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的竞争对手黄仁勋、王传福,为何都成了他的朋友圈? 雷军黄仁勋关系 黄仁勋和王传福
创始人
2025-07-23 07:12:26



雷军密集“拓展朋友圈”引发行业聚焦。

近日,英伟达CEO黄仁勋亲赴小米公司会见雷军让人意外,毕竟已经能自产“玄戒O1”芯片的小米其实已经算英伟达的竞争对手。



这是黄仁勋在今年1月和4月访问中国后的第三次到访,7月16日于北京举行的媒体会上,黄仁勋更是表示“非常希望购买一辆小米汽车”,公开为雷军站台。在7月14日到访中国当天,黄仁勋与雷军的合影便流出,当日北京气温高达39度,但黄仁勋依然身穿标志性的皮衣和雷军留下两张合影,正是他和雷军的合影,使其最新中国之行被曝光。

黄仁勋在公开场合表示,英伟达在很多方面都与小米有着紧密的合作,并对雷军给予了高度评价。“小米现在是一个很棒的合作伙伴。我认识小米的时候,雷军还很年轻。那时候我也更年轻些,但他确实更年轻。从第一天起,我就看得出来,他将来一定会取得非凡的成功,如今雷军已经打造出一家非常出色的公司。”在黄仁勋看来小米堪称一个奇迹,无论从令人惊叹的智能手机,到性能卓越的汽车,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类产品,它都能制造出来。“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打造出这么多优秀的产品,这一点确实凸显了雷军的特别。”

几乎在同时,王传福也现身北京亦庄的小米汽车工厂,雷军和王传福两位千亿掌门人的双手紧握,雷军亲自为王传福拉开车间大门,身后站着的,是曾执掌吉利研究院的胡峥楠。他曾是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曾参与比亚迪F3的设计开发工作。



黄仁勋和王传福的相继到访,以及黄仁勋对雷军的高度评价和自己想买小米汽车的表态,让小米集团股价当日一度拉升1%,近日股价上涨明显。截至7月21日收盘,小米股价57.750港元,最新市值1.5万亿港元。比亚迪股价迎来一波连涨,截至7月21日收盘,比亚迪股价334.12元,涨1.52%,最新市值1.836万亿元。

近日,海尔集团董事长周云杰也出现在雷军“朋友圈”中,海尔和伊利联名打造了一款海尔雪糕,其目的为了推广海尔的冰箱冰柜产品,没想到小米也为推广小米冰箱发起了一个免费领雪糕的活动预告,和海尔的创意如出一辙,小米、海尔共用一个营销创意也让人意外。周云杰此前表示,我们没有要对打的意思,以示和雷军关系不一般。

黄仁勋、王传福和周云杰本该是小米的竞争对手,现在均加入雷军的朋友圈,引发广泛关注。

十二年后的再重逢

现年61岁的黄仁勋在媒体会上自称是雷军的老朋友此言非虚,2013年小米3手机发布会,当时英伟达的Tegra 4处理器首次搭载于小米手机,黄仁勋亲赴现场站台并自称“米粉”,全程用中文发言拉近与中国消费者的距离‌。那一年雷军只有44岁,比黄仁勋年轻5岁,那次合作奠定了双方长期信任的基础,黄仁勋公开表示“从认识雷军第一天起就预见其非凡成功”,并盛赞他作为技术专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能力。



当年小米尚未上市,营收只有265.8亿元,远没有现在强大,英伟达当年营收42.6亿美元,总市值也只有80亿美元,和现在小米1.5万亿港元以及英伟达4.2万亿美元的市值相比,当时的小米和英伟达都均处于起步阶段,那时候黄仁勋和雷军互相欣赏、积极合作,足以反映出两人的惺惺相惜。当年雷军身家约40亿美元,黄仁勋的身家约4亿美元。第一次会面,雷军的身家是黄仁勋的10倍。

但小米和英伟达的合作一度中断,是因为英伟达的业务重心逐渐转向GPU芯片,不再大举发力手机芯片,小米手机芯片的供应商换成了高通和联发科。只是在小米进军汽车领域之后,自然而然又和英伟达扯上了关系,毕竟智能辅助驾驶早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自然绕不开坐拥算力帝国的英伟达。

2025年双方关系进一步升级,小米智能汽车SU7搭载英伟达DRIVE Thor计算平台(算力达700 TOPS),强化了自动驾驶与AI生态的协同‌。黄仁勋强调小米跨越手机、汽车的多元产品线是“行业奇迹”,呼应了雷军早年“共同定义行业规则”的愿景‌。



黄仁勋此时访问中国以及对小米等中国企业的主动示好,大概率是和自身发展受限有关。2025年一季报显示,英伟达营收440.6亿美元,同比增长69.18%;净利润187.8亿美元,同比增长26.17%。看似不错,但上一年同期两项增幅分别是262.12%和628.39%,与之相比增速暴跌。与之同时暴跌的还有毛利率和净利率,由去年同期的78.35%、57.14%分别跌至60.52%和42.61%。



