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馥莉Vs刘畅:娃哈哈的迷局,新希望的“水分”丨正经深度 宗馥莉娃哈哈首战 宗馥莉和娃哈哈视频
创始人
2025-07-28 10:21:32



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300字)

【正经社“女二代”上位观察之一】



当娃哈哈陷入遗产争夺风暴时,新希望正在进行相对平稳的权力交接。

素以“人间天堂”饮誉于世的杭州,宗馥莉的律师团队正紧急应对香港高等法院的资产冻结令——三名自称同为宗庆后子女的美籍原告(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要求分割18亿美元信托及娃哈哈29.4%股权,按其近期市值计算,标的总额高达约350亿元。这场诉讼甚至可能动摇娃哈哈的股权稳定,宗氏家族的权力交接更显动荡,娃哈哈的消费者信任度和线上销售额已经骤降。

几乎同时,一千多公里外的成都新希望公司内,另一场权力交接正在有序进行。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27年来首次从董事会名单中消失,其女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宣布,几乎都是职业经理人出身的新一届董事会就位:包括深耕产业的“养殖老手”陶玉岭,前毕马威合伙人、曾操盘不同上市公司财务的杨芳,拥有资深金融履历的赵亮等,组成了“产业+财务+资本”的管理层组合。



同为中国民营企业优秀的“女二代”接班人,尽管权力交接过程和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但依然难掩各自的优秀,“冲劲和锐利”是“女二代”们共同的特质之一。

宗馥莉掌权之初就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但她依然带领娃哈哈重临700亿元营收巅峰;刘畅任上曾经七年三换总裁,不断引入新鲜血液,让管理层的年轻化成为现实。

不过,正经社分析师发现,相较于娃哈哈,平稳的权力交接背后,刘畅能否真正带领新希望走出当前困局,仍需经历更长久的时间考验。

1

刘畅的打磨

回望两者的权力交接,宗馥莉继承的是 “双面帝国”:表面是国有股46%、宗家29.4%、职工持股24.6%的股权结构,地下尚盘踞着一两百家关联企业构成的“影子王国”。当宗庆后离世,维系这个帝国平衡的威望消失,子女继承权争议立即引爆治理危机。

刘畅经历的是十多年打磨的渐进式交班:从最初隐姓埋名的基层员工,到2013年初掌帅印,再到2025年刘永好直接退出董事会,中间历经基层轮岗、父亲辅政、去家族化等多个阶段。

谈及刘畅,其父刘永好曾不无自豪地宣称,“这个二代传承很靠谱,她还是我们这些企业家子女中间的小头目” 。



事实上,对于刘畅的成长,刘永好更偏向于保护型的观念,这样的保护,或许正是刘畅得以平稳接过家族大印的关键。他认为:作为企业家的后代,如果过早露头的话,对自身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很不安全。

不过,少女时代的刘畅,似乎并不这么认为,一度甚至想进入娱乐圈。

当然,刘畅最终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劝阻,在成都春熙路上开了一家卖时尚首饰的小店。过程中,刘永好虽给予她一定的资金支持,不过是以借的名义。后来刘畅又与人合伙开了一家广告咨询公司,也取得了成功。

这些,就是父亲对她商业能力培养的开端。

事实上,刘永好除了提供资金支持,也会提供意见、建议,但绝对不会直接插手干预,所有的运营、实施等,全部都是刘畅自己完成。因为刘永好认为,让她越早去商业社会亲自接受打磨,对她以后的商业路,甚至顺利接手新希望越好。

刘畅在后来的某次访谈节目中也说,其实她很羡慕王思聪,父亲一出手就给他上亿。在她家不是这样的,她从小什么都要做,父亲对她也很严格,从不让她睡懒觉,外出旅行时自己的包自己背。自己做点生意,父亲的钱都得是借的,遇到问题时自己去解决。

在经历了自己创业的打磨之后,2002年刘畅最终进入了新希望体系内工作,不过罕见地选择了隐姓埋名的方式。这也正式拉开了权力交接的序幕。

到2013年,彼时33岁的刘畅接替父亲刘永好,成为上市公司新希望的董事长。不过这也只能说是初步完成了权力的交接,刘永好依然保留了新希望的董事席位,并且实行联席董事长即双董事长的治理结构,为刘畅“保驾护航”的意图明显。

直到2025年,此次刘永好退出新希望董事会,或许才意味着权力交接的彻底完成。

2

艰难的扭亏

刘畅在2013年初掌新希望时,可谓是临危受命。彼时,新希望正遭受利润急速下降、内部出现问题等冲击。

新希望作为猪养殖和饲料生产企业,业务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这也使得刘畅接班十多年后,依然面临着诸多困境。

