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人公司9周内赚100万美元的极致创业
创始人
2025-08-19 10:24:34

“AI原生100”是虎嗅科技组推出针对AI原生创新栏目,这是本系列的第「13」篇文章。


3个人和20多个AI Agent、60天、准备一年内实现3000万美元年收入。

 

这是一场基于生成式AI大胆的“商业实验”,来自一家以色列的AI公司——Swan AI,将这句话写在了自己的官网上。


与硅谷“快速扩张、疯狂招人”的传统剧本不同,这家公司选择了一种极简的组织方式,少数人+AI Agent的团队结构,实现一套完全自动化的销售系统,并成功在2个月时间搞定了71个B端客户。

 

毫无疑问,AI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创业的可能性边界。

 

硅谷最大孵化器YC的CEO Gary Tan表示,过去中位数创业公司就是构建能力不足,但如今,可以通过AI辅助工具,大幅降低编程门槛,让技术能力有限的创业者,也可以快速构建产品。Gary发现,YC的初创企业中,有四分之一企业,95%的代码是由AI编写的,初创企业可以用不到10人的团队实现高达1000万美元的收入。

 

与此同时,对于售前GTM的行业,也因为AI正在发生转型。(虎嗅注:售前 GTM,Go-To-Market,即上市策略。其是指在产品正式推向市场并进入销售环节之前,围绕 “如何让目标客户认识、理解并产生购买意向” 所制定的一系列策略与执行动作。它聚焦于售前阶段的市场渗透、客户教育和需求唤醒,为后续的销售转化铺平道路。)


硅谷风投机构UpHonest Capital 投研团队告诉虎嗅,如今,在这个行业销售质量的重要性大于销售数量,因为AI最擅长的是批量规模化工作,可以解锁更多数据价值,所以在AI时代拼数量意义不大,更关键的是实现潜在客户的转化。

 

这其实也是Swan AI在讲的故事。


Swan AI产品上线之后,30天内年收入增长30万美元,试用转付费转化率达到45%。


0营销0获客成本且只有3个人的Swan AI,是如何做到在9周内赚了100万,还夸下一年内达到3000万美元收入的海口?这套典型的AI时期组织模式如何运转?


公司运营的极致操作

 

作为一家AI销售公司,Swan AI做的事情并不新鲜,许多AI初创公司聚焦销售场景,用AI代替人工找线索和潜在买家,例如在上周刚刚官宣融了1亿美金的Clay。

 

但Swan AI这家公司,却在公司运营上有着与众不同的思路。


在招聘平台LinkedIn上,Swan AI的创始人Amos表示,他们正在编写一个新的剧本——3位创始人、150多位客户、每个月120%的增长率,并在一年内达到3000万美元年收入。他还明确表示,不打算扩招


Amos的公司运营哲学是:第一,停止通过招人来扩大增长;第二,放大人的才能,而不是让AI Agent取代员工。


“不要试图用人工智能取代流程,相反应该问问自己,怎样才能用人工智能将每个员工变成100倍于自己的自己。”他说。


第三,Amos认为,在生成式AI时代,AI原生企业并不意味着购买一堆大语言模型,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他表示,AI时期,只需要具备两种技能:第一是发现瓶颈,第二是使用无代码工具进行构建

 

3个创始人和20多个自主AI Agent,就是这家公司组织的全部。

 

Amos 与联合创始人们从零开始,重新设计创业公司的组织结构,并将其命名为 “Autonomous Business OS”(自主化商业操作系统)。


Amos担任“营收创造者”,负责从市场营销到客户成功的整个收入链条——在传统公司里,这通常需要市场部、销售部、客户成功部等多个团队协作完成。

 

联合创始人兼CTO Niv是“产品创造者”,负责产品研发和技术扩展,但他不是亲自写代码,而是借助AI工具和Agent来加速开发。

 

第三位联合创始人Ido则是“Agent创造者”,专门构建和维护内部AI Agent系统。

 

除了这三人,Swan完全没有其他全职员工。所有决策由三位创始人直接讨论并立即执行,通过AI Agent完成具体工作,彻底避开了传统公司“人员快速膨胀”的陷阱。

 

这种极简架构的优势在一个案例中得到完美展现:Swan AI曾在一周内完成重大战略转向。


事件的背景是,当时Swan AI 在LinkedIn上的营销太成功,每周收到120多个演示请求,创始人处理不过来。这时,传统做法是赶紧招销售团队或减少营销活动,但Swan AI选择了“7天法则”:第一天确定瓶颈,第二天设计新的AI Agent系统,第五天完成产品改动,第六天更新AI Agent并集成到流程中,第七天自主试用模式正式上线。

 

结果30天内年收入增长30万美元,试用转付费转化率达到45%。

 

