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极岛》不差
创始人
2025-08-19 07:43:51

带着网上的噪音,我去看了电影《东极岛》。


简单说结论:它非但不差,而且完全不存在夸张的神剧剧情,属于货真价实的诚意之作。在电影市场较为正常的阶段,这部水下拍摄里程碑式的国产工业巨制,应当是一个票房区间25亿到30亿的电影。


首先,认为影片的负面舆情都来自于“日本外务省”,其论调大可不必。每一个购票入场的观众都有权利不喜欢一部电影,拒绝批评的电影一定不是好电影。


其次,很多在意风评的观众没有意识到,一部作品的舆论和口碑是两件事。作品舆论不好,未必是作品的问题,可能是批评者只接受样板戏。永远需要关注批评的理由、推论的过程,以及批评者对于“好”的定义。


1


一个比较集中的观点,是把《东极岛》与背景相同的《里斯本丸沉没》做对比,意在批评前者不如后者遵照历史。


在我看来,这两部都是好作品,不同点在于前者是剧情片,后者是纪录片。剧情片和纪录片本身就存在手段方法的不同,其关系应当是互为补充,而不是用于相互指摘。



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两部电影的官方简介:


《里斯本丸沉没》:


“这是一部东方的‘敦刻尔克’,是一部关于纪念中国渔民伟大壮举的纪录片电影。电影人方励和摄制组通过详尽的历史调查,极尽所能地寻访英、美、日、中核心当事人及后代,试图无限接近中国舟山东极岛附近海底30米处的二战‘死亡之船’——‘里斯本丸’的沉船真相。”


《东极岛》:


“二战期间,中国舟山附近海域,一艘载满英军战俘的日本货轮被击沉,上千名英军战俘被日军封锁于船舱内。绝境之时,东极岛上的一群渔民毅然前来。他们凭借骨子里的善良、野性与血性,在惊涛骇浪中,为落难的战俘打开一条生路。取材自中国渔民营救英军战俘的真实事件。”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部电影最大的区别,就是《里斯本丸沉没》的主角是英军战俘,而《东极岛》的主角是中国渔民。


在《里斯本丸沉没》这里,关于中国渔民的段落一概简略,整部影片也是以英文对白为主,适合西方观众观看。而《东极岛》的用意,正是把纪录片里一笔带过的救人者摆在了中心位置,当然,这样做并不意味着影片缺乏国际视角,无法令外国观众共情。


关于《东极岛》是否遵照了历史,评判标准应当是抓大放小。


只要《东极岛》在以下四点符合史实框架,就应当认为属于合理改编:其一,是里斯本丸沉没,其二,是英军破仓自救,其三,是日军射杀战俘,其四,是渔民出海救人。


以此四点来看,《东极岛》完全遵照了史实,且对《里斯本丸沉没》中的细节亦有呼应,如不同船舱内的英军用手指敲摩斯密码,如绝境中传出的阵阵民谣,如战俘们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展现了极高的军事素养。


也难怪《里斯本丸沉没》的导演方励在观看首映后,会对《东极岛》的内容呈现赞叹有加。


回头再来看网上一类对《东极岛》的批评,就根本站不住脚了,原因很简单,剧情片不是纪录片,以纪录片的叙事原则去要求剧情片,本身就驴唇不对马嘴。


至于以真实历史来要求剧情片,就更属无稽之谈了,以部分网友审视《东极岛》的苛刻标准,那么好莱坞9成以上,雷德利·斯科特10成的历史题材,恐怕都逃脱不了差评。在评价中外电影创作时,水要一碗端平,不能刻意双标。


在我看来,对一部分人来说,《里斯本丸沉没》只是一个批《东极岛》时趁手的工具。


那些口口声声说“看《东极岛》不如再多看两遍《里斯本丸沉没》”的人,有多少真的去看了《里斯本丸沉没》呢?要知道,《里斯本丸沉没》的票房只有4700多万,如果真的有这么多人购票入场,它的票房至少是4.7亿才对,而不是只能在去年收获一个赔钱赚吆喝的结果。


而先前忽视《里斯本丸沉没》、如今吐槽《东极岛》的戾气,很可能来自同一批人。真正的影迷,应当将其视为噪音,并尽可能地帮周围人排除干扰。


2


在纪录片的范畴,《里斯本丸沉没》是一部绝对意义上的佳作。而它最大的亮点,其实还不是叙事逻辑与表现手法,而是思想基调中流露的“普世价值”。


作为一部中国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始终将故事放置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视野中讲述,创作者一以贯之的客观冷静,有效地杜绝了极端狂热。片中所有令人感动的段落,都不是廉价煽情的结果,而是情绪的自然流露。


但它的问题也恰恰在此,电影过于注重国际视野,反而造成了它对于与中国相关的部分的叙述不足。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举一两个点来略作展开。


在纪录片的后段,救援者与三名被村民藏匿的英军战俘的合影上,出现了一个关键人物,即身着戎装的舟山保安团少校团副缪凯运。而在将英军从沦陷区一路转运到国统区的细节中,又出现了由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签发的军用证明书。



经常拍纪录片的朋友此刻想必应当知晓了,这里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戏点。


比如缪凯运部,平日里是怎样坚持敌后抗战的,他们的表面身份是什么,这件事过后又是怎样同敌人继续周旋的?


