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大数据时代,卖保险的骚扰电话没完没了,你猜你的个人信息是怎么流到他们手里的?
近日,安徽蚌埠中院的一纸刑事裁定书,揭开了保险业“数据黑产”一角:太平洋保险安徽省公司电销原负责人,居然把全省车主的个人信息“打包”卖给了同行,天安、国寿等公司员工纷纷“下单”,信息像白菜一样被卖来卖去。
1
数据黑产贱卖车主信息
事情是这样的。
一位叫杨某的“信息贩子”,原本是太平洋保险的员工,2017年失业之后,动起了歪脑筋。他联系上了老同事——当时任太平洋保险安徽省分公司电销负责人的杨某丰,两人一合计:你手上有全省买车人的数据,我认识一堆保险公司的,咱们合作一把?
于是,一条黑色数据产业链就这么转起来了。
杨某丰把安徽全省车主的个人信息按地市分类打包给杨某,内容包括车架号、身份证号、电话、姓名、住址以及保险到期日等敏感信息。杨某就负责找下家,一条信息卖七到九毛,利润两人三七分,杨某拿七成。
买信息的都是谁?全是保险圈的!
判决书里点名了一串保险公司人员:
天安财险安庆中心支公司原总经理杨某某,为给新成立的电销部 “输血”,亲自对接渠道,安排电销负责人何某某两次从杨某处购买3万余条信息,花费3.75万元;
天安财险黄山支公司电销负责人俞某某,花2.4万元买了2万多条信息;
中国人寿郎溪县支公司原副经理王某也花1.5万元购入2万条信息冲业绩。
连保险中介也来“薅羊毛”:
芜湖清亿汽车服务公司原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砸9万多买了9万多条;
安徽潜成商务公司原负责人涂某某更狠,转账近9.6万元,也囤了9万多条,还特意销毁U盘“毁尸灭迹”。
深蓝财经估算下来,24.7万条车主信息,被他们以23.1万元的价格贱卖,平均每条还不到一元钱。
2
买数据冲业绩成保险业潜规则
更离谱的是,这些买信息的操作,很多居然是“公司行为”。
天安财险的何某某交代,她两次购买信息都走了“正规流程”:先跟杨某谈好价钱,然后经领导杨某某签字同意,再发邮件向总部报批,批准之后才交易。最后公司财务还给她报销了。
俞某某也是,天安财险用“快递费”“广告费”等名义报销了她买信息的钱。
这帮人买了信息之后,就开始疯狂打电话推销车险。不少车主莫名其妙接到精准推销,背后就是这么来的。
但纸包不住火。2022年,蚌埠市公安局在侦办其他案件时,意外扯出了这条整整卖了三年的数据黑产,6名买信息的保险从业者陆续落网。
一审法院认定,他们都犯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但考虑到自首、退赃、认罪认罚等情节,最后判得不算重:李某某被罚7.1万,杨某某、何某某、涂某某各罚5000,俞某某和王某某则免予刑事处罚。
杨某某和何某某还不服,提起上诉,辩称自己“为合法经营”“信息没外流”“不构成犯罪”,还说警方取证有问题……但二审法院完全没采纳,维持原判。
值得注意的是,这起案件的信息贩子杨某,目前仍处于“另案处理”状态。
事实上,保险电销长期以来都存在“数据饥渴”,部分机构为冲业绩默许甚至纵容员工非法购买信息,几乎成了行业潜规则。
南京曾有团伙买卖370万条车主信息推销保险获刑,四川更查获过1亿条非法数据。保险电销对数据的 “饥渴”,让一些人铤而走险。
好在监管已出手。2024年底以来,《银行保险机构数据安全管理办法》《金融基础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等新规密集出台,给金融数据安全上了“紧箍咒”,这类黑色操作的空间正越来越小。
只是,那些早已被反复倒卖的车主信息,又该怎么找回安全感呢?
3
寿险老三罚单不断
至于这起信息泄露的源头杨某丰,判决书未提及另案处理。
天眼查显示,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淮南中心支公司曾有负责人叫杨某丰,与上述涉案人同名,任职时间为2021年10月到2022年10月,此后可能已离职。
太平洋保险,总公司为中国太保(601601),国内寿险老三,旗下拥有太保寿险、太保产险、太平洋安信农险、太平洋健康险、太保资产等核心业务板块。
2024年,中国太保财产保险收入2027亿元,人寿及健康险收入1922亿元,全年净利润449.6亿元,同比增长64.95%。
但伴随业绩增长的同时,客户信息泄露时有发生,各种罚单纷至沓来。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不少网友投诉太平洋保险泄露客户信息。
今年7月,中国太保旗下的太保产险与太保寿险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开出千万级罚单,涉及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投保信息管理不规范,报送的报告、数据不准确等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太保产险有42家分支机构合计被罚1184.5万元,被罚机构数和被罚金额在46家财险公司中均位列第二。
太保寿险今年上半年有14家分支机构合计被罚263.3万元,在51家寿险机构中,被罚分支机构数和被罚金额位均排名第七。
如此密集的罚单,反映出其内部合规管理体系可能存在系统性漏洞或执行力不足。
借用保险业常说的一句话:保险卖的不只是保单,而是承诺。承诺要靠信任支撑,而信任,是最不能拿来买卖的东西。
深蓝财经新媒体集群发源于深蓝财经记者社区,已有15年历史,是国内知名财经新媒体,旗下账号关注中国最具价值公司、前沿行业发展、新兴区域经济,为投资者、上市公司高管、中产阶级提供价值内容,欢迎关注。
上一篇:仲裁事项落定!光峰科技科技聚焦主业,将携前沿技术亮相光博会 光峰科技与gdc仲裁案件的最新进展 光峰科技香港仲裁
下一篇: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智能汽车赛道 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增10倍股 2025上半年业绩预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