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庞华玮 编辑丨姜诗蔷 江佩佩
近期,A股火力全开。上证指数创出近十年新高,站稳3700点。融资余额也突破2万亿元大关,同样创下近十年新高。
A股市场持续上涨,总市值也水涨船高。继8月18日A股市值首破100万亿元后,8月21日收市A股市值达101.18万亿元。以同样口径统计,去年底A股市值约85.68万亿元,今年以来累计增加15.63万亿元。
据深圳商报报道,据权威数据统计,个人投资者持股占比约33%,这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市值净增5.16万亿元,按目前2.4亿股民来计算,今年以来股民人均净赚约2.15万元。
随着近期A股行情如火如荼,股民和基民赚钱的话题在社交平台上多了起来。
据21记者观察,今年以来,越来越多基金回本。华创证券最近研报研究显示,2019—2021年牛市新发的三万亿“新基金”收益均值已回本,上一轮牛市高点至今存量主动权益公募基金净值收益均值为-5%。
近3个交易日(8月15日、8月18日、8月19日),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的复权单位净值创历史新高,占主动权益基金1/4。
超1100只主动权益基金净值创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0日,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最近8个交易日(8月11日至8月20日)已累计上涨了5.76%,近一个月上涨9.10%。
截至8月19日,全市场4539只主动权益基金(包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混合型,仅统计主代码基金,下同),今年以来有4427只获正收益,占比约98%,年内平均收益率高达20.14%。
今年以来,代表主动权益基金的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也大幅上涨21.92%,跑赢沪深300指数(7.33%)约15个百分点。
进一步来看,Wind数据显示,剔除57只缺失数据的基金,在4482只主动权益基金中,近3个交易日(8月15日、8月18日、8月19日),有1103只主动权益基金复权单位净值创下成立以来新高,占比约25%。
近期,主动权益基金的净值普遍上涨,尤其是科技和医药板块表现突出。
截至8月19日,年内主动权益基金诞生了10只“翻倍基”(年内收益超100%),同时,它们的复权单位净值均在近日(8月18日或8月19日)创出历史新高。具体来看,这10只基金包括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永赢科技智选、永赢医药创新智选、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华安医药生物、诺安精选价值、广发成长领航、中航优选领航、嘉实互融精选。
基金赎回压力有所缓解
近日,A股火热,有银行人士反映,近期权益基金卖得还比较好,但是整体来看,基金赎回的更多,总体是净赎回。
也有公募人士反映,三季度以来,基金赎回压力有所缓解。目前该公司并没有出现净值修复就快速赎回的情况,同时机构客户对于含权产品持续净申购,其中固收+产品比较受欢迎。
不过,随着沪指站上3700点,有业内人士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据私人银行反映,近期有基金出现大额赎回,客户赎回的理由不是回本或者止盈,而是觉得基金涨太慢,客户自己买股票了。
其实,当下,基金行业最担心的是市场急涨之后可能快速回调从而重挫基民热情。
回顾历史,2007年、2015年的两轮牛市中,上证指数突破3600点后,在半年内,都出现了2次20%左右的回调,还有数次幅度略小一些的回调,比如2007年还有3次7%左右的回调。
“近期市场快速上涨让基金经理担忧接下来可能出现明显回调,我们其实希望能延续六七月份稳步上涨的慢牛行情。”8月20日,一位大型公募人士表示。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业人士预警,短期内可能会出现市场回调和获利了结波动。
8月20日,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向记者表示,“近期大批主动权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受到行情的推动。但快速上涨确实累积了一定的获利盘,可能会让市场出现一定的回调。”
景顺长城基金投研团队指出,短期来看,A股市场仍具备较强的动量效应,但连续上涨之后需要关注资金获利了结的波动。
“最近基金净值频创新高,这时候投资者要有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关注持仓产品净值上涨是持仓个股的释放还是单纯蹭到了市场热点。”一位华南公募人士表示。