再比如仅凭一张通关文牒,是不足以交代中方一行经历了怎样的危险,最终将三名战俘送抵重庆的,沿途的第三战区、第五战区、第六战区又各自提供了何等的庇护,付出了何等的代价或牺牲?


以上重要情节,原本都是《里斯本丸沉没》需要解决的,而以纪录片那种浮光掠影的着墨,对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而言,基本上形同天书。


结合历史常识,这场救援行动的背后,实际上活跃着国民党游击队的身影。


在参与救援的渔民名单中,领导舟山基层组织的缪凯运就赫然在列。渔民们本性纯良,通晓大义,但在事前,总要先有一个掌握信息的人告诉他们,我们的国际友人在海上落难了,需要救援;在事后,也总要有行动队负责接洽、转运及善后。



换句话说,救援行动并非一腔热血可以促成,而是需要周密的组织计划。


遗憾的是,《里斯本丸沉没》对以上情节没有呈现,《东极岛》对此亦未呈现。


纪录片没有呈现的原因,是创作者志不在此;而剧情片对此没有呈现,恐怕是充分考虑了“场外因素”。毕竟相关的历史细节,纪录片不去翔实表达,率先定调,剧情片一旦这么做了,反而会被不明就里的观众直接扣帽子。


当然,无论剧情片的创作者如何改编,该来的帽子一顶都不会少,即便这些帽子纯属泼污水,且完全不属于电影评论的范畴。


3


最后谈谈《东极岛》的优点,在我看来,其实也不是表面上的水下拍摄,以及艺术风格的美感,而是它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破除。



在谈西方中心主义之前,我先给大家举一个友人案例,朋友是一位旅居德国的学者,前阵子看到她一则这样的自述。


“自认为一直算是对民族主义保持警惕。但不止一次遇到过:对方好心提问东亚三国为什么不能像欧盟一样形成联盟,为什么时不时地提这个提那个。你开始讲历史,讲南京讲731,甚至有时你会讲到自己的家族,讲到朋友、亲戚家族的经历,讲自己课上大学政治专业的学生,都只知珍珠港、瓜岛、中途岛,不知中国战场。在你回答完所有细致提问,做了一切举证之后,对方悠悠地无辜地来一句‘天啊为什么你们这么执着于仇恨’,那时你真的会想骂人。”


为什么外国人普遍对于东亚的历史低认知呢?其实有下列三大因素。


第一,是中国自身的原因。


抗战胜利后,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没有及时将日本的战争罪行公之于世。而在内战结束后,海峡两岸又都需要日本这个重要的政治和贸易伙伴,因此无法彻底对其战争罪行进行清算。


第二,是冷战的长期影响。


在几十年的冷战中,日本变成了西方世界的同盟,因此西方有意地忽略了它在二战中的罪行。再加上日本在战后通过发展经济、科技和文化,国际面貌焕然一新,因此缺乏历史认知的年轻人,根本无法想象日本军国主义过往的残暴。


第三,是西方中心主义在起作用。


如果说外国年轻人对日本的好感,可归结为他们不了解历史,那么老一代西方人对日本的好感,则是他们压根就不关心中日之间的历史。那部分秉持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外国人,不仅对此毫不关心,甚至会傲慢地认为,与己无关的历史一概不重要。而这样一种态度,当然是轻佻、无知和偏狭的集大成。


对于西方中心主义,朋友有一句提纲挈领的论述,即由西方来决定什么是值得讲述和纪念的。


而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前提下,《里斯本丸沉没》所采取的英军战俘视角,客观上就形成了一种“为他人作嫁衣”的效果。



原因在于,本身中国就是被忽视的那个部分,我们的故事其实更值得被讲述,毕竟我们的故事几乎没有被讲过。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在替英国人讲故事,还在用我们有限的文化资源去替传统二战叙事中已然浓墨重彩的英国人讲故事,虽然这个故事讲得很好,而且是中国救洋人的主题,但是我很难想象会有更多的英国导演,转过头来为救他们的中国渔民拍一个电影。


仅把视角放到中国渔民这一点,就让我觉得《东极岛》的文化价值要胜过《里斯本丸沉没》。


搬运一位影评博主的中肯之论:“当《奥本海默》讨论科技伦理、《血战钢锯岭》歌颂信仰时,《东极岛》用‘救人即抗日’的东方哲学,为全球反战叙事提供了新视角。”


《东极岛》的题眼,是《鬼子来了》里被压抑到麻木的国人重新找回主体性,从一忍再忍到鱼死网破,渔民们逐渐觉醒的大义,才是影片的真正表达,而这是承袭西方中心主义的部分影迷尚未习惯的主题叙事。