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每增加一个AI Agent,决策速度就能提升而不会增加管理负担。三个人的团队始终保持高效沟通,AI Agent承担所有重复性工作,让人专注于创造性决策。

 

Swan的核心产品——无缝衔接的Agent工组流

 

Swan AI的核心业务是帮中小型B2B公司,用 AI Agent自动化他们整个市场和销售流程,让很小的团队,也能做到大型企业的业务规模。


为了做到这个目标,他们的核心产品可以被概括为一款 AI 驱动的销售开发(Sales Development)平台,将传统由多个工具或团队分工完成的任务整合进一个无缝的 AI Agent工作流。

 

Amos曾做客一场播客频道,他详细透露了Swan AI的核心工作流。简言之,他们想做一个“自主的 GTM(Go-To-Market)工程师”,让企业只需要告诉 Swan AI 想要达成的业务目标,它就能在 Slack (一款团队协作和即时通讯平台)里自动完成从线索获取到客户转化的全流程。

 

这里的“线索”指的是销售线索(Sales Lead),比如说有些潜在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表现出一定兴趣、并有潜在购买可能的个人或组织信息。

 

在实际运作中,Swan AI平台由一组 AI Agent与工具组成,能够将一个初始的匿名兴趣(如网站访客)一路推进到销售对话交接。



Swan的Agent流程


这个流程也非常有意思,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


首先是线索识别,Swan AI找到了一个传统SaaS企业没挖掘到的痛点:他们认为多数访客从不填写表单或自我标识,导致营销团队对大量潜在线索一无所知。所以,这家公司使用特殊工作流将匿名流量匹配到真实的个人与公司。在整个流程里,他们使用爬取信息的企业工具以及AI Agent在内的工具识别客户网站的访客(包括匿名访客,Amos透露非欧盟地区可识别到个人,欧盟地区只能到公司级别)

 

其次是线索筛选,Swan AI同样察觉到了痛点,他们发现人工调研耗时且易将资源浪费在低匹配度线索上。


Swan AI此时会调用核心Agent——“The Hunter”,实时搜索多个数据库,揭示访客姓名、职位和个人资料。结合意图数据,20多个B2B 数据源(LinkedIn、公司数据库、新闻、招聘信息等),为每位访客和其公司建立完整画像,判断是否属于理想客户画像。


对符合条件的线索,自动补充公司信息、职位、联系方式,并发起个性化触达(例如 LinkedIn 私信)。


这里有一个实际的客户案例 Yotpo ,他们的营收运营副总裁在对比测试过不同的AI销售产品后称,Swan AI的AI Agent识别并转化了他们之前错失或无法转化的线索,能自动优先处理高意向、高价值的访客,并排除低价值目标。

 

第三步,就是个性化外联,Swan AI的理念是:“拒绝撒网祈祷(spray-and-pray),先做功课。”

他们往往会让AI 基于目标的 LinkedIn 活动、公司动态、招聘信息等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外联信息,消息内容更像资深销售代表手写,而非模板化垃圾邮件。同时支持多渠道执行(邮件、LinkedIn),可以使用不同团队成员身份发出。

 

Swan AI平台内置了一个“共享 LinkedIn 收件箱”和集成的邮件收件箱,监控 AI 外联的全部会话。当线索客户回复表示兴趣或提出进一步交流意愿时,他们立即通知销售人员接手。这更像是:“自动化前半程,让最优秀的人类来完成成交。”这种方式可以确保线索不会因延迟或体验不佳而流失,同时让人类销售能专注于高价值对话。

 

然后就是一体化整合,传统上实现上述流程通常需要 5种–10 种不同工具拼接(例如,IP去匿名化、数据补全、邮件序列、AI 文案等)。而Swan AI在这个工作流里提供了一个统一平台。全程由 AI Agent完成识别、补全、外联全链路,并与现有 CRM(客户关系管理)对接,记录活动、更新销售阶段等。


除此之外,Swan AI还能自动处理日常场景。

 

比如说记录交易更新、处理日常支持工单,甚至可以帮着做客户入职(Onboarding)优化。用户注册后,AI 自动调研公司网站和 LinkedIn 资料,生成定制化的入职流程。不用先让客户填一大堆背景信息,而是 AI 主动给出建议,让用户直接反馈修改。Swan AI还可以自动监控潜在客户创始人或团队的 LinkedIn动态,识别并标注与理想客户画像符合的互动人群,对这些潜在客户自动发起对话或做出需要人工跟进的提示。

 

据创始人Amos称,Swan AI 自身的所有 AI 工作流都是用无代码工具+API拼装的,不依赖复杂开发,方便快速迭代和适配不同业务场景。

 

我们也整理了这些Agent的一部分:


