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等待七月底的中央经济会议 七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时间 7月底中央经济会议时间
创始人
2025-07-23 07:25:52


中国必须采取更有力的逆周期政策来保持稳定增长,同时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

7月中旬,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北大国发院、中国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联合发布拜报告。

努力保持稳定增长

结构性改革

这已经成为知识界共识,也是眼下中国经济最重要的两件大事!

另一个共识是,经济增长能弥补一切制度缺陷和漏洞!

特别是中国,相比其他国家,更依赖于经济增长,这是收入分配制度不同导致的结果不同。

结果就是, 中国严重依赖 经济 增量 ,用来 弥补 分配 制度的不足 。

比如说, 欧美一个工人可以养活4.5个人 ;但是 中国 只能养活 1.1个人 。

在这个前提之下,国内注定要做的是:第一,必须全家庭就业,才能负担起整体家庭日常支出,这也让国内很少人才能做家庭主妇;第二,必须依靠增量经济扩大投资、从而带动就业广度,用来承接更多的就业人口。

所以,美联储政策的原点,是盯死通胀率和非农就业,核心都在日常民生。最近特朗普对美联储不断施压,想要快速降息,但是鲍威尔不为所动,核心原因就在于关税战有提高通胀率的可能,所以政策利率预期迟迟不敢放松。

而国内的政策原点,则是GDP增长率,盯死的是经济增量。

前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原话是:

中国GDP一个百分点,对应的则是2000万的就业人口。

所以,我们必须得千方百计的求增长,地方考核制度也在GDP增量。

这是我们理解国内经济政策的底层逻辑!

前几天的数据是,二季度GDP增长5.2%,而上半年整体增长5.3%,高过《政府工作报告》5%的目标。

那么,上半年的增量从哪里来?

只有两个:

第一、对等关税暂缓三个月的窗口期,抢出口和抢转口

第二、消费品以旧换新刺激下的消费拉动

等同于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中,依然是投资最萎靡。

之前是基建投资边际收益递减和房地产下行,造成的投资低迷,而如今,前几年一直坚挺的制造业投资也开始转弱,转而为全力反内卷,则下一步制造业投资将更为萎靡。

过去几年,有两个重要的时间点:

2021年,房地产销售面积17.8亿平方米,合计总额18万亿人民币,史上最高。

至此,产业链占比将近经济总量30%的建筑投资,完成了最后一跃!

在房地产快速向下之后,出口及时接上,拉动了增长。

2024年,中国出口顺差第一次达到了9500亿美金,号称1万亿顺差,史上最高。

至此,出口也完成了最后一跃!

2025年关税战势不可挡,出口注定衰弱。

但是在2025年二季度,因为三个月的关税战暂缓期,国内在疯狂的抢出口,对岸在疯狂的枪进口。

这最终导致国内出口同比增长6.2%,甚至高于2024年全年的5.8%,这被称为出口最后的闪光。

然而,对等关税暂缓期到8月结束,出口毋庸置疑将再次遭遇冲击;叠加这几个月抢出口透支的需求,让未来一切堪忧。

转口贸易的路径也被堵死了。美国对越南实行了两级关税,越南直接出口商品征收20%;经越南转运输出美国的商品,关税则提高至40%。

于是,机构预测。下半年出口增速可能降至0,并终将拖累经济。

最终,上半年两大增长动力中,只剩下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拉定的国内消费!

这也意味着,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在反内卷和关税战之下,投资和出口都被封死了,唯一能靠的,只有内需,这已经成为了共识。

理解了这一切,我们再看最近一个月内的政策逻辑,一切都逐渐清晰了起来。

最近一个月有三个重要的政策出台:


6月,《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意见》;


7月,中央财经委会议,“综合治理内卷式竞争”;


7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这三大政策分被对应的主题是:

与常住人口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破除户籍限制,进一步消除人口流动的制约;

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快国内循环;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目的在于高质量发展城市服务,为内需提供更大的场景。

这一切的目的在于,为3亿新市民进城扫除一切障碍,而这3亿新市民,就是下一阶段的核心经济增量。

围绕这三亿新市民所做的投资,就是下一个5年的核心投资逻辑。

这三亿新市民,短期看则是拉动内需,长期看则是税收主体,也是未来地方政府的财税支撑。

至此,政策逻辑已经非常清晰了。

所以,这个月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因为所有的政策只是散钱,需要一条绳把它们系统的穿起来,才能形成合力。

比如说,

提议很久的扩大对中低收入群体转移支付的能力,以此补偿收入分配制度缺陷会不会出台;

比如说,

千方百计减少预防性储蓄,以及低利率之下的储蓄搬家,如何引导这些资金的流向?会出台哪些政策?

还有一个大趋势是,股市的繁盛,是和城市化的质量直接相关的,也和资金的流向是直接相关的,在三驾马车转到内需拉动经济之后,决策层有心用股市承载居民财富,那么,下半年股市政策会有哪些增量?