进一步说,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东极岛》的内核和《里斯本丸沉没》的内核是不一样的,而且这两部作品本来就没必要一样。只是从我自己的观察角度来说,《里斯本丸沉没》只是传统二战叙事的锦上添花,而《东极岛》才是二战东方战场的雪中送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寒武纪股价盘中首次突破千元大关... 8月19日,寒武纪开盘后再度走高,一度涨超5%,盘中股价首次突破千元大关,最高触及1001.1元,续...
2025洋河半年报:三重优势,... 2025年白酒行业半年报陆续交卷,股价也跟着波动。8月18日晚间,洋河股份发布2025半年报。202...
寒武纪盘中涨超5%,股价首次突... 8月19日,寒武纪盘中涨超5%,股价首次突破千元大关,摸高至1001.1元/股。
星巴克王牌品类茶拿铁系列焕新升... 8月19日起,星巴克王牌品类茶拿铁焕新升级,风靡亚洲市场的焙茶拿铁系列全新登场。备受顾客喜爱的抹茶拿...
2025中国算力大会即将召开,... 8月19日早盘,CPO概念继续走强,新易盛、中际旭创续创历史新高。相关ETF中,云计算ETF沪港深(...
受白酒销售市场行情影响,洋河股... 洋河股份 视觉中国 资料图素有“苏酒老大”之称的洋河股份上半年业绩持续下滑。8月18日晚间,江苏洋...
A股三大指数集体翻绿 A股三大... 10:04 A股三大指数集体翻绿沪指下跌翻绿,此前一度涨超0.45%,深证成指跌0.34%,创业板指...
原创 李... 你们敢信吗?大湾区竟然有房子卖到40万一套,月供才1500块钱起,连香港人都疯了似地抢购,这背后到底...
六座版特斯拉SUV来了!Mod... 红星资本局8月19日消息,今日,预热已久的六座版特斯拉SUV——Model Y L正式上市。特斯拉(...
马景涛女友称不在乎26岁年龄差... (来源:极目新闻) 这个暑假,演员马景涛成了热搜常客。从在景区直播时突然晕倒,到他16岁的儿子传出有...
3人公司9周内赚100万美元的...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13」篇文章。3个人和20多...
股价大跳水,71岁的万通董事长... 8月18日晚,万通发展发布了一则董事长被采取拘留措施的公告。据公告显示,董事长王忆会家属告知,其收到...
东方基金投资陷“至暗时刻”:王... 作为成立于2004年的老牌公募基金,东方基金凭借超千亿元的管理规模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但细究这份规...
近5日累计“吸金”超3.3亿元... 8月19日早盘,港股高开。热门ETF中,港股科技30ETF(513160)走势震荡,截至发稿成交额超...
规模超4000亿常熟银行,后劲... 文丨徐风近期,2025年上半年财报大幕逐步拉开,A股银行板块中常熟银行拔得头筹。作为江苏最大上市农商...
涟水农商银行: 深耕普惠优服务... 近年来,涟水农商银行紧扣江苏农商联合银行“3741”战略,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始终坚持...
知名机器人公司伯朗特内斗新进展... 8月18日,近期因总经理提出给自己200万元固定月薪的议案遭投资人公开反对,而登上热搜的伯朗特机器人...
原创 泽... 8月18日这天,纽约黄金期货交易所的屏幕上,金价忽然掉头往下走,足金报价稳在1002-1005元/克...
393亿!单日融资净买额飙升至... 财联社8月19日电,近期,沪深京三市整体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截至8月18日,其近6个交易日均实现正向增...
A股11家万亿巨头谁掌权? A...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崔文静 实习生 张长荣A股市场热度飙升!成交额、两融余额双双突破2万亿大关。...
沪指近乎平开,两融余额时隔10...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19日早盘,上证指数开盘涨0.01%,报3728.49点;深证成指跌0.0...
石景山发布企业上市培育“领航计... 新京报讯(记者王景曦)日前,石景山区发布《石景山区企业上市服务工作方案(2025-2028年)》,启...
瑞尔竞达:募投项目新增产能信披... 《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时安/作者 西洲 映蔚/风控前次因撤材料而终止上市审核的明光瑞尔竞达科技股份...
滚动更新丨A股三大指数开盘涨跌... (更新中)09:25 A股开盘|三大指数涨跌不一 中国船舶复牌高开逾6%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沪指涨...
市场回暖叠加政策利好 非银板块...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商业健康保险高质量发...
V观财报|南华期货上半年营收同...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南华期货18日晚间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称,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梅雁吉祥拟溢价266%跨界收购...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梅雁吉祥拟1.06亿元收购上海新积域65%股权,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  ...
请师傅吃饭碰杯,李想的“刘强东... 来源:公众号“超角度”请师傅吃饭、敬饮料碰杯,李想的“刘强东式”公关能否扳回一局?李想今日发布视频,...
中信金融资产:上半年净利约60... 中信金融资产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2.5%至16.3%。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信...
会员店模式在国内行不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评论 (ID:shangyepinglun),作者:江月进入7月,由于山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