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又杀回来了
创始人
2025-07-22 22:03:00

平板电脑又杀回来了!曾经在智能手机的冲击下略显沉寂,如今却以全新的姿态强势回归。它集便携性与大屏显示于一体,无论是在地铁上轻松阅读电子书,还是在旅途中观看高清电影,都能带来极致的体验。其多样的应用场景,满足了人们工作、娱乐的各种需求。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平板电脑的性能愈发强大,操作也更加便捷流畅。它不再只是简单的娱乐工具,更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与青睐。


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在一片唱衰声中又喘了一口气,喜获全年出货量9.2%的同比增长[1]


作为一个国补也带不太动的品类,平板电脑市场缩水三年后终于重新反弹,可惜老牌霸主苹果勉强增长5.3%,成功跑输大盘。反倒是华为和小米用陡峭的曲线,拿走了大部分增量市场。



平板电脑是一个由苹果所定义的全新消费品类,也是一个被苹果称霸多年的市场。


长期以来,除了独木难支的三星,安卓阵营各路诸侯要么高挂免战牌,要么浅尝辄止,把平板市场做成了消费电子领域心照不宣的斯大林格勒。


直到2019年后,华为和小米开始重金投入,OPPO与vivo跑步入场,看似大局已定的市场重新泛起涟漪。


这些涌动暗流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一款2012年发布的产品:iPad mini


一、露头就秒


苹果在2012年发布的第一代iPad mini,算得上平板电脑市场的一个转折点。


相比同代iPad,iPad mini在存储容量、续航、屏幕分辨率上都有不同程度缩水,最大变化是屏幕尺寸从9.7英寸砍到了7.9英寸,定价比iPad整整便宜170美元。


产品发布三个月前的例行信息泄露环节,彭博就给出了旗帜鲜明的判断:iPad mini是竞争对手最可怕的噩梦。


iPad mini被普遍视为库克的纠偏之作,原因在于乔布斯本人对小尺寸平板长期嗤之以鼻。按照他的逻辑,有平板电脑的人大概率也有智能手机,因此,“缩小宝贵的显示屏做一个能放进口袋的平板,显然是错的”。


从2010年iPad发布到2012年iPad mini问世,苹果实际上将小尺寸平板的市场让给了三星、谷歌、亚马逊为代表的安卓阵营。


iPad mini发布后,凭借物美价廉的定位,首季大卖1000万台,差不多是谷歌Nexus 7全年销量的两倍[2]


2013年iPad mini 2发布,核心零部件全面对齐同年新产品线iPad Air,成为迄今为止最畅销单一平板机型[3],直接击穿了安卓阵营所有品牌的心理防线,也导致iPod touch在公司年会奖品列表中的定位进一步降低。


iPad mini统治地位最直接的体现在于,iPad mini的定价(399美元/2888元)成为了市场心照不宣的价格锚。


三星定价799美元的12英寸高端Galaxy Tab系列虽然从未断更,但就市场表现来看,其定位更像抗衡苹果的面子工程。反倒与iPad mini定位接近的7/8英寸Galaxy Tab系列,自2012年后就没有超过399美元。


2014年前后,小米和华为相继进入平板市场,定位同样中低端,出道价就打到了1500元人民币以下。


一方面,时值苹果如日中天,其品牌号召力远非安卓阵营可比拟。因此,消费者的具体消费决策中,难免以iPad mini作为参照系挑挑拣拣。



而对安卓阵营来说,更加现实的问题在于利润率的牺牲


初代iPad mini使用了一年前iPad 2搭载的A5芯片,属于自研库存货,按照相关机构测算,成本仅13美元。作为对比,Nexus 7的英伟达Tegra 3芯片,成本为25美元,加上其他环节的缩水和更高的定价,iPad mini毛利高达40%[4],Nexus 7则不到25%[5]


同时,平板电脑和手机的零部件通用性很强,前者无限接近于给手机主板配上大电池和大屏幕。这就给安卓阵营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近似的零部件规格下,平板的利润没有手机高。


由于399美元/2888元这层隐形天花板的存在,安卓阵营很难在维持同样参数规格的前提下享受iPad mini同样的利润率,定价超过iPad mini,又容易被苹果定向狙击,露头就秒。