·“The Observer”:监控 LinkedIn 互动,发现潜在线索或产品反馈。

·“The Hunter”:识别网站访客(也是对外产品的一部分)。

·“The Connector”:批量执行邮件/LinkedIn 外联任务。

·自动化 CRM 数据录入、日程安排、客户支持、内容创作等 Agent。

·“AutonAmos”:基于创始人 Amos 的知识与风格训练的 AI 分身,可解答 Swan AI自主化业务的运作问题。

 

Swan AI的工具,就像是一个驻扎在Slack里的“AI 销售与客服团队”,帮 B2B 公司自动识别、筛选并转化潜在客户,同时负责客户支持与入职,全程几乎无需人工介入。

 

0成本的营销方式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和梳理Swan AI的客户群,就会发现那些渴望用AI提升销售线索的B2B企业,需求远比外界想象的强烈。

 

这些企业通常有几个共同特点:网站流量不错、卖的产品或服务单价较高、线索转化潜力大,典型行业包括SaaS、企业软件、金融科技、营销技术等。

 

面对这些客户,Swan AI的营销方式别具一格。创始人Amos他曾利用Swan AI的AI Agent,在60天内成交了71位客户,这期间,完全依靠LinkedIn内容和主动上门的客户,无销售团队或出差拜访。

 

Swan AI从成立第一天起就选择了"公开建设"的路线。Amos是LinkedIn的忠实客户,以及LinkedIn的KoL,他把自己做成了一个公司最大的IP。他把LinkedIn当成自己的日记本,定期分享创业心得、成功案例,甚至踩过的坑。这种真实分享,事后看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也很能制造FOMO(错失恐慌情绪),Amos自己也是他们销售产品的使用者。

 

用Amos自己的话说,他的LinkedIn帖子每个月能带来超过100万美元的销售机会,影响了120多万人。据说早期Swan AI的客户100%都来自LinkedIn的自然流量,甚至没花一分钱广告费。

 

LinkedIn之外,他们的另一个阵地就是Slack(一个软件协作平台)。Slack 从一开始就瞄准中小型创新公司和科技创业团队,并且为技术人员双手奉上了十分完善的生态服务。欧美企业普遍使用大量 SaaS 工具,这些Slack几乎都能无缝集成,把工作流集中到一个入口。

 

而且Slack对技术团队尤其有吸引力,因为它支持 GitHub、Jenkins、PagerDuty 等工具,甚至可以直接在Slack 中触发代码部署、查看报警信息,这也为Swan AI的核心产品提供了工具价值延伸的可能性。

 

作为只有3个人的小团队,Swan AI把Slack当成大脑神经中枢,把20多个AI Agent直接接入,所有重要决策和任务协调都在Slack上面完成,彻底摆脱了繁杂的邮件往来和无效会议,每天的关键指标都由Slack机器人自动推送,创始人一眼就能看到业务状况,需要执行什么任务,直接在Slack下达指令,AI Agent自动执行,省去了层层传达的麻烦。


总而言之,SwanAI的营销策略大概可以总结为,LinkedIn负责“引流”: 内容吸引潜在客户、互动建立信任、 AI识别并跟进 、转化为付费用户;Slack负责"交付": AI助手与创始人协作、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数据反馈持续优化。

 

这种"一外一内"的平台组合让Swan AI在获客、转化、服务三个环节都做到了高效率、低成本。

 

这种营销方式已经逐渐在一些初创公司流传,比如另一家数字销售的公司Aligned,其CEO在社交网络上,利用自己17年的企业销售经验,将每个帖子都打造成一个“迷你大师课”,反而更有价值。

 

至今尚未官宣融资,资本市场已虎视眈眈

 

尽管目标雄心勃勃且增长迅速,Swan AI 至今并未在公开场合宣布任何大型融资轮次。截至 2025 年 8 月,公司对外披露的资本信息有限,这似乎也是有意为之。因为,创始人 Amos 甚至暗示,Swan AI的模式正在颠覆传统的风险投资路径。


Amos其实是一位连续创业者,此前已成功出售两家公司,已经有了创业圈人脉与投资人的信任背书,可能并不差一笔“不合时宜的投资”。

 

Swan AI 并未采取“高融资-高烧钱”的常见硅谷模式,而是以收入驱动增长,保持资本使用极度高效。Amos 公开谈到“风险投资模式正在衰亡”,认为在 AI 替代劳动力与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创业公司已无需动辄千万美元的资本来扩张。在其理念中,过多的 VC 资金可能会迫使公司重回“扩招人手、盲目追求增长”的旧模式。这反过来对Swan AI来说是个风险。

 

但资本市场早已看上了这个6个月大的公司,投资全球技术型初创企业,关注 SaaS与AI 领域的早期社区基金 Fresh Fund就曾在简报中提到Swan AI,对其“赞不绝口”。

 

