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亚盛医药董事长杨大俊:研发难成药的靶点堪比登珠峰,做创新药更应避免内卷
创始人
2025-07-22 13:54:49

每经记者|金喆 每经编辑|魏官红

如果一个靶点历经三十年才有一款药物成功上市,其成药难度之高,不言而喻。

“研究这样的靶点如同攀登珠穆朗玛峰。”亚盛医药董事长、CEO(首席执行官)杨大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说。他和搭档王少萌从1995年开始研究Bcl-2靶点,在2004年筛选出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后,一做就是21年。今年7月,亚盛医药的利沙托克拉(利生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附条件批准上市,成为国产原研首家、全球第2款Bcl-2抑制剂,打破了艾伯维在这一领域长达9年的垄断。

Bcl-2靶点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发现,直到2025年,杨大俊的团队终于针对该靶点获得成功,而亚盛医药另一款产品奥雷巴替尼片(商品名:耐立克),研发历程也长达13年。

杨大俊觉得,做药就是这样,找最难的靶点、做最好的临床设计、让药物效果发挥到极致,才能在同类药物竞争中胜出。

“me-too也好、快速跟进也好、生物类似药也好,我一直说我们不做这类创新。这些在研发阶段的风险比较小,但上市后的商业化风险更大,那时候(失败的)成本更高。”杨大俊认为,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已经很难有“唯一、独一、缺一不可”的品种,不管在什么样的阶段,亚盛的目标都是解决临床无药可用的困境。

药物设计只有全优才能“无忧”

很多血液病领域的专家都是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研究Bcl-2靶点。杨大俊的研究也经过了30年,为什么大家对这个靶点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有人把Bcl-2靶点比作血液瘤的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一旦成药,对慢淋、骨髓瘤等B细胞肿瘤都能发挥作用,堪称血液病治疗的‘万金油’。”提起Bcl-2靶点的魅力,杨大俊的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仿佛在谈论一位追寻半生的挚友——那些埋首实验室的日夜、临床试验中的波折,都是这个靶点的潜在价值里沉甸甸的注脚。

实际上,杨大俊在2004年就启动了第一个化合物的临床研究,比艾伯维还早了7年。但2016年维奈克拉获批上市时,他的研究仍在临床的崎岖路上跋涉——就像他说的如同攀登珠峰,自己最早扎营在半山腰,却眼睁睁看着后来者先一步到达峰顶。

临床进度被赶超,在生物医药领域并不奇怪。于是,杨大俊更加坚定了亚盛医药要做跟维奈克拉有差异化的产品的想法。

Bcl-2抑制剂的作用机制是达到目标剂量以后诱导细胞凋亡,药物不需要在血液里停留很长时间,否则就会打击正常细胞,引起副作用。肿瘤溶解综合征(TLS)曾被视为Bcl-2抑制剂临床应用中需要重点警惕的严重副作用之一,若未及时发现和干预,可能因电解质紊乱、急性肾衰竭等引发严重后果,甚至可能造成患者死亡。

但维奈克拉爬到目标剂量需要5周,这是亚盛医药主攻的一个难点。

“只有全优才能‘无忧’,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药物开发思路。”杨大俊说,他们做了大量的临床前研究,后来的临床数据证明,利生妥的部分表现比维奈克拉好。

利生妥采用的是每日剂量爬坡,经过5天的剂量递增达到目标剂量。利生妥临床研究的主要研究者、江苏省人民医院淋巴瘤中心主任李建勇教授说,很多药物的半衰期是20多个小时,期间一直在发挥作用。利生妥的半衰期较短,约为4至6小时,TLS发生率极低,因此,临床设计上可采用每日剂量递增给药方式,用药更为便捷。从临床情况来看,BTK抑制剂治疗后出现耐药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利生妥能尽快发挥疗效帮助他们控制病情。

“TLS是Bcl-2抑制剂最严重的副作用,很多患者如果处理不当,确实可能发生致命风险。即便在我们目前已经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的情况下,仍有企业在临床试验中出现病人死亡的情况。”李建勇坦言,降低TLS的办法就是让药物在短时间内达到目标剂量。利生妥在安全性方面的大幅改进,对整个药物类别有非常重大的贡献。

李建勇见过太多走投无路的患者。以前患者使用BTK抑制剂时存在需要长期服用、不能随意停药、用得越久越可能产生耐药性等情况,不仅生活质量受影响,经济负担也大。还有一些靶向药在抗凝、抗血小板等方面存在风险,尤其是在伴有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更需小心,相较之下,利生妥的安全性更高。作为临床医生,他觉得利生妥解决了很多临床用药的问题,在临床治疗路径上有革命性的意义。

