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0日,山东半导体材料龙头天岳先进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截至发稿时,总市值为206.36亿港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4年碳化硅衬底的销售收入计,其市场份额为16.7%,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
先简单介绍一下,碳化硅(SiC)是一种由碳和硅元素组成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代表之一,去年在半导体材料市场占比约为15.1%。碳化硅材料通常被用于制作碳化硅衬底或碳化硅外延片,具有耐高压、耐高频、高热导性、高温稳定性、高折射率等特点。
其中,碳化硅衬底可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射频半导体器件以及光波导、TF-SAW滤波器、散热部件等产品中,涵盖电动汽车、光伏及储能系统、电力电网、轨道交通、通信、AI眼镜、智能手机、半导体激光等应用领域。
相比传统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碳化硅基功率半导体器件能够提供更高的电力转换效率和更高的功率密度,全球能源变革以及AI行业快速增长,进一步扩大碳化硅衬底市场发展空间。去年市场规模达到88亿元,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85亿元。
天岳先进正是全球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行业的佼佼者,率先实现2-8英寸碳化硅衬底商业化的公司之一,成立于2010年11月,总部位于山东济南,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山东和上海),设计年产能超过40万片碳化硅衬底。
天岳先进创始人兼董事长、总经理宗艳民是一位60后,从山东轻工业学院(现齐鲁工业大学)硅酸盐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济南灯泡厂担任工艺工程师。不过2002年灯泡厂由于经营不善倒闭了。宗艳民被迫走上创业之路,成立了济南天业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几年时间下来,成为沃尔沃挖掘机在国内的最大经销商,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
尽管事业有成,但宗艳民始终有一个材料梦。46岁那年,他毅然决定第二次创业,成立了天岳先进。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拥有培育碳化硅单晶的技术,但迟迟没能实现产业化,由于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也没有企业愿意接手。
同为材料人的宗艳民,敏锐地察觉到碳化硅半导体技术的价值,便斥巨资买下这项技术。他成立了10多个自主创新攻关小组,累计投入12亿余元,进行了数千次工程化实验。皇天不负有心人,2012年成功实现2英寸半绝缘型和导电型碳化硅衬底的量产,一举打破国外垄断。
此后一步一个脚印,2023年成为全球少数能实现8英寸碳化硅衬底量产的公司之一,去年11月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注:衬底尺寸越大、能切割出的芯片越多,平均成本就越低】
天岳先进迅速成为资本香饽饽,先后获得哈勃科技(华为旗下投资机构)、宁德时代、上汽、广汽、小鹏汽车等企业的青睐。与此同时,与英飞凌、博世等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
过去三年(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4.17亿、12.51亿、17.68亿元。其收入主要来自销售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导电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及半绝缘型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占比分别为78.2%、86.8%、83.3%。碳化硅衬底销量分别为6.4万片、22.6万片、36.1万片。与此同时,公司逐渐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分别为-1.76亿、-0.46亿、1.79亿元,毛利率分别为-7.9%、14.6%、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