只是随着Swan AI的客户数量增加,这种3人极致创业模式是否面临扩张的可能,我们尚未可知。但Swan AI这种极度精简和高度智能的组织方式,以及其创始人把自己作为最大IP,分享创业故事和思考的营销方式,对于AI原生的初创企业而言,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参考。





文章标题:3人公司9周内赚100万美元的极致创业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07136.html

阅读原文:3人公司9周内赚100万美元的极致创业_虎嗅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连平:房地产完成探底需满足哪些... 连平系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编者按: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是否...
二季度银行业运行保持稳健 经济日报北京8月18日讯(记者王宝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今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
新能源电力需求持续增长,国电电... 截至2025年8月19日 11:23,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932037)上涨0.27%,成分股...
突发公告!百亿市值上市公司董事... 8月18日,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通发展,600246.SH)发布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董...
连“徐大姐”都来投具身智能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蒲凡7月9日上午10点,我换...
法拉第未来2025年第二季度经... IT之家 8 月 19 日消息,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
玩转抖音电商,这一届国产品牌有... 这届创二代,是当代商战文最带感的角色。他们上午还在电商峰会讲供应链,下午就蹲在印染厂里看样品。明明“...
金鹰中证全指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 万宇)在低利率的背景下,聚焦现金流优质企业的自由现金流策略产品受到市场关注。金...
韩国第三次养老金改革明年施行,...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马欢以“出生率全球最低”而闻名的韩国,正在加速“老去”。据新华社报道,韩国...
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 近320... 观点网讯:8月19日,中国A股市场三大指数冲高回落转跌,沪深京三市近3200只个股下跌,包括PEEK...
地产大佬丑闻隐退!26岁豪门千... 她是新城控股创始人王振华的女儿,也是新城现任董事长王晓松的妹妹。王振华曾是地产圈叱咤风云的人物,昔日...
沪深300ETF:8月18日融... 证券之星消息,8月18日,沪深300ETF(510300)融资买入2.17亿元,融资偿还3.61亿元...
石景山启动企业上市培育“领航计...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近日,石景山区发布企业上市服务工作方案,启动为期三年的上市培育“领航计划”,聚...
原创 麦... 这其实不是麦当劳第一次招聘退休人员。 最近,有网友发布麦当劳招聘退休员工的图片,图片显示,麦当劳...
2025年1-7月份全省房地产... 大象新闻记者 张华婧 8月19日,河南省统计局发布全省房地产市场最新数据。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
突发公告!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拘留 据万通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王忆会收到北京市公安局的拘留通知,王忆会正在配合公安机关...
深夜,中国资产大涨!爱奇艺、迅... 每经编辑:陈柯名,黄胜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随后窄幅震荡,截至发稿,道琼斯指数...
窦玉明掌舵下的中欧基金,如何打...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佳琪 在公募基金行业竞争愈发白热化的当下,中欧基金董事长窦玉明的每一次发声都备...
首条昆山至上海低空航线通航,航... 8月19日午后,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军工板块调整。相关ETF方面,航空航天ETF天弘(159241)走...
小米车主撞出4死2伤,母亲却帮... 文丨詹詹编辑丨杜海来源丨新商悟(本文约为1000字)2025年8月,河南临颍县法庭上,一份盖着村委会...
90岁院士跟儿子创业7年,打造... “我们现在是在汽车行业‘变天’的前期,中国的汽车制造业、产业链已经越来越成为主导了。”文|王文彤编辑...
688098,20%三连板!利... 医药生物股早盘再度集体走强,申联生物(688098)连续第3日20%涨停。机器人概念盘中异动,多股涨...
七匹狼回应“续面事件”:理性讨...   中新经纬8月19日电 七匹狼官方微博19日午间发布《关于近期舆论事件的声明》称,对于网友在直播间...
统计局名单中唯一实现二手房价淡... 楼市价格仍在“磨底”。过去的七月份,全国70城的二手房价格环比普跌,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二手住宅销...
跑步进场!高盛:“聪明钱”正以... 对冲基金正以近两个月来最快的速度“杀回”中国股市,与此同时,邻国韩国的投资者也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爆...
宝马、奔驰们,被美国关税打懵了... 时间进入8月,欧洲各大车企陆续公布了上半年财报。大部分车企的业绩,都不大好看。英国《金融时报》还预测...
AI算力+供需缺口共振,柴油发... 8月19日早盘,柴油发电机概念走强,泰豪科技(600590.SH)竞价一字涨停,随后动力新科(600...
国盛金控上半年净利润涨超300... 8月18日晚,国盛金控发布2025半年报。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3...
翰森创新药收入占比超八成,中国...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一张中期业绩公告背后,中国头部药企的创新转型与国际化战略路径清晰可见。8月...
慢牛下的主观多头!7月份收益反... 近期A股行情持续火热,上证指数一度站上3700点,重回2021年疫情与美国加息冲击前的指数平台。自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