这种临床用药的跨越,正是杨大俊30年前埋首研发时心中最滚烫的期盼。如今,当杨大俊再次谈起他的创业初心,依然有些哽咽。他曾有家人因癌症离世,很多同事的家人、亲戚、朋友也是如此。亚盛医药上市的两款产品,都是中国第一、中国唯一,帮助相关患者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对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而言,意义重大。

“我经常和我的员工说,在中国做创新药很难,早年没有投资,有时候还要‘求爷爷告奶奶’。但我也跟他们说,你们不用怕,我们在做正确的事情,这个事情是可以治病救人、给患者带来获益的。”杨大俊非常感慨,他希望有一天,血液病的治疗可以让患者不用做化疗,急性血液病变成慢性血液病,慢性血液病则可以实现停药、无进展生存。

做创新药更应避免内卷

在Bcl-2靶点的研究上,杨大俊是幸运的,亚盛医药率先打破艾伯维的垄断“僵局”,是中国创新药成果的一次验证。过去一年,中国企业创纪录的BD(商务拓展)交易数量和金额,以及热门研发管线中越来越多的中国研究者身影,都在不断证明中国创新资产的实力。

杨大俊觉得如今的创新药红利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过去这些年行业积累、技术突破和政策推动的共同结果。按照创新药产业链时间发展,很多新的化合物、新的抗体、新的技术已经在临床研究中体现了价值,正在走向大家认可的阶段。如果没有走到这个阶段,从资本角度、投资人角度、行业角度还是会觉得BD有点太早或者风险太高。

“从资本市场来讲,去年和今年(企业通过)BD融的钱超过投资人投的钱,这是过去没有预想到的转折。这种现象表明,从侧路突围也能带来一个不错的效果,同时又促进了资本市场回暖。”杨大俊也提醒,一些细分领域的表现确实不错,但谈不上全面回暖。不过,有一点可以明确,创新药正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且这种势头会持续下去。

对于眼下火爆的创新药行情,杨大俊非常直接地说,2021年年初那一段时期创新药行业还是有泡沫,那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中有80%股价都破发了。

“大家之所以能够BD成功,首先还是产品好、临床数据好,买方对你的产品、技术有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一个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能够成功出海,是非常难得、非常积极、非常正面的事情。因为有了这些成功,资本市场、一级市场也开始关注生物医药,大家感觉回暖也是正常。”杨大俊认为,某些现象级的事件不代表整个行业是井喷状态,行业还存在很多差距,只能说差距在越来越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长达四年的创新药寒冬里,港股18A公司中,仅有两家扛住了周期的重压,股价不仅“收复失地”,更冲至历史新高——一家是成功挑战全球药王的康方生物,另一家便是亚盛医药。

今年以来,亚盛医药在资本市场持续发力:截至7月21日,其港股股价年内涨幅超70%,美股更是大涨超120%,在同期上市的同类公司中稳居涨幅榜首。

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随之而来:在创新药的内卷式竞争中,亚盛医药深耕的血液瘤并非大癌种,如何能从扎堆实体瘤的同行中突围?

对此,杨大俊直言,当下创新药“内卷”的症结,源于两个深层原因。其一,在过去很多年里,生物医药大多数是以仿制为主,创新意味着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也意味着更高的失败和风险。在这个情况下,很多初创公司、传统公司都会比较保守、谨慎,并不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情,更愿意做相对成熟、风险小的(事情)。其二,资本和投资人,也希望投资的产品风险小,甚至没有风险。

医药魔方的数据显示,中国原研创新药总计覆盖了754个靶点,热门靶点与全球基本相同,重合度为80%。但与此同时,热门靶点集中度较高。中国TOP20(前20名)靶点中有19个靶点对应管线数量在全球占比超过50%,其中CLDN18.2、GPRC5D占比超过80%。

“经过最近四年的市场教育,市场正在出现好的转机。”杨大俊说,初创公司、创始人、企业也在想,是不是还应该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虽然是高风险,可一旦成功也可能获得高回报。而且,投资人的态度也在改变。

站在创新药的新一轮风口上,杨大俊表示,在行业发展好的时候,大家面临的挑战与四五年前的资本寒冬不一样。大家还是要保持敬畏之心,不要太追求热门、太内卷,不能看到好的就去跟、去追,在这个时候要有冷静的头脑、要做自己善于做的事情、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不要一窝蜂追求热点。这样一方面效率低,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资源,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死掉”。但他十分坚信,经过大浪淘沙,真正的金子才可以活下来。