和iPad mini类似,iPhone长期也以智能手机价格锚的性质存在,但后者定价高得多,留给安卓阵营的定价区间与利润空间也更大。


因此在BOM成本接近的情况下,大部分品牌宁愿在手机上投入研发资源,平板产品线靠低端定位勉强维持存在感。


于是iPad mini越是热销,其他品牌对平板越是性质寥寥。带头大哥谷歌支撑到2014年带头撤退,国内厂商产品迭代时断时续,只有一边给苹果代工芯片、一边跟苹果打官司的三星我行我素,坚持践行卖不动也要做的炫富行为。


眼看着安卓阵营渐渐没了志气,苹果却意外高抬贵手。


二、消失的枷锁


2016年的苹果发布会格外冷清,除了一款例行更新的9.7英寸iPad Pro外,再无新产品刷脸。iPad mini则罕见断更,被意外打入冷宫。


苹果内部真实的决策过程不得而知,但从市场表现看,iPad mini断更的原因不是因为卖得不好,而是因为卖得太好了。


从iPad mini开始,供应链出身的库克对iPad产品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截至2015年iPad mini4发布,iPad被细分成了三条产品线:


一是iPad mini,定位小巧轻便,适用于游戏、阅读等移动场景;


二是iPad Air,定位轻薄,面向轻度办公。在2013年以iPad继任者的角色出现,与之对应,iPad产品线在2013~2016年停更。


三是iPad Pro,定位抢MacBook的饭碗,面向视频剪辑、平面设计等专业性较强的重度办公场景。



按照苹果的规划,mini/Air/Pro三条产品线对应三个价格区间,使用场景定位明确,定价空间错落有致,不同需求的消费者可以各取所需。但对于苹果的规划,消费者的反应是“啊对对对”:


按照市场研究机构CIRP的测算[3],在iPad mini停更前的一季度——即2015年Q4,大部分新增的iPad消费都被iPad mini系列吞噬,导致iPad mini的销售占比从32%增加到了47%,定价更高的iPad Air反而下滑。



也就是说,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大部分iPad受众还是挑最便宜的买。这就给苹果带来了一个现实问题:iPad mini开始挤压其他产品线,侵蚀平板业务整体利润空间。


按照相关机构测算,iPad mini的单机利润在131美元左右[4],iPad Air早期BOM成本在274美元[6],按499美元起售价,单机利润225美元。


早期9.7英寸iPad Pro的BOM成本缺少公开资料,但按照iPad Pro 12.9英寸的BOM成本测算[7],其毛利超过500美元,已经超过了iPad mini的售价。


因此对苹果来说,iPad Pro/Air自然是卖得越多越好,但现实是利润最低的iPad mini越卖越好。痛心疾首的库克挥泪斩马谡,让iPad mini连续消失了三年。


可见一台平板电脑的命运,有时和自身的努力甚至是负相关。


iPad mini停更的三年里,不仅拯救自家的高端兄弟产品,也解开了束缚安卓阵营长达五年的枷锁。


2018年,华为跳过MediaPad系列第四代M4,直接发布MediaPad M5,其中10.8英寸高端Pro版3488元起售。作为对比,上一代M3仅有8.4英寸版本,国内起售价1888元。


同一时间,小米也推出Xiaomi Pad系列首个高端版本——Xiaomi Pad 4 Plus,起售价1899元,看上去底气不是很足,但考虑到上一代产品Xiaomi Pad 2起售价只有999元,定价其实翻倍了。


身为安卓阵营的带头大哥,谷歌也用新品牌Pixel替代了性价比色彩浓重的Nexus品牌,重新杀回平板市场。遗憾的是销量一直比较见仁见智。


随着我行我上的心态迅速蔓延,被iPad mini统治的价格带逐渐充满了安卓平板的身影。2015年到2018年,苹果以下top2~top5的市场份额从合计30%不到[8]提高到了40%以上[9]


由于定价空间被打开,安卓阵营在BOM成本的控制上也不再束手束脚,平板性能开始迅速与旗舰手机对齐。


2017年,三星推出对标iPad Pro的Galaxy Tab S3,处理器从上一代的中端高通骁龙652升级至旗舰级骁龙820;2019年,华为推出MediaPad M6,用上了旗舰机型同款的麒麟980。


2019年,阔别4年之久的iPad mini意外更新。但相比前几代产品狠起来连自家人都砍的风范,iPad mini 5的定位更像是清零部件库存:


