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亿邦动力 (ID:iebrun),作者:张从容
8月20日,雅诗兰黛集团公布2025财年及4月至6月财报。亿邦动力统计显示,2025年1月至6月,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69.61亿美元,同比下降10.88%;净亏损3.87亿美元,同比断崖式下跌889.80%;归母净亏损同样为3.87亿美元,同比下降941.30%。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上半年,雅诗兰黛净销售额已跌至近5年来最低值,净收益和归母净收益已连续5年下跌,并于今年上半年跌至近5年最低值。
西方市场持续疲软,旅游零售未见起色时,集团后续将中国市场单独披露,并称其“出现初步稳定的迹象”。
然而,从数据到战略,从品牌到区域,雅诗兰黛正经历一场深层次的结构性危机。
“大牌滞销,帮帮我们”
品牌资产减值警报拉响
2025年上半年,雅诗兰黛集团几大业务板块盈利能力急剧恶化,营业利润的降幅远超销售额。
其中,彩妆业务营业亏损0.45亿美元,同比暴跌143.69%;护肤品营业利润1.51亿美元,同比下降46.64%;香水营业利润仅0.08亿美元,大幅下滑70.37%;护发业务营业亏损0.2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亏损0.27亿美元同比收窄25.93%。
从净销售额来看,集团主力品类全面承压。护肤品销售额35.12亿美元,同比下降14.24%;彩妆销售额20.17亿美元,下降10.00%;护发产品销售额2.67亿美元,下跌13.31%;其他品类销售额0.45亿美元,下降15.09%。唯有香水品类微增0.27%,实现11.17亿美元销售额,成为黯淡业绩中的一丝弱光。
财报显示,2025财年雅诗兰黛集团的大牌同样陷入危机,集团核心品牌贡献率急剧收缩。
护肤业务中,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两大王牌净销售额合计下降8.29亿美元,而护肤业务在2025财年净销售额下降9.46亿美元,两大品牌的下降在护肤业务的下降中占比87.63%。
彩妆业务中,雅诗兰黛、Too Faced和Bobbi Brown净销售额合计下降约2.41亿美元。彩妆业务下降2.65亿美元,三大品牌占比90.94%。
香水业务虽整体微增,但主品牌雅诗兰黛、倩碧及TOM FORD合计下降0.82亿美元,全靠KILIAN PARIS逆势增长0.87亿美元勉强抵消,最终该业务增长0.04亿美元。
护发品类中,Bumble and bumble与The Ordinary合计减少0.66亿美元,几乎等同于该业务全部跌幅(0.64亿美元)。
一年前,雅诗兰黛集团虽已面临“大牌卖不动”的困境,但远未如当下这般严峻。
在2024财年,Dr.Jart+的商誉减少2.91亿美元至彻底清零,商标价值也减少1.8亿美元至1.29亿美元,主要原因便在于关键市场增长不如预期。于是雅诗兰黛集团便决定让Dr.Jart+这一品牌退出旅游零售渠道,并将该品牌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市场,增加在中国的投资。
当时Too Faced的商标价值也在减值边缘(1.86亿美元),TOM FORD品牌价值25.78亿美元,但也十分脆弱。若不能成功降本增效、开发新品、顺利涨价,或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则这些品牌都可能持续减值。
如今潜藏的危机终于露出獠牙。雅诗兰黛集团财报显示,2025财年,由于TOM FORD、Too Faced在中国大陆、韩国和旅游零售市场遇冷,销量增不如预期,Dr.Jart+在中国大陆和韩国遇冷,三个品牌都出现了资产减值。
财报显示,TOM FORD商标价值同比下降约29.98%(7.73亿美元)至18.05亿美元,Too Faced商标价值同比下降约66.84%(1.25亿美元)至0.62亿美元,商誉减值0.13亿美元并彻底归零,Dr.Jart+商标价值同比下降约66.4%(0.83亿美元)至0.42亿美元,客户名单同比下降约60.71%(2.92亿美元)至1.89亿美元。
降本赶不上增效
