跌到64.64元/股,跌幅超过60%。洋河也是本轮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中,股价跌幅最大的行业龙头之一。
从2021年到2025年,洋河股价连跌5年,有投资者直呼“苦不堪言”。一位投资者在洋河2024年业绩公开后“割肉”离场,亏了40多万元。
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告诉《中国企业家》,在2021年,他就预判洋河“可能撑不住了”,当时他们发现,洋河经销商的更换率很高,“达到10%以上,渠道管理也有问题”。2022年、2023年、2024年,他们调研终端市场时发现,很多原本洋河高覆盖的区域市场变成了中覆盖、低覆盖,明显可看出,终端产品到达越来越少。
安徽一位白酒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洋河自点率(指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直接指定购买某一品牌的比例)很低,在当地运作了多年一直没有起色。
当下洋河遭遇多重困境。
横亘在洋河面前的一大问题是产品结构失衡,基本盘一步步被蚕食,高端化受阻。财报显示,2024年,洋河中高档酒营收243.17亿元,同比下滑14.79%;普通酒下滑0.49%,但整体营收仅39.31亿元,占比很低。其中,洋河中高档酒包括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等,普通酒主要为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
来源:视觉中国
在次高端市场,洋河遭遇今世缘、汾酒等品牌同价位产品围剿。而在高端市场,一直以来,品牌基础薄弱,令洋河无法跻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的阵营。
渠道问题也颇为严峻。截至2024年末,虽然经销商数量增至8866家,但合同负债却从2021年的158亿元持续下滑至103亿元。
张联东在洋河股东大会上坦言:“公司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结构性问题,渠道深耕不足,终端分类分级管理亟待加强,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洋河面临的更紧迫问题是后院失守。江苏市场是洋河的大本营,在今世缘的蚕食和挤压下,洋河节节败退。一位白酒市场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今世缘推出的国缘酒,近两年在江苏销量上升很快,对洋河酒的打压很大。
2024年,洋河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这是自2020年以来其在江苏市场营收首次下滑。而今世缘2024年在江苏省内各销售大区共实现营收105.53亿元。
2020年,今世缘在江苏省内的收入为47.67亿元,而洋河在江苏省的营收却首次跌破100亿元,约为96亿元。当时,在江苏市场,今世缘的营收体量仅是洋河的一半,如今已经快追赶上洋河了,有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会反超。
与此同时,省外市场也面临严峻挑战。洋河股份2024年财报显示,江苏省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4%。
在2024年业绩会上,有投资者问洋河一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及为何与其他酒企差距如此之大。
洋河称,公司当前主要遇到以下四类问题:一是因品牌保鲜焕新不足,品牌势能有所下降;二是当前产品利润相对透明,渠道利润空间有所收窄;三是2021年以来持续中高速增速,当前渠道库存存在压力;四是营销转型待加速,从终端渠道到消费者运营转型的工作还需加快。
洋河业绩、股价“双杀”,在投资者们看来,洋河如此表现,责任在管理层。
此番洋河“换帅”,一位投资者告诉《中国企业家》,短期来看,有改变就有好的预期;但长期来看,对业绩的影响,还需观察。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洋河的业绩下滑是必然,并非张联东个人的问题。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称,于张联东而言,其在洋河的成绩可圈可点。洋河股份业绩下滑,应非张联东之过,但体系内难免有“不同声音”,再加上同在江苏的今世缘业绩上涨,的确给洋河股份带来一些压力。
在邹文武看来,洋河的下滑从十几年前就有征兆了。洋河上市前后那段时间,经历了7年的爆发式增长,但在2014年之后,洋河没有跟上行业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没有找对发力点,加之现在管理者无法驾驭一个曾经迅速发展且成功的洋河,因此整体后劲不足。
来源:视觉中国
邹文武总结洋河衰败的核心原因有四个。
第一,周期升级失败。洋河的产品力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需要。洋河最成功的产品是海之蓝,价位为120元~150元,它是奠定洋河成功的基础。但2012年以后,随着江苏消费市场的升级,白酒消费价位已经上升至三四百元,洋河的次高端产品天之蓝没有跟上行业发展节奏,成为接力海之蓝百元价位的百亿规模产品。
第二,战略选择失误。2011年,洋河收购双沟之后,将双沟“雪藏”,以至于错失“双名酒”“省内双打、省外双攻”的格局,造成洋河在江苏省内被竞品追赶挤压、省外被头部企业瓦解。
被并购时,双沟已经有十几亿元的营收规模,在江苏省内是压着今世缘、汤沟等品牌的,但被洋河收购以后几乎原地踏步。洋河此举相当于拆了自己的防护墙,在这种格局下,今世缘崛起,成为洋河的劲敌,如今在江苏市场已经快速反超洋河。其全国化市场,也被头部酒企的超级单品及兴起的酱酒品类蚕食。
第三,品牌价值失落。洋河的品牌管理模式,与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品牌被持续积累和放大不同,从海之蓝到天之蓝、梦之蓝、梦之蓝手工班,其母品牌价值不断被稀释、摊薄。此外,他认为洋河品牌战略定力不足,品牌价值不断虚无化,广告语从“男人的情怀”变成“下一个十年,更好的时代,更好的你”和“我们的梦,时代的梦”,让消费者感受越来越虚无,品牌广告宣传变得无价值积累。
第四,管理能力失控。在第一代领导人的强力领导和开疆拓土后,洋河后续领导团队频繁更迭,“管理上没有更强力的领导层,后来的管理者很难再驾驭一家曾经这么成功的公司,也无法处理各方利益,只能守”。
事实上,张联东任期内做过不少变革尝试。
履职2个月,他发布“12345战略体系”,核心为“洋河+双沟”双名酒战略,目标是将双沟打造成为第二增长极。在其推动下,双沟营收从十亿元级别跃升至三十多亿元,在公司总营收中占比达到两位数。2021年8月,他推出覆盖5100名核心骨干的股权激励计划。此外,同步推行渠道改革,精简经销商超2600家,优化渠道利润分配。
高端化尝试同样引人注目。2022年,洋河推出定价高达4699元的梦之蓝·手工班(大师);2024年又升级为手工班真年份系列,试图以此对标茅台、五粮液,而弥补洋河高端化市场的短板。
但在邹文武看来,“洋河的问题在于缺乏长远战略,对于继任者来说,洋河要扭转现在的颓势,首先要做的是战略重塑,包括品牌战略的重塑。”
在存量竞争背景下,洋河的处境将更加艰难。对于当下的洋河来说,需要的是一场系统性的、触及根本的变革。
参考资料:
《业绩与股价双承压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向投资者致歉》,财联社,朱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