极为先进的3.5mm耳机接口、与四年前的iPad mini 4别无二致的外观,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感受到一股历史的厚重感。


三、新的战争


2024年,iPad Pro在产品线总销量的占比来到38%,iPad mini仅剩不到10%[10],库克终于在退休前了却了这桩心事。


乔布斯时代,平板电脑的定位更接近放大的智能手机,身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中间地带”,通用性很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iPad mini这类小尺寸平板的畅销。


iPad Pro是苹果以“生产力工具”定义iPad的开端,平板使用场景开始分化。相比小尺寸平板,iPad Pro定位截然相反,12.9英寸的大屏、扩展性更强的type-c接口配合713g的重量,反而更接近笔记本电脑。


2015年后,移动处理器的性能伴随芯片制造工艺的进步开始了爆炸式提升,这导致平板电脑的使用场景中,大部分非高性能需求开始出现性能过剩。同时,平板电脑轻薄、大电池的特点,又能弥补笔记本电脑在这方面的不足。


2015年,苹果为第一代iPad Pro搭载了专用的A9X处理器,使其可以支持图像处理、视频剪辑等复杂任务。加上键盘等外设的接入,客观上可以承载大多数笔记本电脑的低负载场景。


同时,iPad产品线不再与iPhone共享iOS,转向专用系统iPadOS,Final Cut Pro、Procreate等主打触屏手写的专业设计软件随之出现,Adobe等第三方软件商开始为iPad专门优化应用。


另一方面,随着手机尺寸越来越大,小尺寸平板的定位也愈发尴尬。


iPhone Max产品线已经做到了6.9英寸,让7英寸的iPad mini无所适从。展开高达8~10英寸的折叠屏手机的出现,进一步压缩了小尺寸平板的地位。越来越大的屏幕成为了平板市场的主基调。


2015年以后,iPad Pro成为苹果更新最勤快的产品线,12.9英寸(后升级为13英寸)至今迭代了七代,11英寸迭代了五代,除了集体跳票的2023年,几乎从不缺席。



与之相对的是不断上涨的价格:苹果最新一代13英寸iPad Pro,起售价已经从799美元上升到了1299美元(11499元)。


作为平板电脑市场的霸主,iPad定价锚的身份没有变化。但随着iPad/iPad mini存在感越来越低,安卓阵营的定价天花板上移了3000~5000元,平板电脑一下成为了利润非常可观的生意。


大部分消费电子产品的开发逻辑,一般是先确认定价和利润率,再根据成本决定各种零部件和传感器的选择。在定价封死的情况下,选择什么零部件,就是一个有限资源按需分配的游戏。


因此对产品设计部门来说,真正的考验是如何在BOM成本可控的情况下,做出为市场接受的产品,还有不错的利润率。不计成本设计一辆高性能跑车,并不比研发廉价耐用还有钱赚的丰田卡罗拉复杂。


因此,iPad定价区间的整体上行,实际上进一步解放了安卓平板的定价区间。


对应到研发环节,更高的定价带来了更高的成本空间,产品设计师从来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2019年,华为推出第一代MatePad Pro,主打生产力,搭载麒麟990处理器,配备手写笔和键盘,引入多屏协同、一碰传等功能,提高软件跨平台切换效率,迂回提升生产力。


小米则从Xiaomi Pad 5开始告别“追剧神器”定位,芯片换上高通同代旗舰,性能对齐旗舰手机,屏幕、外设堆料满满。2022年后,对平板市场长期兴致寡淡的OPPO和vivo也陆续杀入战场,年年更新。


集体转型的背后,是“大版智能手机”红利告罄,以及“轻薄版PC”释放的市场空间。


2019年,iPad mini断更三年后回归,之后又断断续续更新了两代,但499美元的最新定价,在越来越复杂的平板市场已经找不到身位了。


在苹果推出折叠手机之前,iPad mini大概率还会不尴不尬地继续存在着。


参考资料:

[1]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9%,小米跃居第五,Canalys

[2]Nexus 7 maths(Update 2013.2.19),Benedict Evans

[3]CIRP:2015年Q4大尺寸iPad Pro在iPad销量中占比达到12%,199IT

[4]IHS iSuppli News Flash:Low-End iPad mini Carries$188 Bill of Materials,Teardown Analysis Reveals,Electronic Products