就拿近5年来说,2020年时,新希望在营收增长33.85%的情况下,净利润却下降了5.39%。此后三年的业绩更是难言:根据同花顺数据,其净利润在2021年巨亏95.03亿元,2022年巨亏18.98亿元,2023年依然巨亏9.55亿元。一直到了2024年上半年,依然巨亏高达15.70亿元。

三年半的时间,总计亏损高达139.26亿元。

到了2024年下半年,其净利润才艰难扭亏,其中第三季度实现盈利3342.32万元,全年实现盈利也仅2.02亿元。

根据其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将实现归母净利润6.8-7.8亿元左右。尽管这一数据同比有了较大增长,但从更久的历史数据来看,甚至不及2011年同期归母净利润11.11亿元的水平。

3

巨债的压力

与此同时,更令外界担忧的是,新希望负债规模的巨幅扩张。

同花顺数据显示,2020年,其负债总额580.73亿元,同比扩大达83.96%,资产负债率53.06%;2021年负债总额进一步扩张至862.55亿元,同比增长48.53%,资产负债率也迅速攀升到了64.98%。

2023年,资产负债率达到了历史巅峰,达72.28%,负债总额936.80亿元。

2024年,负债总额有所下降,同比减少13.14%至813.68亿元,资产负债率也略降至69.00%。

事实上,近几年迫于债务等的压力,其流动资金同样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比如,2024年9月2日,新希望公告称,归还一笔距离届满仅剩3天的1.1亿元临时挪用的资金至原募集资金专户,而这笔资金临时挪用的原因为补充流动资金。

然而仅3天后(即2024年9月5日),其又宣称,使用不超过1.1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也就是说,此前9月2日公告归还的1.1亿元资金,可能被再次临时挪用为流动资金。

而此前,新希望已经有过多次类似的举动。比如,2022年11月,其董事会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9.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2023年11月,董事会、监事会同意公司使用不超过4.3亿元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此外,近几年新希望还大量变卖资产以回笼资金并缓解债务压力。比如,2022年12月,新希望把川渝地区11个在建新猪场项目进行了处置,回笼了9亿元资金;2023年4月,将川渝地区7个已建好的猪场项目出售,回笼了13亿元资金;2023年底,将白羽肉禽业务以及食品深加工业务的控股权进行转让,再次回笼资金42亿元。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其高额的举债,不仅没有因为高杠杆带来高收益,反而进一步加剧了自身的盈利困境。从上述系列数据和举动来看,新希望近几年(尤其是巨额亏损的几年),自身造血能力受到了严重损伤。

某种程度而言,其运营甚至都是依靠举债维持。

4

利润的“水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出于对新希望业绩的担忧或不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投资者提出相当尖锐的问题:“从营业收入上看,新希望是养殖行业。但从利润来源上看,新希望绝大部分年份里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民生银行,包括2025年,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新希望是金融投资行业吧?新希望把养殖业关掉,岂非更好?!”

新希望2024年报显示,投资收益达16.18亿元,占利润总额的比例高达334.65%,而该收益主要是持有民生银行股权权益法核算确认的投资收益。

根据相关媒体统计,2020年至2023年,新希望从民生银行获得的投资收益分别为14.35亿元、14.36亿元、14.72亿元、14.96亿元;同期,新希望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44亿元、-95.91亿元、-14.60亿元和2.49亿元。

进一步观察新希望的历史数据就会发现,新希望的投资收益长年在十几亿元到二十多亿元不等,表现相当稳定,且大多年份的投资收益也确实占到了净利润至少50%以上。

正经社分析师认为,尽管上述投资者的观点稍显偏激,但这一系列的数据也确实意味着:

新希望的主营业务造血能力仍有待大幅加强。

此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希望2024年刚刚艰难扭亏,2025年上半年盈利略有加强的情况下,其多位高管已因个人资金需求,而计划进行股份减持。

2025年6月10日,新希望公告,公司董事兼高管陶玉岭、监事庞允东、副总裁李爽计划在2025年7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减持股份数量分别为不超32.81万股、1.8万股、22.5万股,减持股份来源为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 。