这一切,都要等到7月底的中央经济会议定调,所有人都有必要及时跟踪观察,第一时间了解动态变化。

如果你不太懂这些也没事,我做了一个【财富思维私密群】,就是第一时间分享对政策、资产,对全球格局变动的思考,你进群多关注一下群分享即可 。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北京网约车禁油车”消息被多家... 一则未经官方核实的消息,短短几个小时内在媒体和自媒体间迅速传播,最终却被证实是“乌龙一场”。7月22...
央企与地方国资齐出手,注册资本... 7月23日,可控核聚变概念股表现活跃。截至11时20分,东方电气(600875.SH)、雪人股份(0...
老茶馆打牌、社区店染发:银发经... 在老茶馆里,老人们悠闲地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牌在指尖舞动,那是他们闲暇时光的独特消遣。这里承载着他们的...
A股午评:沪指涨0.75%站上... 市场早盘震荡走高,三大指数小幅上涨,沪指站上3600点。南财金融终端显示,截至早盘收盘,沪指涨0.7...
热爆炸!这个“消暑老方子”被餐...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持续高温、突破40℃!捧红了这个消暑界“上古战神”“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20亿元买入,2.4亿元甩卖部... 王健林,再次甩卖资产!这次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快钱金融。7月22日,中国儒意(00136.HK)公告称...
沪指突破3600点续创年内新高... 据人民财讯7月23日电 7月23日,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来首...
善水科技:7月22日融资买入5... 证券之星消息,7月22日,善水科技(301190)融资买入536.49万元,融资偿还556.04万元...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 中国聚变能源企业获大额融资:资本押注“终极能源”新赛道 近日,国内聚变能源领域传来重磅消息:某头部...
牛市再现“奔私潮”,鲍无可、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23日讯(记者 敖玉连)牛市总是伴随着“奔私潮”,这次也不例外。 大...
阿迪耐克下场:3000元一件的... 文 | 深响,作者 | 林之柏 “人不如狗”系列又更新了——来自日本的Alphaicon(下文简称...
利欧股份: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 7月22日,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沪指涨0.75%站上3600点...   中新经纬7月23日电 沪指23日高开后持续拉升,临近午盘站上3600点。  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在未来的某一天,随着 AI 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或许会逐渐走向被其豢养的境地。AI 凭借其强大的计算...
“我们最终会被AI豢养起来” ... 跟陈悦天认识已经快8年了,找他对谈实属临时起意。原因是,Labubu爆火、影石上市,激起他对一级市场...
核聚变牛股遭利空!“80后博士... 国光电气“80后博士”总经理被实施留置。7月22日晚,国光电气(688776.SH)发布公告称,收到...
沪指盘中突破3600点,A股融...   【宅男财经|专家面对面】23日早盘,上证指数午前突破3600点整数关口,为2024年10月8日以...
锦江酒店IPO:全球第一酒店数... 文|风车来源|博望财经有着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之称的锦江酒店,近期也在香港资本市场发起了IPO冲刺。锦江...
上纬新材盘中录得11连板 上纬... 7月23日,上纬新材低开高走,盘中再度触及涨停,录得11连板。
半导体“心脏”恒坤新材IPO,... 募资砍掉2亿,恒坤新材上市前先“减负”。作者|孙光辛编辑|刘钦文光刻材料作为半导体制造的“心脏”,其...
全球第一,汉庭这次“藏”不住了 在全球酒店领域,汉庭这次“藏”不住了。汉庭以其卓越的品质和广泛的布局,悄然成为全球第一。从繁华的都市...
可口可乐二季度净利增长58%,... 可口可乐将在美国推出新款蔗糖版可乐。7月22日美股盘前,可口可乐公司(KO.N)发布了2025年二季...
工程机械板块回落,铁拓机械跌超... 7月23日,工程机械板块回落,截至发稿,铁拓机械跌超9%,中联重科跌超5%,山推股份、三一重工、徐工...
外卖烧钱大战,烧不出赢家 外卖... 各方呼吁理性回归。文丨海克财经 范东成电商巨头发起的外卖大战尚未止歇。玩家各有新动作。美团宣布继续与...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反美首相”... 石破茂下台倒计时,这位被称为史上最反美的日本首相,注定了要黯然落幕。日本一直都是美国最容易拿捏的软柿...
原创 “... 美国政坛最近上演了一出比《纸牌屋》更荒诞的现实大戏。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用AI技术把另一位前总统"...
胜宏科技拟赴港上市 正拟不超1...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22日讯 胜宏科技(300476.SZ)昨日晚间发布《关于筹划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
基金早班车丨年内港股ETF吸金... 一、交易提示 政策红利、产业升级与行情回暖共振,港股年内持续走强。数据显示,截至7月21日,约800...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为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中国证监会正推动“在港上市的大湾区企业回深交所上市”试点,预计年内...
送门票发福利 银行助力提振消费... 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随着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在前期探索后,银行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越来越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