[5]IHS:Nexus 7 Packs a$152 BOM,LightReading

[6]iPad Air costs$274 to build,$42 less than iPad 3,iDB

[7]iPad Pro teardown shows sharp increase in Taiwan parts,Nikkei Asia

[8]Top Five Tablet vendors,shipments,Market share,and Growth,Fourth Quarter 2015,IDC

[9]Top Five Tablet Companies,Worldwide Shipments,Market Share,and Growth,2018,IDC

[10]CIRP:Since 2020,iPad Pro models account for between 38%and 48%of US iPad unit sales,AppleWorld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网约车禁油车”消息被多家... 一则未经官方核实的消息,短短几个小时内在媒体和自媒体间迅速传播,最终却被证实是“乌龙一场”。7月22...
央企与地方国资齐出手,注册资本... 7月2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11时20分,东方电气(600875.SH)、雪人股份(0...
老茶馆打牌、社区店染发:银发经... 在老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牌在指尖舞动,那是他们闲暇时光的独特消遣。这里承载着他们的...
A股午评:沪指涨0.75%站上... 市场早盘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600点。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7...
热爆炸!这个“消暑老方子”被餐...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持续高温、突破40℃!捧红了这个消暑界“上古战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亿元买入,2.4亿元甩卖部... 王健林,再次甩卖资产!这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快钱金融。7月22日,中国儒意(00136.HK)公告称...
沪指突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 据人民财讯7月23日电 7月23日,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
善水科技:7月22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2日,善水科技(301190)融资买入536.49万元,融资偿还556.04万元...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资本押注“终极能源”新赛道 近日,国内聚变能源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某头部...
牛市再现“奔私潮”,鲍无可、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23日讯(记者 敖玉连)牛市总是伴随着“奔私潮”,这次也不例外。 大...
阿迪耐克下场:3000元一件的... 文 | 深响,作者 | 林之柏 “人不如狗”系列又更新了——来自日本的Alphaicon(下文简称...
利欧股份: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沪指涨0.75%站上3600点...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沪指23日高开后持续拉升,临近午盘站上3600点。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会逐渐走向被其豢养的境地。AI 凭借其强大的计算...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 跟陈悦天认识已经快8年了,找他对谈实属临时起意。原因是,Labubu爆火、影石上市,激起他对一级市场...
核聚变牛股遭利空!“80后博士... 国光电气“80后博士”总经理被实施留置。7月22日晚,国光电气(688776.SH)发布公告称,收到...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A股融...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23日早盘,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
锦江酒店IPO:全球第一酒店数... 文|风车来源|博望财经有着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之称的锦江酒店,近期也在香港资本市场发起了IPO冲刺。锦江...
上纬新材盘中录得11连板 上纬... 7月23日,上纬新材低开高走,盘中再度触及涨停,录得11连板。
半导体“心脏”恒坤新材IPO,... 募资砍掉2亿,恒坤新材上市前先“减负”。作者|孙光辛编辑|刘钦文光刻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心脏”,其...
全球第一,汉庭这次“藏”不住了 在全球酒店领域,汉庭这次“藏”不住了。汉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布局,悄然成为全球第一。从繁华的都市...
可口可乐二季度净利增长58%,...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新款蔗糖版可乐。7月22日美股盘前,可口可乐公司(KO.N)发布了2025年二季...
工程机械板块回落,铁拓机械跌超... 7月23日,工程机械板块回落,截至发稿,铁拓机械跌超9%,中联重科跌超5%,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徐工...
外卖烧钱大战,烧不出赢家 外卖... 各方呼吁理性回归。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电商巨头发起的外卖大战尚未止歇。玩家各有新动作。美团宣布继续与...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反美首相”...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这位被称为史上最反美的日本首相,注定了要黯然落幕。日本一直都是美国最容易拿捏的软柿...
原创 “... 美国政坛最近上演了一出比《纸牌屋》更荒诞的现实大戏。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用AI技术把另一位前总统"...
胜宏科技拟赴港上市 正拟不超1...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 胜宏科技(300476.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筹划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基金早班车丨年内港股ETF吸金... 一、交易提示 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行情回暖共振,港股年内持续走强。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约800...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为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证监会正推动“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试点,预计年内...
送门票发福利 银行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随着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在前期探索后,银行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越来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