其中,李爽在7月份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上述减持计划。

这样的减持,将引发一定程度的市场信心波动。

种种迹象表明,平稳完成了权力交接的新希望,对于刘畅的真正考验,比如能否带领新希望摆脱周期性的控制、强化主营造血能力,或许才刚刚开始。【《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排到凌晨2点往300米大坑里... 暑假,牛马怨气的暴涨时段。比寒假时间更长,但一切的快乐和自由都与你无关,以至于有网友提问:“为什么暑...
A股尾盘走高,三大股指集体收涨... A股三大股指7月28日集体高开。盘初短暂回踩后震荡上行,但午前跳水导致两市早盘收跌。午后两市窄幅震荡...
最高能效比,他又死磕“存算一体... 在芯片领域,他展现出非凡的执着与创新精神。以最高能效比为目标,他历经两年时间死磕“存算一体”技术。这...
华熙生物的“围城”:股价下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上海报道截至7月28日午间休盘,华熙生物(688363.SH)收报52...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将于10月... 红星资本局7月28日消息,今日红星资本局从主办方获悉,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
靠争议出圈!内娱最火的女人,让... 脱口秀女选手们把痛经、催婚、职场歧视这些曾经沉默的话题,撕开在笑声里。如此一场大火烧下来,热搜炸了,...
“国寿小画家”十五载美育长跑,... 当AI画笔与水彩画布在云端相遇,一场持续十五年的美育长跑正在书写新篇章。7月24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
涉嫌引导价格!万亿级银行广发银... 7月21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官网的一则工作动态,揭开了广发银行资本...
“黄金平替”成新宠 白银、铂金... “现在白银首饰款式也很好看,而且价格相对黄金饰品便宜太多了,买银饰还能替换着戴。”在天津一大型商超内...
原创 稀...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和军工产业的迅猛发展,稀土资源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筹码。中国作为全球稀土主要供应...
21对话|联汇科技CEO赵天成...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归辞 上海报道 7月26日-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下称“WAIC...
高盛上调MSCI中国指数目标点... 7月28日午后,A股三大指数红盘震荡。截至发稿,沪指涨0.14%,深成指涨0.31%,创业板指涨0....
港股午评:恒指涨0.4%,大金... 格隆汇7月28日|三大指数上午盘冲高回落,恒生指数午间收跌0.59%,恒生指数、国企指数分别上涨0....
居然智家董事长跳楼身亡?上市公... 7月28日,居然智家(000785)大幅低开,甚至一度报出跌停价。截至午间收盘,居然智家跌8.23%...
A股突变!年内首只10倍股诞生 年内首只10倍股诞生。 A股市场今天(7月28日)盘初整体走强,临近午盘时出现跳水,大金融赛道、国防...
迷因股暴涨在华尔街已激不起波澜... 迷因(Meme)股暴涨曾经是反抗华尔街精英的象征,如今则成司空见惯之事。 这一点在本周得到了证明。O...
V观财报|崇达技术:部分6G产... 【V观财报|崇达技术:部分6G产品已处于样品阶段】崇达技术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复提问表示,关于6G产品...
120亿美元出海大单!恒瑞医药... 7月28日午后,制药板块再拉升,国内首只且唯一一只跟踪中证制药指数的药ETF(562050)一度上探...
最怕打“外卖大战”的,正是市占... 谁最不想打“外卖大战”?近日,美团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在恳谈会上,多家全国连锁品牌、...
老铺黄金上半年业绩大增,但股价... 虽然今年上半年国内黄金饰品消费疲软,金饰公司日子难熬,但老铺黄金却是个例外。7月27日晚,老铺黄金(...
释永信的大瓜,不只是破戒那么简... 出品丨花朵财经观察(FF-Finance)撰文丨学研昨晚,97版天龙八部鸠摩智扮演者李国麟突然火了,...
已证实!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朋被... 7月27日消息,家居行业头部企业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被曝跳楼身亡。经多位行业人士确认,证实了此消息...
天门市委书记算账:3年投入3亿... 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 今年上半年,湖北天门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再次引发舆论关注。 近日,天门市...
15%关税!特朗普,凌晨宣布! 美国与欧盟达成关税协议。 今日(7月28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已与欧盟达成15%税率的关...
2025上半年北交所新受理IP... 文/瑞财经研究院 吴文婷 伴随上半年落下帷幕,IPO的受理情况出炉。2025年6月,IPO受理进入高...
行情一到,证券就躁!深市最大1... 沪指冲击3600点,行情一到,证券就躁!抓行情,买证券,选深市规模最大的证券ETF(159841)。...
年轻人的广场舞,正在席卷各大商... 如今,年轻人的广场舞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各大商场。在宽敞明亮的商场空间里,年轻人身着时尚服饰,伴随着动...
东信和平:7月25日融资买入3... 证券之星消息,7月25日,东信和平(002017)融资买入3.7亿元,融资偿还4.46亿元,融资净卖...
保险出海的焦虑:太保香港押注“... 导语:截至2024年底,太保资管香港管理的庞大资产中,接近600多亿港元仍是集团自有资金,第三方委托...
居然智家董事长去世 经多名业内人士证实,居然智家实控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去世。此前有消息指出,汪林朋于7月27日坠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