裁员节流徒劳一场
2025年上半年,雅诗兰黛集团大事频发。
2024年底,兰黛家族第三代陆续辞去公司职务。今年1月,雅诗兰黛第六任CEO司泰峰(Stéphane de La Faverie)上台,成为首位脱离兰黛家族独立掌舵的CEO。6月,集团名誉董事长,兰黛女士的儿子、集团名誉董事长莱纳德·兰黛(Leonard Lauder)去世,享年92岁。自此,雅诗兰黛集团经营权和所有权彻底分离,从旧王朝走向新时代。
1月,新CEO司泰峰上台伊始,便宣布了“Beauty Reimagined”战略。该战略可总结为:投广告、不降价、持续降本增效,为新时代的开场敲响晨钟。
这位新CEO的规划不无道理,也在上半年有所实践。在产品和营销侧,雅诗兰黛集团以消费者为核心找渠道、做营销、定价格、组产品,增加高效的广告营销支出,以加速获取新客。同时围绕市场旺盛需求和潮流,快速推出高价新品。
从业务上看,2025财年雅诗兰黛大多数业务线的产品价格变化,是为数不多助力增长的因素:价格因素为护肤品净销售额带来1%的增幅,为彩妆带来1%,为香水带来6%。
在供应链侧,雅诗兰黛集团持续扩大PRGP计划(利润恢复与增长计划),重估关键供应商关系,采取更具竞争力的采购方式,或为压低采购价,同时提高供应链效率、外包部分服务,以降本增效。一切出钱均为面向消费者、推动消费增长,未来几年的调整后营业利润率需稳定在2位数。
“降本”举措效果明显。2025年上半年,雅诗兰黛集团销售成本18.44亿美元,同比收窄16.18%,毛利率同比提升1.67个百分点至73.51%,总运营费用同比下降2.11%至52.01亿美元。
然而新时代并没有迎来曙光。2025年上半年,雅诗兰黛集团的净销售额、净利润、归母净利润均迎来近五年的最低值。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更严峻的是,节流手段已走向极端。因为在组织运营侧,雅诗兰黛集团目前主张持续简化工作流程,扁平化管理,精简组织,以发挥小品牌的灵活性优势,发挥大品牌的规模效益。
于是,PRGP计划原定约裁撤1800至3000人,在今年2月被集团决定扩大至5800至7000人,截止日期也由2026财年延长至2027财年。用于PRGP计划的成本,也由过去的5亿至7亿美元翻倍至12亿至16亿美元。
区域策略调整背后
中国市场角色微妙
2025财年的财报中,中国大陆又成为了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下降的“背锅侠”之一。
2025财年所有地理区域的报告净销售额均有所下降,主要反映了雅诗兰黛集团在旅游零售业务中的净销售额下降,其次是中国大陆、北美和韩国的净销售额下降,这三个地区在2025财年净销售额合计下降约11.5亿美元。
然而,从营业利润上看,亚太地区仍然是唯一一个营业亏损的地区。2025年上半年,美洲营业利润同比暴跌73.06%至0.73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营业利润同比下降34.82%至2.04亿美元,亚太地区营业亏损1.62亿美元,对比去年同期的亏损1.72亿美元同比收窄5.81%。
其中雅诗兰黛和海蓝之谜净销售额合计下降约8.29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亚洲旅游零售业务销售额下降,中国消费者情绪持续低迷且转化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旅游零售业务属于欧洲、中东和非洲区域。
但如果仅看2025财年下半年,即2025年1月至6月的区域净销售额,包含中国大陆和韩国的亚太地区,反而是同比下降最小的地区,仅同比下降3.15%至23.06亿美元,反而是美洲净销售额同比下降6.1%至20.01亿美元,欧洲、中东和非洲净销售额同比下降19.64%至26.51亿美元。
纵观全局,雅诗兰黛的困境实为一场系统性的品牌价值失速。从产品线到区域策略,从家族退场到裁员节流,集团试图通过财务手段和组织调整应对危机,却未能真正回应消费市场的深刻变化。
若雅诗兰黛不能从根本上重构产品叙事、重建与消费者的信任,仅靠区域报表的调整、降价克制或成本削减,将难以扭转持续沉沦的命运。第五年的下跌,或许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时代的句点。