风起之时,中国企业正大步向Big Pharma(大型制药公司)的目标靠近。杨大俊说,Pharma和Biotech之间最重要的分界点是能否通过自己研发的产品产生利润,并通过自己的利润来支持研发。今年预计有几家公司可以达标,亚盛医药预计在2027年能够实现盈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江西水王”老婆自曝家丑:卖水... 最近的事儿,是离不开水了!娃娃娃娃哈哈之后,又一家卖水的企业火了。这两天,江西润田矿泉水的前老板娘魏...
可控核聚变央企,获百亿投资 在能源领域,一家可控核聚变央企迎来了重大利好。凭借其卓越的科研实力与前瞻性布局,成功获得了百亿投资。...
唉,男人们啊~又一国产伟哥要上... 男人们,努力锻炼吧!你看,又一款新的“国产伟哥”,出现了。这款名为“昂伟达”的国产PDE5抑制剂,不...
上交所发布关于*ST亚振相关情... 上交所发布关于*ST亚振相关情况的通报。*ST亚振(603389)近期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情形,公司已多...
沃华医药狂飙303% 深市首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季媛媛深市首批上市公司中报正式出炉。7月21日晚,沃华医药率先发布2025年半...
良品铺子易主惹诉讼 广州国资欲... 中经记者 蒋政 北京报道良品铺子易主事宜再起波澜。7月21日,良品铺子发布关于控股股东涉及诉讼的公告...
不想IPO,汽水之王卖身美国 ... 那个吴京代言的中国汽水之王,迎来命运拐点。作者 |老高来源 |投资家(ID:touzijias)那个...
4周年将至,富达基金“将帅”齐... 作者 | 谢美浴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近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达基...
童颜针“争夺战”爆发!爱美客子... 红星资本局7月22日消息,爱美客(300896.SZ)和*ST苏吴(600200.SH,以下简称“江...
原董事长吴礼顺升迁后离任,第一... 原董事长吴礼顺因升迁而离任,这一变动使得第一创业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时期,正急切地等待着新的“掌门人”。...
周大福:2025财年一季度零售...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周大福在港交所披露2025财年第一季度经营数据。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
景顺长城2只基金4年收近20亿... 作者 | 刘银平编辑 | 付影来源 | 独角金融7月21日,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景顺长城...
中国-东北亚博览会8月启幕,读...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阿力米热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将于8月27日-31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办...
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对杜邦反垄断调... 南都讯 记者黄莉玲 根据7月22日市场监管总局官方消息,暂停对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的反垄断调查程序...
让游客“滚回家”!这些欧洲城市... 在欧洲,游客正成为众矢之的。从西班牙到意大利,再到葡萄牙,当地媒体头条上充斥着对游客的指责声——过度...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表面平稳的美国经济数据下,正暗藏令人不安的衰退信号。富国银行最新报告指出,美国服务业可自由支配支出出...
首都机场临空区新增企业393家 本报讯(记者 孟紫薇 通讯员 张凯欣)今年1至6月,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迎来393家企业落户,注册资本...
最新报告:超半数受访消费者认为... 南都讯记者杨文君 发自北京 7月22日,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和立信数据研究院联合组织撰写的《202...
原创 债... 内容提要 文章分四个阶段回顾了上半年债市形势。整体看,上半年债市呈高波动、重交易的特征,债券收益率曲...
二季度公募规模突破33万亿元!... 随着公募基金二季报披露完成,公募行业的相关数据也随之出炉。 据Wind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全市场共有...
高途集团启用飞书,教育科技龙头... 7 月 21 日,高途教育科技集团(以下简称高途)与飞书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宣布启用飞书。高途教育科技...
曾因65亿太贵“放手”,又抛出...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汀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7月21日盘后,安宁股份(002978.SZ)...
中润资源:证券简称变更为“招金... 7月22日晚间,中润资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中润资源,000506.SZ)公告,本次变更公司名称、证券...
V观财报|歌尔股份拟104亿港... 【V观财报|歌尔股份拟104亿港元收购两公司100%股权】歌尔股份公告,拟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约104亿...
10亿元砸向环保,“茅五洋”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卢陶然、李德尚玉 北京报道适逢A股半年报披露季,在国内市场存量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
V观财报|国光电气总经理李泞被...   中新经纬7月22日电 国光电气22日晚间公告,公司于7月22日收到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监委工作电话...
当年跳槽电车和坚守油车的销售,... 请你提供具体的“当年跳槽电车和坚守油车的销售”的相关情况呀,比如他们的销售业绩、市场环境变化对他们的...
“公奔私”浪潮又要来?高毅、睿... 近年来,随着投资者偏好转变、薪酬监管与费率改革等原因,公募基金经理队伍流动加剧,人事频繁变动。截至7...
沃华医药上半年归母净利润涨超3...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林昀肖7月21日晚间,沃华医药(002107.SZ)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
最不像球星的MVP,帮361°... 在篮球的舞台上,有一位最不像球星的 MVP,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 361°打了一场最走心的仗。他并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