受美国出口管制影响,2025年前两季度累计损失135亿美元收入‌,亟需通过中国市场突破困局。黄仁勋在链博会公开表示中国具备“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科学能力”,并点名11家中国企业为“全球进步助力”,大有迎合中国市场的意思。

在AI芯片竞争加剧背景下,英伟达依赖小米生态实现中国市场渗透,而小米借力英伟达顶尖算力对冲国产芯片风险,形成“技术供应-场景落地”的共生模式。黄仁勋年内三次访华的行动,进一步佐证了英伟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以及对小米作为关键伙伴的重视。

时隔12年后两人再度重逢,此时财富差距反转,黄仁勋1440亿美元的身家位居全球富豪榜第九,约为雷军(610亿美元)的‌2.4倍。

两大车企巨头联手

和英伟达相比,比亚迪和小米的合作更早。比亚迪在功能手机时期即为小米提供代工服务,是小米智能手机的重要代工伙伴,负责部分小米手机的组装、结构件制造(如金属边框、后盖)等业务。例如,小米多款旗舰机型(如小米13系列)的部分产能由比亚迪承接。双方在十几年前就建立了初始合作关系,雷军曾公开强调“十几年来,比亚迪都是小米手机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2013年,雷军旗下的顺为资本曾参与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参与的联合投资(涉及新能源项目),但未直接注资比亚迪主体。雷军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对比亚迪的认可,称王传福为“中国制造业的标杆”。王传福也曾出席小米发布会,双方高层互动频繁。2021年,比亚迪曾为小米春季发布会打造定制版“小米星光”灯光秀,展示双方品牌联动。

从手机领域到汽车领域,比亚迪和小米的合作一直持续。2024年小米SU7发布时,其标准版搭载比亚迪刀片电池,延续手机领域的供应链信任‌。王传福在2021年已公开表态支持小米汽车业务,提出“不只是支持,更将深入合作”,为后续技术整合铺路‌。2024年4月北京车展,王传福曾现身小米展台,雷军亲自接待并曾直言希望与比亚迪合作。

汽车媒体人张智勇认为,比亚迪在电池和三电技术方面走在全球前列,而小米则在智能生态和用户运营上更有经验。如果两家公司合作,一个补足硬件方面的短板,一个发挥软件方面的优势,简直就是“天作之合”。“小米依赖比亚迪的制造经验与供应链掌控力,对冲新入局汽车产业的风险‌。比亚迪可以借小米生态入口(手机/IoT设备)扩大车载系统渗透率,补充软件生态短板‌。”

两位同时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的千亿富豪的再次握手,或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从王传福踏入小米工厂那一刻,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规则或被改写。从“抢蛋糕”到“做蛋糕”的逻辑跃迁。

小米凭借用户运营将YU7女性车主比例提升至30%。情感连接强大,传统技术派与互联网车企之间一下形成了互补需求,这或许就是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对手,不仅能够相互欣赏还能形成对手互访局面的关键。

面对特斯拉FSD入华倒计时,无论是比亚迪还是小米都感觉到共同的危机感。王传福曾说过未来三年的每场发布会解决一个大问题,雷军则展示了700台机器人的自动化压铸,在国内新能源车企“续航内卷”之际,两家头部车企的合作可以延伸至智驾算法和芯片等深水区,在欧美加速构建“去中国化”供应链的情况下,比亚迪和小米的深度合作,将在车规级芯片、磷酸铁锂电池领域形成战略呼应,核心技术自主化,将成为关乎生死的基础。

两位商业大佬比谁都清楚,合作才能共赢,敌对只能双输,也不利于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拓展。

“海米兄弟”合作无限?

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代表通道”上,雷军标志性微笑与周云杰严肃拘谨的表情形成强烈反差,被网友制成“海总冷如冰箱”“雷军带助理参会”等梗图,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8亿次。周云杰朋友圈回应:“把我也逗笑了”,并透露考虑启动个人社交账号探讨合作。

海尔借势玩梗,发起“周总出道”应援活动,官微晒周云杰九宫格照片并喊话雷军,推动“海米兄弟”成为年度热门CP。网友调侃:“雷总带货能力再创新高,连友商老总都能带飞”。当媒体追问“是否与雷军有更多交流”时,周云杰用山东方言脱口而出:“我们有交流的啊!”‌,其急切语气透露出对合作可能性的积极态度。

雷军的“许愿池人设”(如SU7用户定制)与周云杰“听劝体质”(网友喊话研发懒人洗衣机)结合,双方探索“用户共创”新范式。小米需补齐大家电场景入口,强化“人车家生态”闭环。周云杰和海尔借小米流量突破传统制造品牌形象,探索CEO网红化路径。

目前,海尔与小米就家电互联协议展开长期交流,目标是打破品牌壁垒,实现跨平台设备互通。周云杰明确表示:“海尔和小米一直在研究如何实现智慧家庭互联”,并强调该合作是行业共同方向,不仅限于小米。