尽管不少公募人士担心市场短期出现回调,但说到中长期趋势,公募人士就不怕了。
“从中期来看,本轮慢牛长牛行情趋势确立。所以后市中长期还可以继续做多。”杨德龙说。
杨德龙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牛市初期,尚未出现泡沫化的情形。从沪深300指数的市盈率来看,目前约为14倍,与历史较高水平17-18倍相比,还有一定上升空间。当前市场还未出现泡沫,仅个别板块、个别股票可能存在一定泡沫。
景顺长城基金研究团队表示,中期维度,A股市场资金面已出现积极变化,居民储蓄存款高增长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对于高回报资产有较强的配置需求,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回升,市场有望进入正向循环状态。而基本面改善在未来1-2个季度也有望出现。总体上,景顺长城基金对下半年市场持积极观点。
机构在买什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近期行情快速上行时,由于看好市场中长期趋势,基金经理们大多没有减仓,反而有所加仓。
“当基金经理判断行情可延续时,会进行加仓操作,2025年二季度主动权益基金股票仓位中枢升至88.13%。基金经理判断科技板块的行情有望延续,会增持科技制造,例如中际旭创等科技股获大幅加仓。”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表示。
杨德龙也表示,在市场趋势向好的时候,大部分公募基金不会减仓,反而会进行适当的加仓。
不过,由于“恐高”,近期有部分基金经理做了“高切低”。
“目前牛市还在前中期,市场相对安全。不过,我们注意到,部分机构投资者在不断做高切低,止盈前期涨幅较大的机器人、PCB、创新药等,转向相对涨幅较小的证券、医疗器械、化工等方向。”一位公募投资人士说。
总体来看,今年的结构牛市由两类资产托起:一类是高股息类红利资产,另一类是科技类高成长资产。
一位公募投资人士分析,今年的市场和2019~2020年很像的一点是,都是结构性行情,而非全面牛。今年行情分为两头:一是以险资为代表的长久期资金在低利率环境下偏好生息类资产,如港股红利等;二是以公募、私募为代表的高风险偏好资金则偏好中小盘成长,在高景气度资产中找产业趋势较好的行业,如创新药、机器人、CPO等。
“从增量资金的逻辑看,行情的延续性还不错,并且公募对于大盘的超额也容易做,尤其是近期公募欠配的银行板块熄火,这有利于基金整体超额收益的提升。”上述公募人士说。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投资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行情是“港股红利+A股成长”,后面的投资机会可能沿着两条线走,即反内卷和AI产业趋势。
“反内卷的内涵比较丰富,顺周期行业,大消费、化工等均有反内卷的线索,可能会有估值修复的行情。而AI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生产效率转变的关键。”上述公募投资人士说。
托合江指出,“在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支持的背景下,股市后续的行情有望延续,方向上可以继续关注科技成长领域,包括AI、半导体、机器人等行业,均有高弹性,此外高股息领域也具备配置价值。”
金鹰基金则提醒,目前应均衡配置应对潜在波动和快速轮动。
具体而言,科技方向,AI海外链和创新药等景气行业在经历市场资金集中抱团后已变得交易拥挤,增量资金恐高或寻找低位品种,“建议关注围绕AI主线且股价赔率相对合适的AI应用和半导体先进制造等方向”。
在价值方向,金鹰基金认为,随着市场逐渐走强,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方向或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改善。
此外,金鹰基金还看好军工、出口链品种(比如有色、家电等),以及反内卷方向的光伏、玻璃、钢铁等行业。
民生加银基金关注的则是AI、军工、工业金属、银行、保险、医药等行业。
国泰基金表示,板块上看好AI、非银金融、港股红利,短线交易上则关注反内卷,其认为反内卷仍是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重要的政策方向之一。
博时基金建议,积极把握中报业绩高景气方向,同时捕捉市场“轮动补涨”机会。
摩根士丹利基金则看好三大方向:一是科技成长,当前AI应用、半导体等性价比更高;二是中国制造,包括高端机械、汽车、军工甚至医药等,其中优质的公司需要重视;三是新消费。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江佩佩 实习生沙昕湲
21君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