有意思的是,两家同样有竞争关系,能形成合作,归根到底还是共赢。小米拥有3.95亿智能终端用户,覆盖个人移动场景。海尔智家累计服务超10亿家庭用户,深耕家居场景,双方合作可打通“个人-家庭”全链路智能体验。同时两家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存在巨大的协同空间,海尔卡奥斯平台(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小米汽车工厂95%的数字化率存在技术共享潜力。双方或共建智能家居设备接口标准,推动小米手机/汽车与海尔冰箱、洗衣机等设备深度联动。

雷军和周云杰二人关系呈现“公开互动热络,私下低调务实”特征。小米生态链+海尔智家场景的业务互补性与公众情绪推动的“CP效应”,正催化从偶然同框转向深度生态协作。

黄仁勋身着唐装表示“想购买一辆小米”的购车宣言,预示着市值高达4.2万亿美元的科技巨头英伟达开始为小米背书,这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效果,也彻底撕掉了中国汽车的“低价标签”,世界正在重新审视东方制造。

回望黄仁勋、雷军、王传福和周云杰几位大佬走过的路,都是用时30年左右创立庞大的商业帝国,而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始于竞争、重视合作。可见合作共赢已经成为中国走向全球的不二法宝。‌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梦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网约车禁油车”消息被多家... 一则未经官方核实的消息,短短几个小时内在媒体和自媒体间迅速传播,最终却被证实是“乌龙一场”。7月22...
央企与地方国资齐出手,注册资本... 7月2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11时20分,东方电气(600875.SH)、雪人股份(0...
老茶馆打牌、社区店染发:银发经... 在老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牌在指尖舞动,那是他们闲暇时光的独特消遣。这里承载着他们的...
A股午评:沪指涨0.75%站上... 市场早盘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600点。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7...
热爆炸!这个“消暑老方子”被餐...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持续高温、突破40℃!捧红了这个消暑界“上古战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亿元买入,2.4亿元甩卖部... 王健林,再次甩卖资产!这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快钱金融。7月22日,中国儒意(00136.HK)公告称...
沪指突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 据人民财讯7月23日电 7月23日,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
善水科技:7月22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2日,善水科技(301190)融资买入536.49万元,融资偿还556.04万元...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资本押注“终极能源”新赛道 近日,国内聚变能源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某头部...
牛市再现“奔私潮”,鲍无可、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23日讯(记者 敖玉连)牛市总是伴随着“奔私潮”,这次也不例外。 大...
阿迪耐克下场:3000元一件的... 文 | 深响,作者 | 林之柏 “人不如狗”系列又更新了——来自日本的Alphaicon(下文简称...
利欧股份: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沪指涨0.75%站上3600点...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沪指23日高开后持续拉升,临近午盘站上3600点。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会逐渐走向被其豢养的境地。AI 凭借其强大的计算...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 跟陈悦天认识已经快8年了,找他对谈实属临时起意。原因是,Labubu爆火、影石上市,激起他对一级市场...
核聚变牛股遭利空!“80后博士... 国光电气“80后博士”总经理被实施留置。7月22日晚,国光电气(688776.SH)发布公告称,收到...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A股融...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23日早盘,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
锦江酒店IPO:全球第一酒店数... 文|风车来源|博望财经有着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之称的锦江酒店,近期也在香港资本市场发起了IPO冲刺。锦江...
上纬新材盘中录得11连板 上纬... 7月23日,上纬新材低开高走,盘中再度触及涨停,录得11连板。
半导体“心脏”恒坤新材IPO,... 募资砍掉2亿,恒坤新材上市前先“减负”。作者|孙光辛编辑|刘钦文光刻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心脏”,其...
全球第一,汉庭这次“藏”不住了 在全球酒店领域,汉庭这次“藏”不住了。汉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布局,悄然成为全球第一。从繁华的都市...
可口可乐二季度净利增长58%,...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新款蔗糖版可乐。7月22日美股盘前,可口可乐公司(KO.N)发布了2025年二季...
工程机械板块回落,铁拓机械跌超... 7月23日,工程机械板块回落,截至发稿,铁拓机械跌超9%,中联重科跌超5%,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徐工...
外卖烧钱大战,烧不出赢家 外卖... 各方呼吁理性回归。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电商巨头发起的外卖大战尚未止歇。玩家各有新动作。美团宣布继续与...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反美首相”...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这位被称为史上最反美的日本首相,注定了要黯然落幕。日本一直都是美国最容易拿捏的软柿...
原创 “... 美国政坛最近上演了一出比《纸牌屋》更荒诞的现实大戏。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用AI技术把另一位前总统"...
胜宏科技拟赴港上市 正拟不超1...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 胜宏科技(300476.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筹划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基金早班车丨年内港股ETF吸金... 一、交易提示 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行情回暖共振,港股年内持续走强。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约800...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为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证监会正推动“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试点,预计年内...
送门票发福利 银行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随着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在前期探索后,银行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越来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